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大精神征文】“川农大精神”的红色基因及其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分析

2020-09-07 11:54:55作者:刘建平 来源:法学院 点击数:

  

“川农大精神”是川农大校史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川农师生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凝聚。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历经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磨炼筛选,不断孕育积淀升华的优秀品质。从历史生成逻辑和内涵两个角度分析,“川农大精神”内含优秀的红色基因,是新时期红色基因在高校的具体体现。从践行“川农大精神”的角度来看,富有红色基因的“川农大精神”及其文化资源是川农大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

一、“川农大精神”和红色基因的内涵

(一)“川农大精神”的内涵

“川农大精神”是在四川农业大学发展历史上不断积淀形成的,从20世纪初的清末到21世纪,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守兴农报国的初心,经过几代川农人的努力,形成并凝练出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它是川农大校史文化的精神内核,且具有鲜明的川农大特色。

首先,“川农大精神”是四川农业大学办学历史沉淀、凝聚的文化精髓。[1]“川农大精神”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川农大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川农师生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川农大精神”形成于清末社会变革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时期;发展于革命战争时期,涌现出了一批爱国、敬业的师生代表;独立建院后,川农顺应时代发展,求实创新,开启了川农大发展的新篇章;文革时期,川农的科研、教学虽遭受重创,但是川农教职工团结一心,在困境中寻求生机。不同时代背景赋予“川农大精神”不同的含义,这些精神蕴含在川农大校史文化中,薪火相传。

其次,“川农大精神”蕴藏着川农人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初心。1906年,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创立,其初衷在于振兴四川农业。教学育人不仅仅是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更要培养其振兴四川农业的使命和信仰。川农早期的专业以农学、林学等为主,川农师生除了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到田间地头进行实践探索,即使在革命战争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川农人也没有放弃服务“三农”的初衷,正是在这坚守和践行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形成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

(二)红色基因的内涵

通过知网和维普数据库,笔者梳理了国内关于红色基因的相关文献,发现“红色基因”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2010年的文献中,研究成果数量在2016年之后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基因的相关论述密不可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井冈山考察时说:“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此后,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多个场合将革命文化、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提,要求在提升文化自信的同时,传承好红色基因。

目前学界上关于红色基因的内涵界定也多是以习近平关于红色基因的相关论述为基础。有的学者把红色基因等同于红色文化,如“红色基因是党和国家的重要精神财富,其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创新路、艰苦奋斗闯难关、依靠群众攻难关等四个方面。”[2]并把红色基因作为文化资源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也有学者认为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具有高度的内部关联性,如“红色基因是指一种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精神风貌等等独特遗传密码的优秀基因。”[3]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的内核,红色文化起源于革命战争年代,但其精神内核犹如遗传密码,代代相传,在新时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综上分析,本文更倾向于后一种关于红色基因的解释,即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的内核,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历经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磨炼筛选,不断孕育积淀升华的优秀品质,[4]主要包含了革命的、爱国主义的、艰苦奋斗的等精神品质。正是这种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时期,被赋予新的内涵,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川农大精神”与红色基因的内在逻辑联系

(一)“川农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从形成初期就打下了红色烙印

“川农大精神”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得到传播之际,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奠定了“川农大精神”的基础,与红色基因的形成一脉相承。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得到较快的传播,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对“民族复兴”强烈的渴望和“革命的精神”奠定了初期红色基因的主调。川农建校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虽早于20世纪20年代,但在1917年后,四川连年军阀混战,人民的生活、学校的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师生继承前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坚守报国的初心。这一时期的川农先驱代表人物王右木,四川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革命青年,也是四川地区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担任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教员期间,王右木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进步理念。因此,“川农大精神”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一开始就注定带有红色基因。

(二)“川农大精神”内涵与时俱进,与红色基因内涵融为一体

“川农大精神”的内涵在发展中与时俱进,与红色基因内涵融为一体。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经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形成了“革命的、艰苦奋斗的、爱国主义的”红色基因内涵,这些内涵犹如遗传密码被传承下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继承“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形成了“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三线精神”等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之后,红色基因中“革命的精神”在新的背景下,延伸出“创新的精神”内涵。在此,我们发现“川农大精神”的“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与红色基因的时代背景一脉相承,其内涵与红色基因融为一体,并逐渐成为红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红色基因在“川农大精神”中的体现

