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中的川农人】奋斗:党旗飘扬党徽闪耀

2021-06-30 08:18:31作者:张俊贤 审稿:江英飒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编者按:壮阔的征程,需要领航的力量。

伟大的事业,来源于坚定的信仰。

鲜艳的党旗高高飘扬,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路劈破斩浪,砥砺奋进,谱写出一曲奋进之歌。

------------------------------------------------------------------------------

第一篇章学校党委:领航的力量

近年来,在学校3次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光荣传统基础上,学校党委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学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开展学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几代川农人共同缔造的“川农大精神”受到中央领导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党委坚持以“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建立了常委班子带头学、中心组集体学、党员干部重点学、师生员工全员学的4级理论学习体系,进一步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制度建设摆在最突出的位置,以2014年省属高校中第一个被核准的《章程》为遵循,与时俱进地5次集中开展制度“废改立”,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体制机制,并入选省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典型案例。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学校党委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大手笔出台加强思政课建设30条举措。以党风纯、作风正、校风优、教风严、学风实为目标,强力推动“两个责任”落细落深,着力建设政治生态“绿水青山”,2018年在省属高校中首批完成派驻纪检监察组改革,2020年首轮巡察8个二级党组织。2017年校纪委作为全省唯一高校,荣获5年一评的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高质量完成高校28项党建重点任务,健全“四位一体”组织体系,实施党建工作“四大品牌计划”,推出了基层党建、思政工作和表彰奖励“三个百万工程”,顺利入选全省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发展。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党员师生勇挑重担,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个个基层党支部真抓实干,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辈辈川农人团结一心,求实奋进,虽历经“5·12”“4·20”两次大地震洗礼,全校上下以坚忍不拔的勇气和决心,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从悲壮走向豪迈,实现了从省属农业院校到国家“211工程”大学再到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历史性跨越,办学地位和办学实力得到空前提升,办学影响实现全方位拓展,办学条件实现历史性变化,办学机制实现系统性完善。2018年省委组织部来校考核校班子后认为“务实奋进、风清气正、有战斗力”。2018年和2019年校班子被省委组织部考评为优秀。

办学影响实现全方位拓展。学校主动服务国家区域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期待,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影响力、美誉度和贡献度。从人才培养看,不仅获得1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5篇全国优博论文,更重要的是在“川农大精神”熏陶下,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年毕业生人数从500余人增长到9600余人,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从科技创新看,不仅取得24项国家科技三大奖、3篇世界顶尖期刊论文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更重要的是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实现突破

 

  川农大精神成为学校一张闪亮的名片

办学实力实现大幅度提升。学校先后入选国家“211工程”大学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办学地位和实力得到空前提升。以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授予权、1984年获博士授予权为起点,目前已构建以作物学、畜牧学和兽医学等学科群为引领,11个博士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一级学科为支撑的学科体系,整体实力居全国农林高校前列,4个学科ESI排名跻身世界前1%。办学条件实现历史性变化。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基本条件实现巨大飞跃,形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校区办学格局。

第二篇章基层组织:坚强的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学校党委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早推进,先后开展了4次党建工作情况大调研,摸清学校基层组织建设情况。2018年以来,通过提升党建制度体系建设质量,优化组织体系建设结构,提升队伍体系建设力量,凝聚学习体系建设合力,强化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建起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体系,实施党建百万工程,组织实施书记创新项目、“双带头人”培育、党员示范引领和关爱帮扶“四大品牌计划”,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涌现出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典型。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动物营养研究所党委

动物营养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主要承担国家重点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所党委传承弘扬“川农大精神”和“奉献、协作、求实、创新”的营养所团队精神,构建党建与中心工作目标、过程、结果有机融合,以一流党建,促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提供一流服务,建设一流学科新格局的“1统领2弘扬3融合4促进”融合式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推动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先后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计划标杆院系培育单位和首届新时代高校十大基层党组织实践案例。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更是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全省仅有23个基层党组织获此殊荣。

对标一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问题为导向,营养所组建了6个科研团队,进行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取得了一批关乎人与动物健康的标志性成果。母仔猪一体化营养、动物抗病营养、淡水鱼营养等三个领域的科研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所属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A-,入选国家和省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保持ESI前1%,排名持续上升。

