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英俊教授率队考察我校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研发及示范基地

2025-07-28 15:57:54作者:严飞 刘琳 周冀琼 审稿:薛波 来源:草业科技学院 点击数:

  

为深入推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切实解决川西北高寒地区草地退化难题,7月25日,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张英俊教授率队赴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对我校高寒退化草地免耕补播修复技术研发及示范样地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

参与此次考察调研的专家及领导还有国家牧草产业体系副首席科学家刘刚研究员、四川省饲草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达旭研究员、四川省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资阳试验站站长林超文研究员、阿坝综合试验站站长游明鸿研究员、红原县科学与技术和农业畜牧局书记王春贵。草业科技学院刘琳教授、刘沫含青年研究员及相关师生代表陪同调研。

专家组一行先后深入位于红原县龙日坝及瓦切镇的核心示范区。这里海拔超过3500米,是典型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也是退化草地治理的重点与难点区域。专家们在认真查看不同处理样地的草群长势、植被组成、土壤状况等的基础上,认真听取了刘琳教授、周冀琼副教授团队自主研发并主导实施的“划破草皮+豆禾混播+有机肥”关键修复技术体系的实施过程、监测数据及初步成效的汇报。该套集成技术是经过多年试验研究,针对高寒割草地退化特征(如土壤板结、毒杂草竞争、生产力下降等)研发的针对性解决方案,其核心目标是以生态友好、快速高效、可持续的方式恢复草地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

经过实地考察和深入交流,专家组对技术示范取得的初步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一致认为:该技术体系设计科学合理,操作性强,在示范区展现出了显著的植被恢复效果和生产力提升潜力,草群高度、盖度、生物量等指标均呈现积极向好趋势,为高寒退化草地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川农大方案”。

同时,专家们针对不同退化类型、程度和微生境细化技术参数,加强不同区域的适应性试验,建立长期且系统的生态与生产效益监测评估机制以及探索技术推广的成本效益和牧民参与模式等方面,就技术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陈学伟教授团队揭示植物平衡耐热和抗病新机制
    陈学伟教授团队
  • 园艺学院杜晓教授团队揭示茶多酚参与肿瘤化疗的增效减毒新策略
    园艺学院杜晓教
  • 我校团队揭示高碘酸盐去污新机制  助力保护农业水环境
    我校团队揭示高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