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样板支部”建设以来,生态教工党支部始终坚持将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教职工的主责主业相结合,将“对标争先”与“十四五”事业发展、“双一流”建设相融合,强化政治引领,抓好学科发展,搭建育人平台,激发师生干事创业激情,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
1.机制、组织结构及队伍建设等情况
校院两级党委高度重视生态教工党支部建设,先后成立了样板党支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要求,对标“七个有力”开展支部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强化队伍建设,保障工作经费、活动场地、人力物力等,形成了“校-院-支部”三级协同联动、齐抓共管的组织架构。
2.资源投入、硬件设施、经费支持等情况
校院两级党委在资源投入、硬件设施、经费支持等方面为样板支部建设提供了充足支持和政策保障。党委组织部专人常态化跟进支部工作动态,划拨党支部建设专项经费,确保支部建设的有序推进。院党委书记牵头组成专班全程指导、参与支部建设,搭建党建学习平台、研究平台、实践基地及宣传平台,支持支部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促进成果和典型经验在校内外示范推广。输送支部书记先后参加了“全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高级研修班”、“全省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等培训。
3. 申报时创新思路等落实情况
经过为期2年的建设,支部探索形成了“三聚焦四推进”的支部工作法,有效破解党建与中心工作“两张皮”问题。
始终把“厚植立德树人初心 担强农兴农使命”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将支部建设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立足学科背景,充分发挥科教融合优势,深入学习、积极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推进支部党的建设与助力地方发展特别是农村环境保护密切结合,以实践党课和乡村振兴党员实践基地为依托,聚焦理论学习、聚焦支部建设、聚焦宣传组织群众,有效引领和持续推进学科专业发展、推进育人成效提升、推进社会服务效能、推进生态环保文化传承。支部相关团队先后受到生态环境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等单位的充分肯定,同时形成“组织育人、课程育人、科教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的“五位一体”育人体系。
4.建设措施及成效方面
对照申报思路,已经开展并圆满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是“党建+价值引领”,突出支部政治功能发挥,实施党员骨干“双培养”机制和“青年教师培育计划”,理想信念、专业知识、道德品行“三育”并举,培育和引领支部党员师生,辐射带动非党员教师和学生,育人成效显著。
近两年,支部教师获评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晋升教授2人,副教授4人,新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岗位专家1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10人次获本科教学质量特等奖等校荣誉,指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100%,培养首届校优秀研究生标兵2名,优秀研究生29名,优秀硕博士毕业生7名,指导学生获优秀本科生、研究生论文12篇,四川省“挑战杯”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互联网+”省级银奖、铜奖各1项。
二是“党建+学科专业建设”,立足农业院校和生态环境学科特点,以党员骨干为核心,以学科和专业建设为重点,以支部建设促党员先进作用发挥为抓手,有效拓展基层党支部建设成效。2020年,以支部党员教师为主要支撑的“环境与生态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入选2019中国最好学科;2021年,环境工程和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分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2021年间,支部党员和全体教师人均各类学术成果位于学校前列,其中:发表SCI研究论文56余篇,其中中科院分区TOP期刊29余篇,影响因子10以上6篇,高被引论文3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5项,其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累计科研经费达1200余万。
三是“党建+绿色发展”,瞄准乡村生态振兴、农业绿色发展与农村环境整治等关键问题,逐渐形成“支部结对共建-专家深入一线-师生调研实践”的“党建+绿色发展”的共建合作新格局,有效解决了农业、农村生态环保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成都龙泉驿、泸州乌蒙山区等地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先后结对建立“乡村振兴党员实践基地”,并配套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有效助推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助力当地农业提质增效和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深入西昌“5.7山火”灾后重建一线,指导灾后环境影响、次生灾害防范、生态修复以及重建规划工作,事迹被CCTV17(农业农村)频道报道。瞄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碳中和碳达峰等重大战略、重要领域,积极组织并参与“四川省污染防治重点县‘一对一’结对攻坚工作”、“成都高新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等项目,有效带动学院其他党支部作用发挥,并与高新区生态环保局、龙泉驿区长松村党支部等单位建立联学联建机制,推动科研服务转化为绿色发展原动力,有效助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四是“党建+文化实践”,充分发挥支部党员教师的课堂思政生力军和生态文明宣传主力军作用,让专家教授从讲台走进企业、社区、乡村和学校,积极传播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论。
支部书记协同系(室)党员教师深入地方环保部门宣讲生态文明专题党课,支部党员协同系室非党员教师先后作客四川电视台公共乡村频道《乡村会客厅》,解读生态环保案例,建言乡村生态振兴路经,多名教师党员全程服务四川省生态文明专家宣讲团,两年来支部开展生态环保类宣讲和培训50余次。同时,以党建带团建,支部党员教师深入班团活动、学术交流、论坛讲座,指导实践公益活动,培训和带领学生创建习近平生态文明宣教与实践体系,形成“志青春,愿未来”等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项目,引领广大团学青年和志愿者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践。
下一阶段组织支部成员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的重大意义,深切感受总书记对四川以及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关心与关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履职尽责,明确使命担当,笃行实干,力争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