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四川省油菜机收减损监测暨机械化助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活动在绵阳市三台县举行。该活动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处、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广中心主办,我校机电学院、绵阳市三台县农业农村局、四川耀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机电学院院长许丽佳教授率雷小龙副教授、伍志军副教授、李蒙良博士及研究生等参会。

许丽佳在致辞中谈到,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依托“天府良机”机装备补短板专项行动等政策支持,与三台县共同书写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生动篇章。学院以技术创新破题,在油菜/小麦、玉米等粮油作物农机装备研发和应用取得显著效果;与三台县共建新型农机人才共育基地,建设“需求导向—协同研发—实践验证—反馈优化”培养体系。三年来,已累计派驻研究生100余人次参与科研项目,共同开展基地建设、机具应用和农机装备优化等工作。
雷小龙介绍了活动现场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技术与装备应用情况,该基地为三台千亩高产示范片,采用我校自主研发并进行成果转化的油菜小麦兼用型气送式精量联合播种机播种。该播种机作为四川省“天府良机”薄弱环节补短板的机具,不仅能同时完成开厢沟、旋耕、排基肥、排种肥、精量播种等操作,而且种肥同播的模式,有利于油菜齐苗壮苗、构建合理群体、优化产量构成。现场会演示了我校与耀农公司团队研发油菜联合收获减损专用立式割台和减损技术,创新“毛刷柔性夹持+籽粒导向回流+柔性喂入拨齿”组合式夹持输送技术,可将作业过程中掉落的籽粒及时回收,大幅降低割台损失率。从油菜机播和机收双向发力,实现机播减损和机收增产,促进生产效率和大面积单产双提升。

农业农村厅机械化处周杉处长充分肯定了我校在智能装备研发取得的显著成果,尤其在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和农机农艺结合方面成效显著,并希望四川科研院校不断深化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将越来越多“川字号”新型农机装备推向市场,以“天府良机”赋能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
据悉,本次活动旨在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助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处处长周杉、副处长谭平、一级调研员沈巍、肖小川、绵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嘎拉茶、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广中心任丹华研究员、三台县委副书记王梦阳、四川省农业机械鉴定站副站长向智宗、三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蒋次勇等20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