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川农大精神”命名二十周年,“川农大精神”的形成,是学校发展历史上特别重要的事件。为了更好的引导同学们学习、理解、发扬和传承川农大精神,激发同学们的爱校情怀,8月18日,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川农人er”团队以线上调研与访谈并举于开展了为期七天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走!——领略川农人眼中的唯一精神
为了解川农学子他们眼中的川农大精神,团队组织了一次广泛的调查活动。经过前期团队成员的认真讨论与深入学习,结合四川农业大学新闻网川农大精神专题网站与其他资料,形成了一份 “有关于新时代的川农人对于川农大精神认识程度”的调研问卷,随后成员深入各个学院,联系、采访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过百人,问卷在整理后形成一份调查报告,报告中展现了参与此次调研同学中对川农大精神的历史形成、了解方式、社会认可度、普及程度以及它在大学生活中给予的力量和激励,其中有同学在问卷中写到,“作为一名川农学子,我在学习校史的过程中了解到周开达院士和荣廷昭院士是我们川农的教授,一生都致力于农业事业的研究。他们既是老师,更是身怀爱国主义情怀的工作者。而这种精神也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不断去学习与发扬。在今天这个时代,川农大精神对我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我能在学校老师与同学中看到它,感受到它,现在我觉得我做的还不够,我应该更加的勤奋刻苦,年轻人要敢于吃苦,不怕吃苦,要把川农大精神继续发扬传承下去。”通过此次调查,团队也更加了解川农大精神在学生层面的深入程度,这也对之后的线上讨论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看!——发热发光,它从未停止
为进一步了解学习新时代中川农人是如何发扬和传承川农大精神,团队展开线上讨论与分享活动,队员们通过视频学习,图片展示,文字讲述分别从川农大精神历史发展,人物故事,抗疫行动三个主题组织大家进行讨论,依次感悟“川农大精神”。许多优秀事迹展现了杨开渠、江竹筠、文心田和曾廷钦教授们的刚毅坚卓、弦歌不辍的精神,诠释了什么是“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到了现在,有跨越千里,从四川专程赶赴武汉,为受疫情影响无法回到学校的湖北籍毕业生拨穗、授位的校党委副书记张强,有疫情期间每天都免费为武汉汉阳医院、火神山医院等医院送去几百上千份热腾腾盒饭的“雨衣妹妹”刘仙等等,每个人都在用行动证明了“川农大精神”虽然跨越世纪,但依然可以永流传。
冲!——传承、发扬,这是我们的担当
这里有川农前三任院长杨允奎、杨凤、杨开渠,以他们为代表形成的 “作风朴实、治学严谨、脚踏实地、锐意创新、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三杨精神;这里也有川农各位前辈们薪火相传形成的“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精神,一个神奇的词语,它激励着我们一代一代川农人不断前行。而作为一名川农人,我们要时刻秉承川农大精神,要时刻惦记三农问题,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认真沉下心来搞科研,认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伟大复兴的中国征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分享会上,大家踊跃发表了对“川农大精神”的感受和看法以及未来展望。土木工程专业的陈路同学说:“虽然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就概括了川农大精神,但是其中的深刻含义需要依靠我们每一个川农人学习和践行,并在生活学习中不断传承和发扬。”
实践活动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川农大精神仍在延续,践行“川农大精神”,从爱国敬业开始,艰苦奋斗不止,以团结拼搏为浆、求实创新作帆,希望川农学子都能学有所成,在社会各处将“川农大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