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本身就是一对哲学命题。唯物史观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社会是在变化中前进和发展的。能够适应时代潮流、引领时代发展、符合人民意愿、代表发展方向的变化,就是积极的、向上的、蓬勃的;反之,则是消极的、没落的、萎缩的。而辩证法则进一步阐释,事物本质的内在规律性是不变的,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变”其实才是永恒的“不变”。
而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化成果,包含着被其自身所遵守、同时也被社会所认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其中既有源自其内在本质的稳定性、确定性和同一性,也必然会有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规律性、变迁性和发展性。对于经历过110余年岁月洗礼的四川农业大学而言,“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无疑是学校发展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精神引领和动力源泉,不仅镌刻和记载着川农大艰苦创业的曲折历程与辉煌成就,还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引领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川农人。应该说,“川农大精神”的稳定性来自百年传承的历史沉淀,而“川农大精神”的发展性也必然表现为时代变迁的进步性。
回顾过去:“川农大精神”的“不变”内涵
“川农大精神”的提出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学校在争创“211工程”大学的过程中,学校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经济效益、归国留学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肯定,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最终于2000年由四川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厅等正式命名,并阐释以“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十六字内涵。但我们需知,“川农大精神”正式命名20年,但川农大的精神绝非只有这20年,而是在学校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不断凝聚而形成的精神内涵。
当我们注目凝视于那激荡人心的烽火岁月,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成长在革命斗争之中的川农大,就已经深深的烙下了“爱国报国”的红色基因。王右木、康明惠、郑佑之等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四川党团组织创立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杨开渠、杨允奎等科学家在抗战时期致力科研创新,促进四川粮食增产,不断提高后方物资供给能力;江竹筠、黄宁康、何懋金、胡其恩等一大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川农英烈们,更是将深厚的红色文化融入了川农大人的血液基因中,积淀了“川农大精神”中“爱国敬业”的文化底色。
当我们侧耳倾听于那艰难岁月的历史回音,学校两进两出川大,办学地址数经变迁,1956年院系调整,川农人舍天府之闲适安逸,西迁雅安独立建校;学校 “反右”之时,数百师生被错划“右派”,仍坚持真理勇于抗争;“文革”十年,师生力避武斗,分散各地仍潜心农业科教事业,一直未曾中断。以第一任院长杨开渠、第二任院长杨允奎和首任四川农业大学校长杨凤为代表的几代川农人,面对偏居西南、资源匮乏、农字当头、颇受偏见的实际情况,奔波于高林野外、出入于畜禽圈舍、奋斗于田间地头,将人格学识、风范品质不断地融化汇聚、发扬光大,凝聚成“川农大精神”中“艰苦奋斗”的核心内涵。
当我们感怀于那改革开放的春风荡漾,从 “冈·D”型杂交水稻的新品种到 “繁六”“繁七”的姊妹系;从8000多万的科研经费到创造300多亿的经济社会效益;从85%的留学归国率到包括两项国家发明一等奖在内的380多项的科技成果;从周开达院士让中国人吃上白米饭的朴素情怀,到颜济教授实现小麦产量三级跳的科研攻关,再到荣廷昭院士选育“川单”系列玉米品种带来的增收喜悦,川农大人用作风朴实、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川农大精神”中“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精神气质。
故此,所有过往,汇流成海。集百年积淀、经数代耕耘而成的“川农大精神”,应该变?还是应该不变?
立足当下:川农大精神的“求变”动力
但是,当历史的车轮走过2020年,当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环顾“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清楚的知道:新时代呼唤新理念,新征程需要新动力。大学精神的形成既有其自身内在的历史动力,也离不开外在经济社会的环境塑造,“川农大精神”本身也是学校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大势的结果。其十六字的内涵是在新世纪之交,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加快实现四川省“跨越式、追赶型”的发展要求,实现建设“教育强省”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用以号召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加快发展的精神口号。而当下的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指日可待,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保持稳定。对四川省而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成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美好蓝图徐徐铺开,“一干多支”的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新态势加快形成。面对这样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区域环境,四川农业大学的发展又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中,对与四川农业大学未来发展尤为密切的农业、科技、教育等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农业生产的新发展阶段中,要求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保障粮、棉、油、糖、肉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科技创新的新发展理念中,要求我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科研资源共享。而在高校建设的新发展格局中,要求我们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
这样的时代背景与内在需求,既是四川农业大学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机遇,也是未来建设的现实挑战。面对“十四五”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决胜时期,四川农业大学需要进一步应对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恶化等带来的农业生产风险,发展建立在科技创新、资源节约、智能智慧等基础上的现代农业;需要进一步研判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扩大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科学分析各项事业发展的优势与差距,重新审视并定位自身的发展目标,突出发展重点和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由此,立足当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应时代变迁、以厚积薄发为任的“川农大精神”,应该不变?还是应该变?
