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日,管理学院正式启动“学职深潜计划”教学实践与就业实习品牌活动。首期活动“财税专探”于11月22日成功举办,组织财务管理专业部分大三学生前往青白江区知名企业进行深度访学。
创新选拔机制:从“被动听讲”到“主动求索”
活动摒弃了传统的被动参与、全体行动模式,要求学生提前自愿提交一份案例分析作为“我的深潜思路”,由此有效筛选出具有强烈学习动机和明确发展目标的学生,将活动参与从“要我听”转变为“我要学”,为后续的深度互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塑实践范式:从“走马观花”到“下水实战”
在活动前一周,学生收到由成都正西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真实跨国税务案例作为“深潜预习题”,并组建小组进行了深入的文献研读与方案分析促使参与同学带着各自的初步方案与疑问“有备而来”,改变了传统企业参访的浅表化模式。
活动现场,上演了一场思想与实践激烈碰撞的“案例答辩会”。各小组首先阐述了他们对案例的分析思路与初步结论。随后,企业财务总监作为“业界导师”,揭晓了企业在现实中的决策逻辑、应对策略以及背后复杂的商业考量。
“我们小组曾认为最优的方案,却没有将CRS2.0纳入重要影响因素进行考虑!”一位参与同学感叹。那一刻,《税法》课堂上抽象的税法条文与现实中鲜活的商业智慧形成了鲜明对比,极大深化了他们对专业知识应用情境的理解,完成了从“知”到“行”最关键的跃迁。
搭建赋能平台:从“单向输入”到“多维链接”
在中国全自动砻碾组合米机鉴定大纲起草单位——四川钭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真向学生们介绍了公司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智能化粮机成套设备,如何从设计、生产到远销全球40多国市场的商业逻辑,并讲解了贯穿其中的财税问题。在亚蓉欧国家(商品)馆,活动精心设置了“与‘深海领航员’面对面”圆桌座谈环节。学生们围绕职业发展、能力要求等话题与企业财务总监、优秀创业人士进行了零距离、深层次的对话。“听到企业家分享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历程,让我对学业规划和职业选择更加清晰,也对专业前景充满信心!”参与的郭佳语同学说。

据悉,“学职深潜计划”是管理学院着力打造的教学实践与就业实习品牌活动,未来将陆续推出面向农林经济管理等不同专业的系列“深潜”活动。该计划是管理学院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构建“学职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新生态,为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一流管理人才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