(一)爱国敬业:红色革命精神诞生的初心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识和政治优势,红色基因的诞生与中国共产党密不可分。清朝末年,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下,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被激发,新民主主义革命爆发。尤其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持久的抗日战争,之后又是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也是红色基因内容主体的成型期。

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革命精神激发了中国有识之士的爱国情怀,川农先驱为中国革命胜利的敬业奋斗,成为红色基因密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也造就了“川农大精神”永恒的底色。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川农大的先驱杨开渠、杨允奎等人满怀爱国情怀,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坚持科研和教学工作。除了教师之外,川农学生也积极投身到革命当中,涌现出了江竹筠、黄宁康、何懋金、胡其恩等代表人物,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信仰,也证明了川农人兴农报国、无畏牺牲的初心,也由此奠定了“川农大精神”永恒的“爱国主义”底色。这既是“川农大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红色基因传承过程中永恒不变的精髓。

(二)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红色革命实践的历史见证

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法宝,是红色革命精神的优秀基因。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团结进步力量,积极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树立了崇高的革命理想信仰,也培育了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政治本色。[5]这些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已经融化积淀为红色基因,并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继续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三线精神”“1998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民族精神,都是红色基因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和实践的结晶。

1956年,四川农学院在雅安独立建院,传承中国红色革命精神的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优秀品质,开始了独立建院后的艰辛奋斗史。“川农大精神”中的“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内涵在1956年独立建院以后体现最为突出。当时雅安交通不便,条件落后,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但是川农师生不畏艰辛,平稳度过了建院初期的艰苦岁月,并且在科研和教学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即使在三年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期间,地方政府无法保证学校的物资供应甚至停止招生8年期间,川农师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维持着学校的运行。也正是在此过程中,奠定了川农在四川“三农”事业发展中的地位,更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凝练出了川农“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优秀传统。

(三)求实创新:红色革命精神在新时期的延展

从体现党的精神面貌角度看,红色基因蕴含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过程中所保持的高昂的革命热情和改革创新的革命精神。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红色基因中的“革命精神”逐渐延伸成为“求实创新”的优秀传统。治国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大胆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治党方面,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创新党建方法,实行依法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这些都是党在长期的奋斗过程中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展。

“求实创新”是川农大不竭的动力,其蕴含的川农人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创新突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红色基因在大学的具体体现。创新是大学精神的本质属性,是大学作为社会有机体中保持自身品位的根本生命力。[6]人才培养方面,川农大从独立建院时的3各系、4个专业,发展到2020年的27个学院、15个研究所(中心)、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1个本科专业,涵盖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等10个学科门类;科研教学方面,川农屡创佳绩,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诞生了周开达、荣廷昭两位院士,培养了吴德、龙漫远等长江学者,以及涌现了一大批教学、科研杰出人才;社会服务方面,川农大一方面与时俱进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联系,另一方面创新科技成果,积极推进科研成果推广转化,为地方三农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四、“川农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从课程教学资源的角度,“川农大精神”作为一种具有红色基因的文化资源,是四川农业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天然优质教学资源。

(一)“川农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1.“川农大精神”内涵契合“课程思政”的内容要求

课程文化发展论认为,课程文化是课程在实践展开和功能实现过程中的文化集合,包括课程发展中的相关制度、规范和内在精神等多重因素。[7]这里的文化不仅仅是文化,更多是指内在精神和价值观。“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从内容上看,课程思政要培养的人除了要具有过硬的知识水平之外,还要有爱国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追求,进而实现课程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的培育的统一性。“川农大精神”正是一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文化资源,它既是文化资源,更是重要的育人资源,是课程思政的主要教学资源。

2.“川农大精神”内容契合“课程思政”的时代要求

有效教学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遵循教学规律,着力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过程。[8]为了实现教学的预期效果,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创新都是改革的方向。“课程思政”要想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内心自发的接受和践行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把课程思政育人工作做到润物无声,体现课程思政育人的隐秘性特点。同时,选择与时俱进的、符合当代大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资源,即从时代特征上,确保课程思政是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服务的,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适合当下的青年人。“川农大精神”内容不是固定的、一层不变的,它是动态的、不断更新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经了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不乏鲜明的时代特性,符合“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性要求。