展望未来:川农大精神的“变”与“不变”
应该说,进入新世纪,川农大人用自身的历史实践凝练出“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十六字精神;那么,迈入新时代,川农大人也能唱响“兴农报国、求实奋进”的新篇章。
以“爱国敬业”为例,历史阶段变了,但“报国”之心没变。当年的川农大,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潮”中“逆向”而行,取得了留学高回归率的突出成绩,学校赴国外留学的各类人员中有85%学成后如期返校,而与此同期我国各类出国留学生的归国率尚不足三成。而今的川农大,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里,也涌现出以长江学者陈学伟为代表的大量海归人才。当年已经晋升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助理项目科学家的陈学伟,毅然放弃了国外良好的发展势头乃至美国的绿卡,面对母校的召唤,一句“我的根在川农!”串联起数代川农人的报国情怀,毅然回国后更是潜心研究,突破了水稻广谱抗病的世界瓶颈,研究成果在《Cell》《Science》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相继获得“中国生命科学10大进展”、“10大中国农业科学进展”等荣誉表彰。
就“艰苦奋斗”而言,时代环境变了,但“兴农”之情没变。当年的川农大,西迁雅安独立办学,面对一穷二白、极端艰苦的办学条件,筚路蓝缕,手胼足胝,在老院长杨开渠“我们是向自然的斗争者而不是向自然乞恩的可怜虫”的迎新致辞中,几乎是靠刀耕火种式的艰苦奋斗奠定了最初的办学基础,为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和四川省的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今的川农大,“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已经形成,围绕西南地区现代种业、畜禽养殖等重点领域和川粮、川猪等支撑产业需求,建立专家大院、博士工作站、科技小院,选派科技特派员、扶贫干部,仅“十三五”期间就推广科技成果700余项次,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为45个深贫县制定农业产业方案、提供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入选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和四川省的精准脱贫典型案例。尤为瞩目的是,川农学子身上的兴农报国、勤奋朴实的特质获得广泛认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中不乏川农人的身影。
对“团结拼搏”来说,学校平台变了,但“奋进”之魂没变。当年的川农大,从“一穷二白”中起家,面对闭塞交通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等不利条件,却依然在三大粮食作物的研究上连续获得国家科技大奖,培养了以周开达院士、荣廷昭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农业科技人才,顺利进入到“211”高校的行列。而今的川农大,站在首批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新起点,农业科学等4个学科ESI排名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1%,农学、兽医学分别进入软科2020年一流学科排名世界前50强和前100强。长江学者吴德、青年长江学者李明洲、“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卢艳丽、国家杰青李仕贵等“Made in Sicau”的科学家们不断涌现,仅在“十三五”期间,学校就新增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31人次,新增省科技杰出贡献奖、省杰出人才奖等省级人才57人次。
就“求实创新”而言,科研条件变了,但“求实”之风没变。当年的川农大,秉承着“不唯书、不唯上”的科学态度, 用8000多万元的科研经费产生了300多亿元的经济社会效益,成果转化应用率高达70%,从改革开放到新世纪之交,取得科研成果440项,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就有320项,涵盖了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项。而今的川农大,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发文批准建设,仅在“十三五”期间就累计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60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基金项目28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15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故而,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初心;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情怀;变的是平台,不变得是使命,变的是条件,不变的是作风。“爱国敬业”的期盼是“报国”,“艰苦奋斗”的目的是“兴农”,“团结拼搏”的核心是“奋进”,“求实创新”的精髓是“求实”。“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这老十六字是学校百年历史的浓缩和概括,而“兴农报国、求实奋进”这新八字则更应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指引和期待。
百年的“川农大精神”,以不变应万变,砥砺前行。
而百年川农大的精神,以变传承不变,接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