如何为初入大学的学子拨开职业迷雾,绘制清晰的学业与职业导航图?围绕“经济学专业未来能做什么”“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怎样规划保研与实习”等新生关切问题,经济学院近期举办四场“职业认知启蒙计划”讲座,为2025级新生锚定未来方向。
讲座特邀资深职业规划师李承佶老师,以及CFA、FRM、CQF持证人胡苏老师、高校升学规划师姜清恬老师等多位业内专家,400余名新生参与,现场互动热烈,反馈积极。
讲座从宏观“地图”与微观“路径”两个维度为学生构建认知框架。李承佶老师以一张生动的“职业地图”开篇,清晰勾勒出投资、经济、金融三大专业的发展脉络。胡老师与姜老师提供了具体的“双路径”导航。胡老师深入剖析了金融、财会、证券等方向的发展前景与能力需求,提出“就业核心竞争力三要素”,强调软实力、硬实力与专业证书的互补关系。姜老师则结合数据,系统解读保研流程与策略,重点讲解了保研至985院校的“黄金公式”,为有意深造的学子提供精准指引。
针对学子最关切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主讲嘉宾进行了深度剖析。李老师强调,不同专业学子需掌握差异化能力。但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运用Python与SQL等工具的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与职业诚信,成为通往卓越职业生涯的“通用通行证”。胡老师在实习、商赛与升学等关键环节分享了实用“干货”,包括信息渠道、面试技巧,并推荐“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作为锤炼能力的重要平台。她鼓励同学们化知识为经验,尽早规划,通过考取CFA、FRM等高含金量证书为简历增色。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AI对金融业的冲击”“简历优化”“考研与就业抉择”等热点话题踊跃提问。嘉宾们结合自身经历与典型案例,给予了详尽中肯的解答,其风趣语言与真知灼见引得现场掌声阵阵。
讲座后学生们意犹未尽,普遍感到收获颇丰。来自经济学202502班的张宇锋感慨:“这场讲座如同‘及时雨’,让我对大学生涯的学习重点和职业准备豁然开朗。”
据悉,系列讲座是经济学院针对新生“职业认知启蒙计划”的核心环节,在此基础上学院还推出了“职业生涯工作坊”“名企直通车”“校友帮帮团”等系列活动,针对新生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为每位新生匹配专属职业导师,提供一对一咨询和跟踪指导,通过建立“入学启蒙-过程培养-毕业冲刺”的全周期就业指导赋能体系,为学子职业发展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