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24日,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部署,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持续推进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常见病研究与诊疗岗位专家左之才教授带领团队成员谢跃副教授、郭红瑞博士等一行5人赴四川省道孚县、新龙县开展牦牛产业新技术培训及现场服务。
7月18-20日,郭红瑞博士等一行3人与道孚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副局长朱小刚、道孚县疫控中心主任李德珍、副主任李泌及疫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一道前往海拔高度4300多米的玉科镇兴岛科村、银克村夏季草场实地调研当地牦牛的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情况,重点调查了牦牛驱虫情况、牦牛的呼吸道疾病以及犊牦牛腹泻情况。随后,在相关乡镇的的大力支持下,县农科局动物疫控中心大力参与配合下,随机采集牦牛血清500份,并采集了粪样120份,鼻试子35份,肛门拭子35份。左之才教授团队将会把采集的样本带回四川农业大学实验室进行分离检测,从而更好的了解道孚县牦牛的健康情况,更加精准开展当地牦牛的疾病防控工作。

7月21日上午,左之才教授和谢跃副教授分别就牦牛常见病防控技术、牦牛常见寄生虫病防控做了专题技术培训。会议由道孚县农科局分管领导周淋副局长主持,来自道孚县科技特派团成员、县级科技特派员、县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牦牛养殖户等参会。左之才教授详细讲授了目前我国牦牛养殖情况、牦牛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犊牛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牛结节病的预防。谢跃副教授结合前期的调研结果重点讲授牦牛主要寄生虫的临床表现、危害以及药物选择等内容。另外,省畜科院刘进远研究员做了牦牛的补饲技术培训。
期间,左之才教授将自己撰写的《中国乡村兽医手册》和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功能研究室主任、牦牛营养与饲养岗位专家王之盛教授主编的《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图册》赠送给牧区牧民和农科局工作技术人员,用于指导生产和牦牛养殖。

7月21日下午,左之才教授团队与道孚县疫控中心主任李德珍、副主任李泌的一行前往鲜水镇前进一村道孚阿玛娜和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瓦日康巴渠徳农牧实业发展合作社实地调研该农场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饲草种植、养殖环境、草料质量、疾病防控等情况,并赠送了驱虫药。

21日下午帮扶道孚县后,为了争取更多时间在新龙县帮扶,左之才教授一行5人冒着寒冷雨雪(甘孜境内)连夜赶赴新龙县开展工作。并于22日全天调研新龙县牦牛产业发展情况。


23日上午,与新龙县科技特派团团长董春生、农牧局王玉霞在银多乡为345户牦牛养殖户及数十名乡镇技术员开展牦牛健康养殖技术培训和疾病防控新技术培训。左之才教授、谢跃副教授及郭红瑞博士分别围绕牦牛常见病防控、牦牛常见寄生虫病防控、牦牛常见代谢病防控与牦牛补饲技术等主要内容进行了培训,并强调驱虫增重、营养补饲等新技术对提高牦牛养殖效益的重要性。
23日下午,专家一行实地考察了阿色哇纯天然牦牛集中养殖合作社,针对牦牛养殖存在膘情差、繁殖率低、面临寄生虫感染等问题,分别从养殖场环境消毒、牛舍建设、牛舍卫生条件、疫病防控、饲草饲料质量与饲喂搭配等方面给予建议和技术指导,并强调规范的牛舍设施、合理的饲草饲料搭配以及有效地疫病防控是提升该社牦牛健康养殖的关键。
专家一行还采集了部分牦牛样品做寄生虫感染情况调研,并为该社免费赠送了驱虫健胃药,将该专业合作社作为牦牛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场,以便后期会陆续跟踪了解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