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去年底成雅高速公路通车前,雅安的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环境艰苦,办学条件差。但在雅安办学43年的四川农大自1978年以来,获国家和部省级奖的科研成果有320多项次,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四川省颁发的6个省科技进步奖中占有3个。这些成果已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广泛推广。学校还与我省的30多个地、市、县(区)和100多家企业建立校地、校企合作关系,创社会经济效益300多亿元。1999年,川农大成为全国进入“211工程”建设的4所农业院校之一。
川农大何以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其内在原因就在于他们形成了一种“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本报从今天起陆续推出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四川农大近百年的办学历史,是老一辈川农人爱国敬业的历史。
名誉校长、著名动物营养学家杨凤教授1945年考取公费出国留学,在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获硕士学位。在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讲话,欢迎海外留学生回国效力,参加新中国的各项建设。风华正茂的杨凤同其他爱国青年一道冲破层层阻挠,于1951年回到祖国,1952年调入川大农学院,后随农学院迁至雅安,一直工作至今。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杨凤制订了我国及四川猪的饲养技术标准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结束了我国长期借用国外畜禽饲养标准的落后局面。
我国现代土壤农化的奠基人彭家元教授二十年代初在美国获硕士学位后回国,一直在农业科教园地辛勤耕耘。四川解放前夕,他时任国民党空军中校的次子,为他办好去台的一切手续,要他尽快携家赴台。但他说:“我一生从事的事业在大陆,舍不得。”
“终生不忘报国志,矢志追求勤科研”是夏定友教授一生的真实写照。1949年他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成为我国50年代畜牧兽医界最年轻的教授之一。虽然1957年后蒙冤二十余年,但他不忘事业,不忘为人民服务,默默地耕耘在畜禽疫病研究领域。1979年平反昭雪,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潜心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老一辈川农人中还有基础兽医学专家陈之长、植物病理学专家杨志农、分析化学专家王祖泽等都在国外学成后回国,为川农大发展壮大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爱国爱校、敬业奉献的精神,不仅在老一辈川农人身上体现,在川农大中青年教师中也得到继承和发扬。
校长、省学术带头人文心田教授1984年以优异成绩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被选派到德国汉诺威动物医科大学学习。1990年初,在他研究工作取得可喜进展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时,学校教研室去信说,因缺人上课,希望他尽快回国。1990年4月,他按期回到学校。“当时思想斗争很激烈,确实很想在德国取得学位后再回国,但得知学校工作急需,我想还是应按期回来。学校需要我,我不能置之不理。”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文心田这样说。
副校长任正隆教授1988年以优异的成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谢绝国外公司的高薪聘用回到学校。他说:“我是一位农民科学家,只想为国家、为农民、为农业科学做点事。”罗承德教授1989年在德国留学期满回国后也说:“在国外很孤独,原因不是语言不通,而是脚没有踏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
因为同样的原因,于今年7月即将博士研究生毕业的汤浩茹,1997年7月到德国莱茵兰法尔兹州植物生物技术中心,首次进行木本植物转基因研究。因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他的爱人和孩子都被“中心”邀请到德国,而且“中心”希望他在那里干一辈子,或至少干10年,汤浩茹却按期回到学校。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大共派出各类出国人员338人次,其中83%的人回国,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回到本校继续工作。副校长邓良基从德国回校时,把国际合作的科研项目带回学校,用包背回德方提供的科研经费5万德国马克,拿给其他老师搞科研。
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川农大人把拳拳爱国之心、殷殷报国之情化作忠诚教育、热爱学校、献身农业的实际行动,才铸造了川农大今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