心系三农,争做强农兴农先锋。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不断创新产学研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把研究成果快速应用到畜牧业和水产业健康发展中。与新希望、广东温氏等31个大中型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建博士工作站、研究中心和产业研究院,研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转化新成果,校企合作模式入选教育部《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典型案例集》。近五年,新增校企(地)共建博士工作站、产业研究院等20个;开展横向合作项目278项,到校合作经费4544万元;组织参加科技研讨培训76场次,8000余人次参会;转化科技成果30多项,研制新产品16个,企业新增产值超100亿元,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7年,法国安迪苏公司将全球唯一的猪营养研发中心“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中心”落户研究所,3年累计资助750万元,成为养殖业“产学研”国际合作模式的新典范。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园艺学院园艺系教工党支部

2018年12月,园艺系教工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校和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支部建设。校党委书记庄天慧多次亲临支部指导,学校各党委部门大力支持,学院党委部署谋划,形成了“校党委—院党委—党支部”三级联动抓样板创建的工作机制。支部构建了“平台+双党课”的农业高校党建模式,以党建创新带动“科技助农”模式创新,将党建工作延伸到乡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围绕学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等中心工作,将党建工作与学科专业深度融合,逐渐探索出系列“党建+”工作模式,建立起“园艺教与学3+N”“园艺专业面对面”和“共筑园艺梦”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建+育人”模式;构建“高校+地方科技部门+企业或合作社”三方联动的“党建+科研”项目联盟;建立“党建+扶贫(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并配套建立了“党员专家教授+党员技术服务队+果农”的农业科技“分层梯度”推广模式,有效促进支部与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支部建设不仅得到时任省委组织部部长王正谱同志的肯定,还于2020年荣获“四川省五四青年奖章集体”,同时应省委教育工委等单位的邀请,支部书记龚荣高教授多次为全省高校党务工作者示范培训班等作专题讲座。2021年,教育部公示了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验收结果,园艺系教工党支部成功通过创建验收。

A8FE

党建基地创立了“汉源甜樱桃”“汶川脆李”等5个农产品品牌,汉源和汶川党建示范基地果农户均分别增收3万和2万余元,带动汉源县、汶川县仅甜樱桃和脆李产业分别达到20亿元和5亿余元,极大地助推了区域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环境学院教工生态党支部

26EF4

作为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环境学院教工生态党支部通过“党建+绿色发展”“党建+价值引领”“党建+文化实践”“党建+双一流建设”,推进全方位“党建+”模式,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美丽新环境建设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支部成员积极参与“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长江绿色生态长廊项目”、盐源县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西昌喜德县中坝村山火之后的环境影响、生态修复以及灾后重建等工作,借助智慧环保平台,推动《温江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温江区生态价值实现关键技术与应用》等科研服务项目落地。结合“生态先锋论坛”和“绿创未来”系列活动,强化生态文化宣传,传播绿色环保理念。支部还积极探索“专业共建”模式,与当地企业联合搭建研究平台,共同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职业培训、科技研发等领域全面开展工作,立足地方和区域行业特点,针对实际问题,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和特色,挖掘自身的不可替代性,用实际行动让生态环境学科“立地”。

 

第三篇章优秀党员:先锋模范

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用赤诚的情怀抒写忠诚和担当。在川农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培育英才情系家国、致力科研勇于创新、服务三农当仁不让,让党徽在丰收的田园熠熠生辉。

全国先进工作者风采

(以获奖时间先后为序)

颜济:从飞行员到小麦育种专家

 

颜济(1924-2021),四川成都人,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科首位博士导师,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首任所长,国家杰出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颜济教授我国杰出的小麦育种专家,他一生勤于治学,潜精研思,在细胞遗传理论和小麦育种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获得了重大成果,为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和四川小麦品种选育和粮食生产、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杰出贡献。

1942年,颜济考入华西协和大学牙医学院,如果不出意外,他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牙科医生。但动荡时期,个人的命运也跌宕起伏。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颜济暂时放下当医生的念头,投笔从戎,考进空军军校,成为一名飞行员。抗战胜利后,年轻的飞行员重返校园。

