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元,1897年出生于四川省金堂县,土壤肥料学家,中国现代土壤肥料科学的先驱。毕业从事农科大学的教育和土壤肥料科学的研究。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便出版了我国大学教科书《肥料学》和《土壤学》,较长时期为多所大学所用,发表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报告,对我国的水土保持事业起了推动作用。
爱国修身养正气
彭家元在1897年出生于四川省金堂县的一个既有封建文化深刻影响,又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熏沐的家庭之中,其父是清末秀才。他自幼从父学习,1907年入私塾,1912年入成都高等农业学堂预科,1913年随父入京,1914年考入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今中国农业大学前身),1918年毕业。在校期间,曾积极参加反对洪宪帝制、反对二十一条等爱国学生运动。1919年,作为革命先烈彭家珍的胞弟,彭家元获四川公费留美名额,次年赴美深造。
彭家元从小的生活环境、国内求学经历以及多次参加爱国学生运动的经验,使他胸中有浓烈的家国情怀。即使身在国外,彭家元亦密切关注着国内的情况。最初,他进入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兽医专业,但在了解到国内的土壤品质很差,不利于栽种农作物时,便于1921年转入伊里诺斯大学攻读土壤肥料科学,1922年获农学士学位。之后,又入衣阿华州立大学学习,继续钻研土壤学,1923年获农学硕士学位。在美学习期间,他半工半读,经常辗转农场、工厂、餐馆、私人家庭等处打零工,备尝艰辛。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在俄勒冈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24年,他决心放弃美国的稳定工作毅然回国,辗转多处后最终扎根川大农学院,将自己的所学全部应用于我国土壤的研究上。
“如果不可以选择自己的出身,可以选择的便是怎样做一个人”是彭家元和学生们在一起时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始终践行着的一句话。1949年成都解放前夕,国民党多次鼓动川大教授们去台湾办学,但深知国民党腐败的彭家元始终没有表态签字。最终,他决定在川大定居,迎接成都解放。
敬业勤勉做成就
彭家元留学回国后,将所学全部奉献给祖国的土壤事业。1940年,彭家元在四川内江县城西郊圣水寺建立了内江土壤研究室,该室针对四川盆地紫色土地易受侵蚀的特点,对不同土质、不同作物的水土流失做了大量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水土流失的解决方法;对四川土壤的元平菌、扎扎菌性质做出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法。四川的许多土壤工作者都曾在这个研究室里工作学习过。他们所做的工作奠基和开拓了四川水土保持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内江土壤研究室并非彭家元归国首站,此前他在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武汉大学均任过教。因战争辗转任教期间,彭家元不仅利用自己的知识进行研究,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行们共享。他积极创办农声杂志,发表相关论文,传播农学知识。1929年至1937年,彭家元在中山大学创办的《农声》及《土壤与肥料》两本杂志上发表过有关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论文,在国内率先研究了细菌对土壤形成的作用。1936年,他同陈禹平一起发表了《广东土壤中氮素固氮菌之分离研究》,是我国研究固氮微生物最早的一批论文之一,对后来的研究者颇有启迪。这些论文,为我国细菌肥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对固氮菌生态条件和固氮菌分类的研究很有参考价值,且均为国内初创。
彭家元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之一是他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他的敬业精神首先表现在对土壤专业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上。1954年,中央在京举办“苏联威廉斯土壤讲学班”。学校领导考虑到彭家元年近花甲,旅途劳累且学时紧张,因而学习名单中没有他。但他不愿失去这次宝贵的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亲自去找领导,申诉各种理由,坚决前往学习。在他的坚持下,最终得偿所愿。在学习班里,他没有专家的架子,思想开朗,积极虚心学习苏联先进理论,敢于发表不同的学术见解,受到学员们的欢迎,自己也受益良多。其次,彭家元的敬业表现在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求实精神上。在川大、川农,彭家元曾担任农学、农化、园艺、林学等专业开设的土壤肥料学、土壤微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老师。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经常把课堂讲解的教材内容与农业生产中不符合科学的做法生动地讲出来。例如当时农村宣传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要“给山剃头”等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的口号,彭家元便将这会造成水土流失灾害的后果讲解给学生们,力求给学生传递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爱护大自然和农业生产的优良品德。
润物无声育人才
对待教学,对待学生,彭家元总是一丝不苟。
每堂课前,查阅有关资料,提前发给学生们讲授提纲和课堂的相关重点早已是他改不掉的习惯。彭家元的板书快速且整齐漂亮,并经常开展当时还颇为新颖的纸片化教学,受到广大学生喜爱。彭家元在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不仅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还亲自辅导答疑,有问必答,带领学生们到田间、野外调查土壤,亲自指导学生们认识土壤类型、测定土壤性质的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土壤农化专业技术的能力。
令彭家元众多学子记忆深刻的,还有这么一件小事。大年初一,彭老的学生到他家中去拜年。一进门,就看见彭家元教授依旧在查阅资源、伏案备课,各种教学材料堆得书桌满满当当。
彭家元也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热情帮助他们健康成长。1952年暑假,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四川大学农学院的农业化学系调入重庆西南农学院,本校仅保留一个土壤耕作教研组。此时土壤学和肥料学的专业基础课师资短缺,学校临时抽调担任化学课的年轻教师刘守恒支援,并立即走马上任担任土壤学、肥料学两门课程的实验指导。刘守恒感到业务不熟,相当紧张。彭家元发觉后,与刘守恒亲切谈话,多方鼓励,并对实验要求、内容和操作技术等详加讲解。学生实验时,彭家元亲自到实验室解答疑难问题,一点没有教授架子。
不久,教研组新调来三位助教担任土壤学、肥料学、土壤微生物学的实验指导工作。当时实验资料缺乏,彭家元拿出自己保存的国外资料供实验参考,并耐心辅导,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培养出许多业务骨干。年轻教师感到他毫无架子,平易近人,也愿意接近他,有问题就向他请教,他总是有问必答。遇到一时弄不清的问题,他决不随意解释,而是立即查阅资料,直至搞清楚以后才予以解答。
彭家元对青年教师、青年学子的培养无微不至,大公无私,有求必应。他心胸开朗,豁达大度,毫无架子,乐于助人,始终为他的助手和学生所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