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十年发展巡礼】奏响人才强校最强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校人才事业发展综述

2022-09-19 11:25:46作者:龙泓宇 审稿:江英飒 来源:宣传部 点击数: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国以才兴,校以才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人才工作发表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对人才事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宝库,写就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才篇”,指引人才强国建设步入快车道。

在新思想的指引下,川农大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建体系、顺机制、扩规模、优结构、提质量,毫不动摇推进人才强校第一战略,坚持以一流的人才工作支撑和引领学校“双一流”建设,奏响了一曲群英荟萃、大展宏图的华美乐章。

党管才  谋篇布局绘蓝图

“坚持人才强校第一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起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的软环境,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培育出来、吸引进来、凝聚起来,增强各层次各类型队伍的创造活力和内生动力。”去年召开的学校第11次党代会,不仅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描绘了宏伟蓝图,更指明了清晰的目标与路径:实施人才引育“1515工程”,靶向引进和精准培养10名杰出人才、50名领军人才、100名优秀拔尖人才、500名后备人才,奋力开创新时代人才工作新局面。

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学校打造一流人才队伍的根本遵循与保证。自1998年学校正式启动“人才工程”建设以来,历次党代会均强调要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把人才引育作为“一把手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更是将人才工作摆在办学治校的关键位置,高起点谋划、高站位部署、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形成了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学校-中层单位两级上下联动、广大教师主动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常委会每半年听取人才工作汇报、研究人才工作,多次组织召开高层次人才代表座谈会,开展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建立校领导联系专家教授制度,对各级各类人才的特殊需求和热切期盼予以及时研究、及时回应、及时解决。校领导更是率先垂范,带头联系走访慰问专家学者,亲力亲为协调解决人才之忧。

学校持续压紧压实各教学科研单位的人才工作主体责任,将人才工作纳入各单位党建工作述责述职的重要内容,将发现人才、推荐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的成效作为单位绩效考核、班子评优评先、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落实教学科研单位选人用人自主权,单设人才引育工作奖,建立由专家教授与党政领导共同考察、党政联席会集体研究的人才工作机制,科学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持续改善人才成长生态环境,畅通人才信息沟通交流途径,精准引荐急需优秀人才。增设人才岗位激励资金,在资源分配上有计划有目的地予以倾斜、重点关注和定向跟踪培养,强化人才入职后成长关键期的管理与服务。

广引才  海纳百川汇菁英

“学校不仅是我智慧启蒙的地方,也是推动科研工作的好平台!”这是我校引进人才陈学伟的肺腑之言。从2011年回国至今,陈学伟带领团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致力于作物抗病与病原菌致病的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结出累累硕果:团队重要研究成果相继在Cell、Science、NatureMicrobiology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为我国选育高产优质、绿色安全水稻新品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主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实现了我校乃至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在生命科学部该类项目的历史性突破;作为实验室主任,强力推动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对西南乃至全国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陈学伟本人也入选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首届腾讯科学探索奖。

正所谓“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方面,学校始终坚持需求导向,实施靶向引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引才政策,拓宽引才渠道,活化引才机制,优化引才环境,通过《诚聘海内外英才》《事业编制教师招聘》《合同制助理招聘》等多渠道多层次引进人才,把有限的事业编制用于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招聘,并在安居条件、科研经费、研究生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予支持,做好“搭窝筑巢”基本功。另一方面,学校坚持德才兼备、宁缺毋滥原则,不断规范人才引进流程,高度重视人才引进质量,多次修订和完善招聘管理系列制度,出台《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明确师资队伍的补充须经过公开招聘、学校和中层单位两级面试的考核程序,确保新进人员岗位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着重考察思想政治表现、学术水平、教学科研能力及发展潜质等方面,确保引进人才的素质和水平,把好“金凤成色”检验关。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10年来,川农大招录引进各层次各类别人才共计1600余人,专任教师、45岁以下教师、高级专业职务教师、研究生导师、博士学位教师、具有1年及以上留学经历教师等关键人才数目指标分别较2012年增加47.2%、41.3%、73.7%、141.1%、153.3%、172.2%。新增长江学者、杰青、“四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青城计划”等部省级人才165人,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科技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国家和部省级创新团队35个。一支规模基本适度、结构相对合理、质量持续提升的人才队伍基本形成。

重育才  蓄能储智写华章

在刚刚过去的火热暑期,李明洲教授获202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成为我校畜牧学科首位国家“杰青”的消息刷爆川农人的朋友圈。这既标志着我校科研水平再迈新台阶,也标志着我校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突破。