这一次,他选择了华西协和大学农学系。自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从事发育形态和发育遗传基础研究以来,颜济教授提出四川小麦育种与资源建设的“三级跳”目标。选育的“雅安早”“大头黄”“竹叶青”等“62型”品种,使四川自己选育的小麦品种与当时意大利品种水平相当,打破当时意大利品种一统天下的局面,把当时的小麦亩产由150-200公斤提高到250-300公斤,使四川小麦生产上了一个台阶。选育的“繁六”及姊妹系具有高产、抗病、早熟、矮秆等优良特性,满足了多熟制要求,改变了四川麦区的耕作制,它具有13个条锈菌小种、20个生理型的抗性基因,使其20年保持抗性不衰,成为世界上一个能长期抗条锈、大面积栽培的典范品种,在育种上被广泛应用并衍生了一大批良种。“繁六”及其衍生品种把四川小麦产量由250-300公斤提高到350-400公斤,使四川小麦生产又上了一个台阶。“小麦高产抗锈的优良种质资源繁六及姊妹系”荣获1990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他对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项目获得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通过该项目,收集和保存小麦族21属193种35变种6000余份材料,建立了小麦族种质资源库和小麦族植物标本室,建立了小麦族新属2个Kengyilia和Douglasdeweya;发表新种10个,新组合17个,新分布6个,新细胞型10个;首次报道小麦族40个物种的染色体数目,25个物种的核型,14个物种的染色体组组成;发现和定位出控制重要育种目标的新基因21个,命名的新基因4个;创制了一批特异小麦新材料。

100D2

颜济花费近20年主编出版了《小麦族生物系统学》专著,是当今全世界唯一的全面总结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研究成果的专著。订正了Áskell Löve创立的以染色体组为基础的小麦族系统。2017年出版的《高等植物器官结构的构成》一书,更为作物株型设计育种提供了思路。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颜济教授承担了大量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生课程教学任务,指导和培养了博士和硕士20多名,其中在四川工作的6人全部成为了本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周开达:让大家都能吃上白米饭

 

周开达院士说:搞科研,就要像谈恋爱那样,要经常看,经常观察,多培养感情。

每年到海南南繁,他就像西游记的沙僧一样,挑着两个大箱子就出发,一头放着育种的材料和种子,一头放着简单的衣物和干粮。研究的条件再艰苦,也乐在其中。

周开达(1933-2013),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西南杂交稻之父”。周开达长期从事作物育种与教学工作,在杂交稻育种理论和方法及应用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创了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技术和方法,培育出的冈、D型杂交稻推广3.048亿亩,增产稻谷228.58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320亿元。提出亚种间重穗型水稻育种的新理论和方法,育成II优6078等重穗型杂交稻,比汕优63增产10%以上。在两系法水稻育种方面,应用生态育种技术,解决了长江中上游地区两系杂交稻选育的困难,该方法已成为两系杂交稻选育的常用方法。培育了20多个杂交水稻新组合,在四川建立了卓有成效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劳动模范,先后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部省以上成果奖23项。

1933年,周开达出生在重庆市江津县先锋乡晓堂村。在动荡的岁月中成长起来,他的童年和饥饿形影相随。顿顿大口吃白米饭是少年周开达最奢侈的梦想。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远离饥饿,让大家都能吃上白米饭”成为周开达的内心深处的信念,也成为他日后从事水稻育种研究的目标。

经过多年的研究,周开达院士在杂交稻育种理论和方法及应用方面作出了重大突破与贡献。他首创了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技术和方法,培育出系列冈、D型杂交稻新品种;在国内率先提出“利用生态育种法选育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解决了四川及长江上游地区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难题;通过大量实践研究提出亚种间重穗型水稻育种的新理论和方法,育成系列重穗型超级杂交稻新品种,育种思路已被水稻界广泛接受和应用,成为指导西南及杂交中稻区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探索水稻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的新方法,发掘出大量的特异种质资源,其中的“基因型早代稳定”,特异基因资源成为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的关键资源,为提高育种效率和籼粳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1988年,周开达教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成为四川省首个该奖项获得者。

光是育种远远不够,他深知把新种推广出去,才能实实在在给农民带来效益。为加速杂交稻产业化进程,建立卓有成效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他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间科研成果推广组织“四川冈、D型杂交稻协作组”,跨15省市、100多个单位参加,为冈、D型杂交稻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广3亿余亩,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999年11月周开达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开达院士不仅实现了自己年少时候的梦想,让大家吃上了白米饭,更助力国家把粮食安全的饭碗牢牢地攥在了我们自己手里。

