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06年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建立之始,曾面临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十六字箴言,早已篆刻在每一位川农人的血脉中,亦如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见证并记载着川农大百余年艰苦创业的辉煌历程与成就。作为川农大的一分子,从“初识川农大精神”到“挖掘川农大精神”再到“践行川农大精神”,我怀揣一份对历辈川农人的敬仰与借鉴,不断解读川农大精神,从一个懵懂的新生成长到一名自强不息的川农学子。
优标榜样开启大学筑梦篇章
大一刚进校时,初识川农,我站在成都校区的银杏大道上,抬头看到了标识牌上许多优秀学生标兵的个人介绍,印象最深的就是风景园林2015级的转专业优标——欧阳慕莹。当时还不认得各个教学楼在什么位置的我,在校园里转了很多圈、问了许多人才找到她在演讲的报告厅,我悄悄走进去,悉心聆听她口中的大学四年,那一刻,像是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我的心里插上了一面旗帜,让我对大学生活满怀憧憬。大学四年她除了上课时间基本都泡在图书馆里,每天按时按点起床,坚持学习和夜跑,努力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站在演讲台上的她说过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自律者自由”。她缜密的规划和强大的自制力,成为贯穿我大学生活的榜样,为我憧憬的大学生活开启了一个新篇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川农大精神,是川农人心中的信仰。
校友事迹中发掘川农大精神
即将步入大二的那个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两个活动,一是“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革命英烈视频大赛,以我校革命校友王右木先生的事迹作为题材创作了一份饱含老一辈川农人爱国奋斗精神的叙述性视频作品,二是“寒梅飘香”征文和视频大赛,采访了站在凉山州脱贫攻坚第一线的驻村干部——2010级风景园林学的曹洪友学长。
在探访王右木先生生平事迹和故居时,学院老师给了我很多资料,一本川农往事和川农大精神与校史文化让我重新认识川农大精神所蕴含的种种。
川农大的历史是一部书写川农人爱国敬业、艰苦奋斗的纪实录。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说:“我的事业在中国,在四川。”他们用一生的信仰践行“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江竹筠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以一腔热血赴革命,虽殒身仍不恤;王右木先生和诸多革命先辈他们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和自己在业务上得到更好发展的前景,义无反顾地回到母校,无怨无悔,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创办了四川省内最早的党团组织。正是因为川农先辈们的艰苦奋斗,才有了后辈们耳濡目染、前仆后继地传承川农大精神的浪潮。
在寒梅飘香的采访过程中,我遇到这样一位年轻的川农人,由于家境困苦,兄长们辍学供他读书。回想起大学时光,电话那头的他突然哽咽,他说如果不是学校和各位老师对他的帮助,他甚至无法完成学业,母校和师恩让他铭记于心,也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地读完大学。在川农完成学业后,他矢志不渝地渴望回到家乡凉山从事扶贫工作,保持对家乡凉山的一片赤子之心。现在,他作为奋战在基层脱贫攻坚最前线的年轻干部,曹洪友说要在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无惧无畏;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体现个人价值,在工作实践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正是这样一位基层干部,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川农人的信仰,充满热忱地将自己投身国家建设,把青春献给国家,以身践行川农大精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川农大精神,是川农人血脉中的品格。
川农大精神洗涤个人成长
步入大二,我对川农大精神的理解愈发深刻,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班级内的各项活动、工作和服务等等,身体力行地弘扬川农大精神下的价值观,带动小班和身边的同学参与各项活动,在校、院、班内发光发热,不断提高自己作为一名青年川农人的自我修养。在班级内,作为班长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树立良好学风、班风,班内个人获奖及荣誉次数逾90项。同时,带领班集体斩获校级红旗团支部、优秀班集体、院运动会三项冠军等诸多荣誉,推动班级内以“团结奋进、朝气蓬勃、温暖和谐”为内容的集体氛围。
大二下学期,我加入了研究生主持的创业项目,参与了创青春和互联网+大赛,斩获校级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同时被推荐参与省赛资格赛,深入探讨红色筑梦之旅下的创业机遇,挖掘互联网模式下的乡村振兴新蓝图,在实践中成长,尽己所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为他人创造一份热。
一代代川农人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国家和社会赋予川农大的任务与使命,谏爱国、苦创业,自强不息,默默耕耘在农业科教的第一线。川农大精神更如同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注视着时光的钟摆转过百年,却依旧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川农人追求真理,在造福社会的征途上做出更大的贡献。随着对川农大精神渐入佳境的理解,下一辈川农人也会创造对于川农大精神不同的解读。作为一名青年川农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承往者之发现,开时代之生面。川农大精神,是川农人拼搏开拓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