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回眸】服务“三农”当先锋 坚持“三进”助发展

2012-06-25 10:06:43作者:张俊贤 来源:宣传部 点击数:

  
服务“三农”当先锋   坚持“三进”助发展
我校党员积极在社会服务中创先争优
 
“心系三农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三农争创一流佳绩”,这是学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一以贯之的主线。
“进乡村,进企业,进政府”,党委书记邓良基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响亮要求。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三进”,不断创新党日活动形式,搭建服务“三农”平台,争当服务“三农”先锋,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强农惠农富农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党日活动贴近“三农”
“希望这样的党日活动能多些,这样的形式大家都很欢迎。”林学院万雪琴老师说。他指的是林学院教工党支部构建的“支部搭台、企业支招、校友建言”的支部活动新形式。改变过去党日活动读文件、谈感想的模式,把活动“阵地”搬到地方、企业、乡村,让学习和“三农”更贴近,通过了解生产实际、凝听校友建言,增加教工党员的社会责任感。
和林学院支部一样,其他支部也在努力寻求党日活动和“三农”的结合点,以专题研讨、项目合作、社会实践和服务“三农”等形式开展活动,让党员在“三进”中加深对国家相关政策的理解,在推动“三农”发展中创先争优。动医学院党总支组织教职工党员赴洪雅县开展“践行创先争优—党员科技服务基层”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并在当地建立了“动物医学院党员科技服务基地”。城乡建设学院组织党员到川陕革命老区剑阁县,为元山镇灾后乡镇重建规划和建设、农村环境治理支招。信息与工学院水建系师生党员参与到雅安市第一次水利普查和农村饮用水安全调查中,为地区农田水利发展贡献智慧。三月春茶上市时节,茶学教工党支部走进名山县和蒲江县的茶园,把优质茶叶生产理念带到群众身边。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的党员师生则结合都江堰市第十七届“科技之春”科普月活动启动,走上街头,发挥专业特色,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咨询党日活动……
今年3月,中央“一号文件”刚刚发布,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党支部把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的党日活动移到郫县安德镇的中国川菜产业化功能区内展开,调研产业区蔬菜种植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根据制约当地蔬菜种植的植保问题商讨合作,为党日活动注入新活力。“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更有针对性,理解更深入。”农学院龚国淑教授说。

党员先锋心系“三农”
在科技助农中,学校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及时把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新模式带到农村、带入企业、带入政府,促进农业科技与地方需要有效对接,成为农村增收致富的“引路人”。
“今年的黄果柑好哦,我的全是优质果,平均4元钱1斤。”石棉县新棉镇安靖村果农郑继兵笑得合不拢嘴。他种了4亩多地的黄果柑,今年全部丰产。据估计,今年石棉县黄果柑产量将达到2.3万吨,产值将超过1亿元。石棉黄果柑已经成为当地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撑。这一切都和园艺学院副院长汪志辉的努力分不开。“原来的黄果柑,个头小、味道酸、产量低。”汪志辉说,2006年以前,石棉县黄果柑种植面积只有6000亩,汪志辉带领科研团队在提高黄果柑果实品质和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上不断探索,如今,“石棉黄果柑”已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原产地证明商标”;1400亩石棉黄果柑获“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500亩获有机认证。
而汉源可谓园艺学院廖明安教授的“支农根据地”,连街上的三轮师傅都认熟他了。他先后帮当地引进果树新品种105个,推广效益达4.2亿元。而今,廖明安教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主持选育的李子新品种“巴山脆李”被达州市通川区相中,要进行大力发展,力争在5年内发展巴山脆李5000亩以上,该品种早果、丰产、稳产,亩产达2500-3000公斤,适宜在全国李产区发展,今年市场售价为每斤12-15元。对于林学院叶萌教授来说,帮助椒农提高产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凉山金阳县开展青花椒品种选育5年来,她克服了太多的困难。有一次,天下大雨,道路塌方,到村上去调研的他们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仅剩一个车宽的路基,下面是滔滔的金沙江,是继续前进,还是打道回府?在思考了半个小时之后,叶萌决定冒着危险前进,“决不放弃,这个点的花椒是长得最好的,今年不去,就要错过一年的关键数据了。”这是依靠这种拼命的精神,2010年叶萌教授成功审定了金阳青花椒品种。现在她又在为越西贡椒品种选育和甘孜州低产椒园改造技术示范及推广而奔忙。
汪柑子、廖李子、叶花椒……这些在群众中大名鼎鼎的科技助农明星,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多培育、推广良种,多进行生产指导,助农增收,就是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就是创先争优。”园艺学院汤浩茹教授的话是很多党员的共识。
动科学院王继文选育的“天府肉鹅”优良品种让自贡富顺县萌发了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天府肉鹅”核心繁育场的决心。贡润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360万元,在富顺县互助镇建成标准化种鹅圈舍2000平方米、种鹅运动场5000多平方米的养殖基地,吸纳本县20多个乡镇及本市大安、沿滩、贡井等区418户养鹅大户为专业合作社社员,摩拳擦掌要依托“天府肉鹅”做大文章。农学院任万军老师在仁寿县示范推广的杂交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实现了整个育秧过程的机械化,一台机子每小时能播种400盘左右,播种效率较人工播种提高了10多倍。
据统计,自开展争创活动以来,学校在与全省新签或续签合作协议63个市州区县、82家企业中,遴选建立了创先争优示范点36个、党员专家引领的协调服务团队41个、党员专家示范岗112个,推广科技成果近200项,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近140亿元。

搭建平台助力“三农”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学校结合"三农"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助力“三农”长效机制。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科技挂职、专家大院、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服务、灾后农业生产恢复与重建、送科技下乡、科技包村、博士工作站等富有特色的模式为党员干部深入农村、服务“三农”创造良好条件。
通过到宝兴县担任科技挂职和中药材专家大院首席专家,农学院田孟良把自身研究和宝兴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有效对接起来。目前已在宝兴灵关建成300亩重楼标准化野生抚育基地,基地面积和标准在国内首屈一指,建立500亩中药材核心生态示范园区、1000亩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川牛膝种植示范区。同时,他积极引进企业,带动宝兴中药材产业发展,短短一年多时间,宝兴从没有中药材种类进入上一轮省中药产业规划,到主要品种纳入全国规划和科技支撑计划;从没有中药企业到引进大型中药现代化企业和多家企业至宝兴县建立中药材产业基地……宝兴中药现代化产业迅猛发展。
田孟良认为正是科技挂职和专家大院的模式在农民朋友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渴求,和科研人员的成果“养在深闺无人识”二者之间建立了有效联系,“挂职期间,既是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又是政府的工作人员,这样就能够更好地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并将科技成果更高效地转化到现实生产中,使宝兴县中药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他说。这种助力“三农”的有效形式也获得了广泛关注。2011年底在全省科技局长大会上,科技厅副厅长周孟林指出,宝兴中药材产业发展可总结为“宝兴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去年,我校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试点高校之一,由党委书记邓良基兼任研究院院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全校党员服务“三农”开拓了新空间,立足四川,面向西南,创先争优之路正长。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