荣廷昭:为兴农富农强农奋战到底

 

荣廷昭(1936-),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已培养硕、博士50余名;先后承担了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四川省和国际合作等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对玉米数量性状遗传及育种方法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设计并成功实施了自交系、杂交种选育与群体遗传组成研究、群体改良同步进行的育种新方法,提出了西南地区玉米育种利用热带种质的新途径,结合西南实际对传统育种方法进行了改良,多途径培育出雄性不育等育种新材料,筛选到了西南玉米转基因工程育种急需的优良受体自交系并成功利用。选育了集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于一体的玉米自交系10余个和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杂交种50余个,累计推广近亿亩,新增玉米50多亿公斤。此外,为解决在南方发展草食性畜牧业所面临的饲料短缺矛盾,培育创制出能提高与近缘属种远缘杂交结实率的新材料068,进而组配出生长繁茂,抗逆能力强,有的还具有多年生性能并具保持水土功能的新型饲草玉米品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科技成果推广先进个人和全国先进工作者,曾荣获四川首届创新人才奖和四川第二届科技杰出贡献奖。

从小饱受生活艰辛的他深知农民的困难和粮食对于农民的重大意义,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多收获点粮食。1953年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17岁的荣廷昭从江津园艺学校毕业,就在等待分配工作之际被选送报考大学,顺利考入了四川大学农学院。在校学习期间,他立志要为农业服务、为农民服务一辈子。当时在我国,尤其是四川地区的玉米产量极低,农家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品种,农民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种植,却收获甚微。荣廷昭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培育出自己的优良品种。

1957年,荣廷昭毕业后留校任教,师从杨允奎教授和李实贲教授,积极投身于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即便在文革特殊时期,面对育种材料完全丢失殆尽,没有实验田,也没有科研经费的困境,他也始终坚持科研工作。

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他将数量遗传研究与玉米育种实践相结合,创造了数量遗传研究和群体改良与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同步进行的玉米育种新方法,开创了热带种质在温带玉米育种中应用的新途径,提出了“育种用群体”的概念和合成“育种用群体”的方法。就在常规玉米势头高歌猛进的时候,荣廷昭以超前的眼光意识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特点及畜牧业发展的不断推进,甜糯玉米需求势必日益增强。他立即组织团队开展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选育和玉米近缘属种间远缘杂交,以利用营养体杂种优势为主选育出新型饲草玉米新品种,开辟了玉米育种新方向。

目前,已85岁高龄的荣廷昭仍奋战在科研一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老迈之躯竭尽全力,与同志们一道为兴农富农强农奋战到底。”

李仕贵:做一颗低调而饱满的水稻

李仕贵教授,博士生导师,水稻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和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四川省天府农业大师和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中国遗传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作物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水稻遗传与育种研究和人才培养。针对西南稻区生态环境,开展了水稻种质资源的深度发掘、创新和利用,定位克隆了系列有重要育种价值的新基因,改进和完善杂交稻的选育方法,形成了提高重穗型杂交稻亲本选育效率的技术体系,育成了蜀恢527和498等重穗型杂交稻骨干亲本,组配出系列重穗型杂交稻新品种,推广种植2亿余亩。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四川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60余篇。

作为学校首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首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仕贵身上有很多个第一,但是“该干啥干啥,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是他一贯坚持的态度。“要做一颗低调而饱满的水稻,而不是如稗子样高高扬起头颅。”这是李仕贵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直保持谦逊低调的原因。

 

5月28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布了水稻研究所李仕贵与钦鹏教授团队联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梁承志研究员团队完成的题为《基于33个水稻遗传多样性材料的泛基因组分析揭示“隐藏”的基因组变异》的研究论文。

周小秋:人家是快乐工作,我是工作快乐

周小秋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四川省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天府杰出科学家,四川省首届杰出人才奖获得者,天府农业大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鱼的消化能力、器官健康、机体健康和商品特性的营养调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1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7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主编、副主编和参编著作12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指导毕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30余名。