五、“川农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

(一)明确“川农大精神”文化资源的分类,确保“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来源的科学性

一是科学划分“川农大精神”文化资源内容的类别。“川农大精神”作为“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首先要解决资源内容的来源和分类问题。“川农大精神”不仅仅是“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这16个字,它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有无形的资源,也有有形的资源。“川农大精神”是具有红色基因的文化资源,在此我们可以参考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标准来对“川农大精神”资源进行归类。

表1 “川农大精神”主要文化资源归类表

表1划分的依据是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法(GB/T 18972-2003),同时结合红色文化资源的三大主要类别(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人文活动类)来对“川农大精神”文化资源做的概况介绍,但不仅限于以上资源。从目前已有的资源来看,“川农大精神”主要体现在人文活动一类,尤其是川农师生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是我们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

二是推动资源运用主体的多元化。目前四川农业大学挖掘和整理“川农大精神”及其文化资源的部门是党委宣传部和档案馆,在资源运用上主要通过《校史文化与“川农大精神”》这门课程来进行教学。“课程思政”要求将德育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而不仅仅是某一门课。为此我们需要将“川农大精神”的文化资源进行归类,各学科根据课程性质有选择的选用教学资源。例如,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王右木、江竹筠等中国共产党革命先辈的事迹是中国政党制度形成历史教学内容的重要教学资源,加上这些革命先辈是川农的教员和学生,增加了课堂的吸引力,同时也在无形中加深学生对“川农大精神”的理解。

(二)加强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协作,疏通“川农大精神”文化资源融入的渠道

“课程思政”背景下,学校对具有红色基因的文化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国内从事相关方面研究机构或学者却少之又少。为尽量满足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对教学资源的需求,我们建议应加强高校与相关科研机构、高校教师与相关科研人员的交流和协作。

一是鼓励教师申请科研类机构的科研项目,以科研团队带动教学团队。此处,笔者要讲的科研项目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类、红色文化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类等,因为“川农大精神”可以跨越校史文化的研究范畴,与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相结合,成为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主题。为此,学校可鼓励思政课教师、政治学专业教师和其他相近学科教师主持申报这类科研项目,其他学科教师加入相关科研团队,以科研团队带动教学团队,形成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是组建“专业课程教师+”课程团队,创新学校教学团队组建形式。由于“川农大精神”文化资源类型不单一,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视角各有侧重,因此,学校可根据科研人员所从事的研究内容,为每一个学科配备至少一个科研人员为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形成固定的教学团队。或者将本校的思政课教师分配到各个专业,将思政课的教学资源与专业课进行分享,帮助专职教师在教学环节中选择更加适合的教学资源融入教学环节中。

(三)将“立德树人”贯穿课程教学全环节,为“川农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打通最后一公里

教学环节涉及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选用与编写、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等,教学环节是否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又一重要环节。一是任课教师在课程教材的选用和编写中,要尽量将符合课程知识体系的文化资源纳入进去,或以案例来引用,或以历史资料来佐证。二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用要相互配合,将文化资源的引用化于无形,即把育人目标以隐形的、自然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要求教师选择的资源既要契合课程内容,也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呈现。以“李实育事件”为例,思政课程可直接从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切点来讲这个事件。但非思政类课程则可从事件的某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而间接引导学生领悟其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例如法学专业可从法庭辩论的技巧入手,分析李实育如何为自己辩解,最后又如何使自己无罪释放的。在分析辩论技巧和学习法律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将爱国主义教育化于无形。

“川农大精神”体现了民族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精神动力和物质成果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先进典型和模范集体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统一。[9]它是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课程思政”建设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6][9]江英飒,潘坤,尹君等.校史文化与“川农大精神”[M],2013:16+19+375.

[2]万信,乔湘平.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05):102-106.

[3]江峰.论马克思书信中的红色基因及其中国化演进[J].江汉论坛,2018(10):132-136.

[4][5]刘志兵.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J].前线,2018(07):40-43.

[7][8]胡宏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2019(01):112-120.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教育大会
    我校师生热议全
  • 学校隆重召开庆祝2024年教师节暨教职工奖励大会
    学校隆重召开庆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