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关要求,按照学校主题教育安排部署,5月22-23日,校长吴德率队赴三校区,围绕教学科研单位“三定”(定编、定岗、定责)相关制度体系建设、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改革开展深入调研。
调研座谈会上,人事处、研究生院负责同志就两项工作的相关情况作介绍说明。吴德与各学院、研究所负责同志,行政办主任面对面,倾听大家的意见与建议,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现场解答。与会同志结合单位实际,从顶层设计、实践路径、落实举措等方面,聚焦高质量推进教学科研单位“三定”工作和专硕培养改革建言献策。
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吴德对大家提出的真知灼见表示由衷感谢,在调研中发现的好建议好方法,一定会充分考虑、积极吸纳,确保两项改革工作高质量推进。他强调,在全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扎实开展本次调研,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深入推进教学科研单位“三定”工作和专硕培养改革,是学校锚定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农业强国目标,为解决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痛难点提交的川农方案。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科学研判、统筹推进,与学校同题共研、同题共答,切实做到真落实敢落实善落实,为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增添更强新动能。
吴德指出,“三定”工作是推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学校优化机构岗位设置、提升人力资源效率、稳定办学规模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按学校安排,管理服务岗位已完成“三定”工作,就如何有序推进教学科研单位相关工作,吴德强调要坚持总量控制,坚持结构优化。学校将立足当前学校发展阶段核定全校师生总量,在保持整体规模稳定前提下,依据各校区各教学科研单位发展目标定位,持续推进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本硕博学生结构优化、教学科研教师结构优化,进而明确各单位的岗位需求,实现精准设岗,按岗定员定编定责。各教学科研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担负起主体责任,主动融入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大局,结合自身学科发展,科学研判单位岗位设置,认真分析人力资源存量,做好宣传解释说明,推动“三定”工作落地见效。
吴德指出,推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改革是学校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突破的关键,是以技术创新提升社会服务力的重要抓手。他强调,专硕培养改革的核心在于实现科教与产教培养体系双创新,打造专硕培养的川农大特色新模式。为此,希望各单位紧扣学校改革步伐,着重在3方面发力。一是要着力培养模式优化,打破学硕专硕培养同质化惯性,依托校地、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科技小院、实训中心等,让专硕培养更贴合社会及市场发展需求。二是要着力培养方案改革,加大生产实践育人环节比重,加深农科院校特色,打造差异化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监管与毕业条件考核。三是要着力培养质量提升,注重校内导师实践指导能力提升,严格校外导师资质遴选,转变导师培养观念,真正做到在行业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最前沿培养更多优秀的专硕。
副校长卢艳丽、丁林、王际睿,党政办、人事处、研究生院负责同志参与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