1990年7月份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后,周小秋发现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在全国农业高校中还是一片空白,便很快锁定了个人研究方向。一切都从零起步,他却从不抱怨。周小秋说:“人家是快乐工作,我是工作快乐。工作是原因,快乐才是结果。”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在我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正是周小秋追求快乐的过程。“一个人要做到忠于自己的选择,从中修炼自己的意志力。”“困难和难题是成长的发动机,成长的过程就是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和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的过程”。周老师的这些金句已经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座右铭。

2020年,周小秋教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彰。 

群星闪耀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学校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勇于发扬亮剑精神,以“向我看齐”为标准,在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上留下了诸多可圈可点高光时刻。

全国教学名师、动物免疫营养研究专家陈代文:

陈代文,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理事长。现任教育部动物抗病营养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饲料评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饲料工业协会会长。从事猪营养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研究领域为营养与免疫。经过30多年研究,创建了免疫营养原理和技术体系,建立了猪免疫营养需求参数,成为我国生猪安全、健康养殖的突破性技术。主持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主研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其他奖10项。先后荣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培养毕业研究生150多名,其中博士50多名,2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程安春:

程安春,教授,博士生导师,动物医学院院长。先后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天府杰出科学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从事动物传染病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2008年带领的"西南动物流行性疾病发生及免疫防治机理"研究群体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他一直推崇旺炉理论,“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炉,即使投入一块湿毛巾进去,也会燃烧起来。”为了把炉火烧旺,他率先垂范,带领团队首创了“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成为国际上第一个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疫苗。突破关键技术瓶颈,获批为国家二类新兽药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活疫苗,为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团队研究成果转化用于我国动物养殖业的疾病预防超过100亿头(只),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方正锋,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副秘书长。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畜产品安全生产与营养健康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和国际国内科研合作项目多项,已在本领域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

siology-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Physiology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颐和青年成就奖、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参编教材和著作4部,荣获社会服务(扶贫)先进个人、研究生就业先进导师等荣誉称号。

李明洲,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中国青年科技奖、“天府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省“五四青年"奖章、省青年科技奖、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主要从事猪遗传育种研究,在Nature Genetic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3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14项。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主持的研究成果入选2017年“中国农业重大科学研究进展”。主研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现为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遗传》编委等。

李伟滔,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获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荣获“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称号”和“第十四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等。

致力于利用生物信息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研究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机理,为培育高抗水稻品种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在Cell、Science、PNAS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获评细胞出版社“2017中国年度论文”和2019年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优秀论文奖。研究成果入选2017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2017年中国农业重大科学进展”。

陈舜,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首届四川省“新青年”荣誉。

长期从事水禽传染病病原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青年基金、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主研获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参编国家重点出版物专著《鸭标准化规模养殖图册》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出版《鸭瘟》专著。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Journal of Virology、Journal of Immunology、Veterinary Research等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7篇,在畜牧兽医学报、病毒学报等CSCD-C期刊发表论文11篇;其中,中科院分区大类TOP期刊13篇,代表作最高影响因子10.557。获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主研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普及奖。

卢艳丽,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玉米抗逆生物学与分子育种科研及教学工作,在PNAS、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文章50多篇,参编教材、专著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主研选育玉米新品种10个,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长期担任国内外10多家期刊的审稿人和《作物学报》的编委。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重点项目等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冯琳,教授,博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天府万人计划”科技菁英,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水产青年科技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任中国动物营养学分会副秘书长、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主要聚焦鱼的营养与免疫、鱼的营养与鱼肉品质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其中ESI全球热点论文3篇;参编国际权威著作《Fish Nutrition 4th Edition》;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项。

王静,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基金等人才项目的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获得了第一届“全国作物学学科青年论坛特等奖、第三届中国作物学青年科技奖、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致力于水稻高产、抗病等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与应用。先后在ScienceNature GeneticPlant Cell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研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参与培育水稻新品种10个;多篇论文被ESI收录为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被F1000推荐;研究成果入选2017年中国农业重大科学进展、2018年中国农业科学进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

鉴往知来,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未来仍需风雨兼程。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川农大精神”,承继一代代川农人接续奋斗的光荣传统,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乘风破浪、一路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川农力量!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教育大会
    我校师生热议全
  • 学校隆重召开庆祝2024年教师节暨教职工奖励大会
    学校隆重召开庆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