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拜读文心田老校长《“川农大精神”永放光芒》一文,文中用了一种极为严谨厚重的笔锋描绘出什么叫做“校无精神不兴”。我意欲于把这种精神比作植物的根,因为只要有根,树木拧断也能成材,这大概是一位果树学研究生所能脑补出最为贴切的比喻。二十弱冠的年纪,深知对精神的解读无异于管中窥豹,赧颜之余却依然想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敬陈管见,以此献礼“川农大精神”命名20周年纪念并感激它的无尽惠泽。
人言:“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其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总书记在寄语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时对我们殷殷嘱托,川农大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理应接棒嘱托砥砺前行,而我,或者说是千千万万个我们川农人,无一不渴望能够在兴农报国的图纸上勾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查阅历史,我们已然明确在如此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川农是如何一步步走出了现有的辉煌,前有“三杨”开荒、周开达院士毕生致力于农业科教等一系列热血颂歌,现有周小秋、陈学伟、吕秀兰等教授投身科教事业与服务“三农”的先进事迹。“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正是被他们在实践中所传承和发扬。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脱贫看产业,产业看技术,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我们科研院所上,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踏实肯干,就一定会做出成绩”。这是指导老师龚荣高教授对我和我们创业团队的勉励。回顾创业之初,几个“口尚乳臭”的学生本着“草实为蓏,木实为果,瓜果飘香则产业兴”的态度成立了旬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憧憬着助推园艺产业的同时也能够博得一番作为。但真正着手起来发现,创业过程极其艰苦,一系列的技术瓶颈、接连不断的挫败和坎坷,它们就像初期的新冠病毒一样,在茫然与愕然中把我们逼得手足无措。但“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川农大精神”却给了我们最大的启示和行为准则,只有不停地探索、发现并修正我们奋斗的步伐,方能抓住稍瞬即逝的机遇。时隔四年,回顾之际,尽管一腔热血之后的创业成果甚小,但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却极大地增强了我投身兴农事业的决心。新时代的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兴农人创业的舞台,对于一个即将“入海”的毕业生而言,“爱国敬业”精神背后的最高礼遇,是用专业回馈社会,扎根基层或潜心科研,为的是能够担起兴农强国的重任,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添砖加瓦,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在我看来理应就是“国之大者,吾辈当自强”。
再次回到撰写这篇文章的初心——以一个普通学子的视角对过去几年在川农大的生活做出总结,同时也为我即将可能要面临的挑战或工作提出要求。假如我有幸能奋战在乡村振兴的岗位上,我需要增强理解农民的思想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提出具有“创新性”的产业方案时,也要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和发展现状施以考虑,这似乎是我们“川农大精神”中“求实创新”的真实写照,时间和科技永远处在过时的路上,变动不居才是存在的真相,而创新则是引领发展的能源,想要发展吗?先要会创新,想要会创新吗?先要敢创新,想要敢创新吗?先要能创新,学校陈学伟教授在西南地区首发《CELL》,学院教师助推科研项目由“产学研”向“政产学研用”的多功能转变,创业团队(“果然科技”和“渭川千亩”)创新性打造出“3+N”的助农帮扶模式(学生志愿者+专家团队+农业技术服务队+广大农户)等等一系列的创新突破,智慧时代无远弗届,创新的素材比比皆是。对于任何人来说,爱国主义将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能够把我们的事业与祖国的繁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简直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而思想自由是我们人类史上最高的追求,创新的同时我们还要敬畏规则,就等同于给创新划上了“求实”的边界。此外,艰苦奋斗和团结拼搏这是精神的内核,“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只要是精神,就离不开开拓者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核心品质,让我们再看看“石油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和“抗疫精神”,哪一个不是英雄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披荆斩棘所总结出来的。然而,我们可能会思考,“川农大精神”该如何去运用?去传承?去弘扬?树立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投身乡村振兴、蓝天保卫战等一系列的强国战略,面对疫情的爆发,我们临危不乱、迎难而上、积极响应政策安排,以最精准、最快速的防治方案战胜病毒,这不都是“川农大精神”的践行吗?
孔子有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新时代的浪潮中,“川农大精神”的感悟、学习和解读赋予了我们更多的思想构架和行为准则,在这乘风破浪的行径里,“川农大精神”的旌旗永被高擎,我们所能传承和弘扬的,一定是它经得住洗礼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