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2025年“一村六员一主播”农业实用人才(农业技术指导员)省级示范培训班结业仪式在成都校区举行。省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主任刘云、省农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朱海、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杨世义及全体学员出席仪式。

与会领导为学员代表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听取了来自成都、眉山、凉山等地的学员代表分享的学习心得。三位学员结合地方实际,畅谈了在绿色防控、智慧农业、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收获与规划,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农技指导员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
杨世义在讲话中回顾了培训的组织过程,对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等多部门的协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特别提到,作为省级重点人才项目,本次培训立足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短板,通过系统化培训为基层打造实用人才队伍,从课程设计到师资配置均经过反复研讨、精心打磨,旨在打造一支“带不走、能战斗”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他勉励学员“把知识带回去,把责任扛起来”,成为乡村振兴的“燎原火种”。
朱海从培训成效角度予以点评。他指出,本次培训内容系统、形式多样,学员态度端正、学习扎实,尤其在实地教学和案例研讨中展现出高度的实践导向。他希望学员返回岗位后,主动对接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将所学技术转化为推动本地产业发展的“金点子”,真正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刘云在总结讲话中围绕“三个角色”对学员提出殷切期望。一是做“技术落地的践行者”,强调不能将知识“锁在笔记本里”,而要在田间地头开展小范围试点,推动滴灌、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实用技术本土化应用;二是做“经验共享的传播者”,鼓励学员打破地域限制,通过区域联盟、技术社群等方式,将培训收获转化为集体财富,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三是做“问题解决的攻坚者”,要求学员聚焦本地农业瓶颈,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在产销衔接、品牌打造、生态保护等方面实现突破。他特别指出“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群人的长征。希望大家以此次培训为起点,走稳走实农业现代化的每一步。”
四川农业大学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精心组织教学安排与会务保障,确保了培训全程顺利、高效、有序开展,为我省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