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草种质资源圃名单,草业科技学院申报的国家牧草种质资源圃正式获批建设。这一重要科研平台的落地,将进一步完善学科草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推动草种质资源研究工作,提升学院科学研究整体水平。
资源圃负责人黄琳凯教授介绍到,此次获批建设的国家草种质资源圃意义重大。一方面,它将承担起收集、保存、鉴定和评价草种质资源的重任。我国草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且牧草种类繁多,但草种质资源利用率低,资源圃建设能够系统地收集保存草种质资源,为草业发展提供宝贵的基因库。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种质资源进行精准鉴定和评价,挖掘优异基因资源,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牧草品种,能有效缓解我国饲草种业“缺草缺种”的困境,推动草业从科研到产业的升级。
近年来,草业科技学院在草种质资源研究方面成果斐然,构建了全球首个牧草图形泛基因组,新收集保存饲草种质资源3000余份,建成了我国最大的鸭茅、黑麦草和白三叶资源圃。此次国家牧草种质资源圃的获批,是对学院以往研究成果的认可,也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据悉,国家草种质资源圃建设将分阶段推进,后续将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打造、科研项目开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资源圃高效运行。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资源圃的优势,为我国草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川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