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四川农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部署,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回信精神、给科技小院回信精神的深入学习,围绕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主线,持续优化“三全育人”工作机制,不断完善“1+1+N”三全育人体系,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以主题教育推动立德树人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聚焦立德树人,夯实三全育人根基。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学校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先后制定主题教育总体工作方案、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专项方案,通过党委常委会、全校主题教育工作会、校领导主题教育读书会、处级领导干部主题教育读书会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深入学习和研讨,持续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二是推进制度建设。编印《办学治校制度选集6.0版》,收录管党治党、办学治校重要制度60项。坚持“科技、人才、教育”三位一体系统谋划思路,构建完善“学科、专业、社会服务、国际化办学”4大计划+15项“人事人才制度”为主体的育人制度体系。陆续优化专业建设、思政课建设、第二课堂成绩单等10余个有机衔接的配套制度,把“三全育人”推进落实情况作为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融合考核重要指标,确保政策、资源和力量往育人行为上汇聚,评价导向往育人实效上倾斜。三是讨论激荡共识。突出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内涵发展等“六聚焦六强化”内容,196名处级党员干部开展深入讨论,自检自省,就如何进一步把学生发展培养放在第一位,把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关照学生工作做到心坎上提出具体措施。学校把召开三全育人工作推进会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继续拓展“三全育人”综改成果。
着眼关键环节,破解三全育人难点。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精准实施“学风建设培优工程”。提取全校学生近四年相关数据,结合25362份问卷调查、300余名同学线下访谈走访等多种方法,多维度挖掘学生必修课成绩、四六级过级率、不合格学分数、考研率、就业情况、转专业情况、志愿服务时长等数据背后的动态心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现状、学习需求,对症施策,撬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二是党委书记率队调研,着力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党委书记庄天慧率队赴三校区,召开座谈会,与全校60余位辅导员面对面交流,实地走访3个省级、校级名辅导员工作室,在学校历来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起高级职称指标、标准和评审均单列,奖励荣誉重点考虑、业绩评分认可度高、晋级晋升充分支持、工作待遇全力保障的长效激励机制基础上,实施“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推进辅导员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养成,营造辅导员发展新气象。三是立足课堂主渠道,有效提升铸魂育人实效。以“名师金课”示范工程为引领,先后推出思政课建设“30条”和马院建设“29条”,结合农业高校办学定位,将厚植学生“三农”情怀,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作为思政课的重要职责,进一步挖掘川农大红色基因,新一代川农人投身乡村振兴元素素材进思政课堂,打造线上线下、讲授与实训、思政课与专业课、校内校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五结合”课堂,统筹好校内外各种资源,邀请《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主笔讲授“新思想”概论课,借助虚拟仿真、讲堂论坛、读书会、科研兴趣班、创新创业团队、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达到协同育人目的。入选省级“思政课”示范课程3门,形成近400门专业课“课程思政”共享元素库,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个。
突出育人特色,彰显三全育人成效。一是构建特色体系。出台《川农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大力弘扬“川农大精神”这1个精神,始终贯穿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这1条主线,实施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和组织等一体推进的N个育人工程,构建出有川农大特色的“1+1+N”三全育人体系。二是厚植爱农情怀。通过三全育人体系涵养出学生胸怀国之大者的高尚情怀,浓厚的知农爱农情感和强烈的扎根基层服务“三农”意识,每年毕业学子70%选择留在西部就业,传承弘扬“川农大精神”,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三是练就兴农本领。通过“百千万”实践育人工程,依托210余个社会实践育人示范基地,充分发挥10个科技小院育人作用,师生积极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学校社会实践工作连续26次获团中央表彰,9人获评全国乡村振兴先锋等国家级荣誉,在双创比赛中获国家级奖励47项,师生中先后涌现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刘江、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杨媚等多个先进典型。人民日报4月23日以《四川农业大学红色精神润心田》专题报道学校学子厚植三农情怀,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