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近日由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主办的2025年全国水稻单产提升技术培训班及西南多熟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培训班在我校大邑稻麦试验示范基地开班后,4月26日至27日,全省水稻集中育秧观摩培训会也在当地举行。
全国农技中心首席专家田有国、粮食处副处长刘阿康、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刘代银等出席全国培训班开班仪式,来自全国农业领域的专家、农技系统负责人、种植主体代表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多熟种植”项目的核心成员共140余人参会。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伍修强、种植业处处长李季航及全省水稻主产市、县农技系统负责人等100余人参加全省培训会。
在全国会议上,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刘代银强调了提升水稻单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全省农业发展提出了期望。全国农技中心首席专家田有国强调了推广先进技术、加强经验交流的重要性,鼓励各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切实提升水稻单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在全省集中育秧会议上,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伍修强要求全省各市州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集中育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握关键环节,加力推动集中育秧落地见效,“大战红五月”,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全力夺取粮食丰收。

两场培训中,与会代表实地观摩了水稻规模化集中育秧的现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西南项目首席专家、我校水稻研究所马均教授现场主持了成果推介,我校樊高琼教授、孔凡磊教授、杨志远副教授分别对小麦、玉米和水稻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进行了推介。培训中,马均教授就水稻集中育秧及产效提升的关键技术作了会议培训,农学院陈勇副教授进行了育秧现场培训讲解。其间,由我校科技人员编制、现场发放的机插水稻齐苗壮根集中育秧技术明白纸,因其技术参数简明、图文并茂、风控点详细,也受到了参会人员欢迎。

全国农技中心、省内和省外领导和专家认为川农大和大邑县协同创新的“科技+机制”双轮驱动模式为全省和全国粮食生产提供了可复制的“川渝样板”,切实利于提升水稻单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