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在“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中占据6席,成功培养出众多杰出科学家的川农大自然也有着培养人才的自信。

川农大始终坚持人才发展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尊重人才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注重教师成长需求,重视培育、强化激励,先后制定出台《学科建设双支计划》《专业建设支持计划》《国际化办学推进计划》和《社会服务支持计划》等人才队伍建设培育计划,针对不同岗位类别、不同发展阶段人才队伍的成长特点,构建覆盖全面、与国家各级各类人才计划对应衔接、相互促进的阶梯式人才培育体系,为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提供引导和支持,营造协作、开放的学术环境和宽松、优越的工作条件,加速培养和造就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和青年才俊,形成不同层级的人才高地。

才干的增长,离不开德行的修炼。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组建党委教师工作部,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制定出台《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办法》《教职工荣誉体系》等文件,构建起选树先进、教育一般、惩处失范的师德师风建设模式,打造以“川农大精神”为内核的“川农大师魂”师德建设品牌;在人才引进、职务晋升、评优评奖等各环节落实师德师风“零容忍”和“一票否决”;严格师德审查、师德考核和失范查处,构建起师德师风不敢违、不能违、不愿违的良好氛围。

在长期激励培养下,川农大10年间新增各级各类先进典型和榜样1200余人次,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31名教师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各1人,1个团队入围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9人分别获省师德楷模典型、教书育人名师、“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善用才  干事创业向未来

今年教师节前夕,学校发布《关于2021-2022学年度教职工奖励的决定》,对近1500名在该学年度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激励全校教职工对标竞进,争创一流,共同努力把学校各项事业提高到新水平。

本次奖励是学校《人才引育激励十二条举措》《教师荣誉体系实施办法》正式实施后首次进行的教师节奖励。为了进一步激发全校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学校构筑起包含国家级、部省级、厅局级、校级四个层级,党建、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学生工作、管理服务、其他五个大类的教职工激励及荣誉体系,极大地增强教职工自豪感、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激发教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此外,《关于新时代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等重磅人才工作文件的相继出台,更是标志着学校新一轮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正不断向深处进发。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构筑人才制度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不遗余力做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服务保障,是加速创建一流农大的不二法门。学校以高教领域“放管服”改革精神为支撑,充分用好用足人事自主权,构建了一套以《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办法》《教师工作业绩评分标准》《教职工奖励办法》《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等为核心的高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着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分类评价体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四个面向”,坚持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导向,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构建具有学科特色、专业特点、岗位特征等分类分层评价指标和代表作、贡献度、发展潜力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评价与“双一流”建设、本科教学评估、学科评估等政策联动,有效激发教师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

作为推动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高度重视新时代人才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今年1月,为配合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及四川省等新时代人才评价改革的最新相关意见和要求,经校党委慎重考虑,决定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2020年版的基础上,再进行修订和完善。经过半年多的反复斟酌、征求意见和综合考量,新的办法在7月22日正式发文。本次文件修订,可以说是学校最重视最慎重、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研究和讨论最深入的文件之一。新的办法将职称评审通道分为常规通道和破格通道,两种通道的每一个类型,均根据岗位能力和要求设置了5~8个左右的选项条件,供老师们根据自己的主责主业和主要业绩,选择其中的一个通道的一种类型的某些业绩条件进行申报。在业绩选项条件的设置上,充分考虑了不同岗位教师的业绩表现和评价导向。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2012年以来,四川农大教职工累计获奖励7500余人次,1800余人次教师获职务职级晋升,教师业绩评分同比增长153%,干事创业、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一流人才发展与一流农大建设更是交相辉映,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学校“双一流”建设捷报频传: 7个学科入选ESI全球前1%学科,其中植物学与动物学排名提升至1.24‰,农业科学排名提升至1.96‰。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10%,6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30%;5个学科入选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其中农学、兽医学分别进入前50强和75强;14个学科入选2021年度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其中畜牧学位列全国第二。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质增面,两个学科入选国家“111计划”。48个专业进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其中国家级23个,省级25个;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71门。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三千多个日夜的辛勤耕耘与精心浇灌,川农大已成为一片善管才、广引才、重育才、巧用才的创新创造热土,助推“双一流”建设的人才支撑已初具规模,和谐融洽、发展共享、包容开放的良好人才环境已初步形成。

面向新征程,川农大正以博达的胸怀,融江河气魄,汇四海英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办学理念,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1515人才工程”,为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书写更加恢宏壮丽的时代新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