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大精神征文】论“川农大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2020-08-19 14:54:12作者:潘坤 来源:档案馆(校史办公室) 点击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川农大精神”生长于114年办学治校的历史中,早已内化为川农人的集体性格特质和意志品质,是川农大在新时代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所在。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涉农高校的时代使命,科学阐释“川农大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必将有助于继承升华先贤前辈的宝贵精神遗产,总结提炼学校改革发展历程中的智慧经验,照亮新时代川农人兴中华之农事的奋斗道路。

一、爱国敬业的逆行者精神——忠于祖国,敢于逆行

从“九一八”事变愤而离日回国的杨开渠教授,到为了人民解放而英勇就义的江竹筠等革命英烈,从留美归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杨凤、邱祥聘,再到改革开放后高达85%的留学归国率奇迹,一代代川农人选择了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面对人人都艳羡的优厚物质待遇和倍加珍视的宝贵生命,他们坚定逆行,用青丝化为白发的敬业坚守,甚至抛却头颅的流血牺牲,铸就了老一辈川农人爱国敬业的逆行者精神。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中华大地,被媒体誉为“雨衣妹妹”的刘仙千里逆行,奔赴武汉。面对随时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她说:“疫情不走我不走”,并坚持为医务工作者做饭送餐直至武汉解除封城。这位受到团中央表彰和联合国点名表扬的“川农大最美校友”,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用平凡而又温暖人心的善举再次生动演绎了新时代川农人的逆行者精神。今天,在新时代强农兴农事业的召唤下,越来越多的川农人正在坚定地逆行而上,走向山区、高原、贫困村落,走向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第一线,走向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可以说,在中华民族成功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每一段征程中,都有川农人接力“逆行”的身影。

二、艰苦奋斗的追梦人精神——甘于清贫,乐于追梦

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西迁雅安独立建院之际,面对一穷二白、极端艰苦的办学条件,老院长杨开渠在迎新致辞中发出了“我们是向自然的斗争者而不是向自然乞恩的可怜虫”的号召。当年的师生们一边教学读书一边开荒种地,几乎是靠刀耕火种式的艰苦奋斗奠定了最初的办学基础。在迁雅建院后长达半个世纪左右的时期内,由于种种原因,学校面临的闭塞交通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但不少优秀的川农人却在当年纷纷选择放弃沿海甚至海外发展的机会,留守这方西部边城,就此让自己的终生甚至子女后代与繁华都市的优越生活绝缘。他们淡泊名利,以苦为乐地奋斗一生,只为心中那改变祖国农业落后面貌的梦想。而正是在这种甘于清贫、乐于追梦的精神支撑下,川农人取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一等奖,培养了两位院士并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序列。诚然,今天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已极大改善,曾经的艰苦环境早已一去不返,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川农人一刻也没有忘记艰苦奋斗,因为我们深知,艰苦奋斗并不意味着刻意追求艰苦,而是要继承弘扬那种以奋斗去改变艰苦面貌的精神。新时代,“我们都是追梦人”,正不断适应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新形势、新使命和新要求,在砥砺思想和锻炼党性上下足功夫,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奋进姿态,以伟大斗争追逐着伟大梦想。

三、团结拼搏的担当者精神——善于团结,勇于担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新中国迁雅建院后,不少川农人曾在文革中遭受错误冲击,学校发展也长时期地受限于偏僻的地理位置。当年的川农大可谓天时地利皆失,而最终铸就其群体性成就的关键秘诀尽在人和二字。人和,亦即“川农大精神”中的“团结拼搏”。无论是人才培养、科研攻关还是社会服务,在学校的各项改革发展事业中,川农人向来善于守望相助的团队作战,勇于担当兴中华之农事的使命,取得过一个又一个辉煌战果。迈入新时代,学校将这种善于团结、勇于担当的精神元素通过制定和不断完善“双支计划”等政策的方式固化下来,以与时俱进的制度体系最大化地释放了“专家—团队—专业—学科—学校”的聚合发展效应。面对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新形势,学校通过以优良的党风引领教风学风校风建设,营造了有利于干事成事的风清气正校园氛围;通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极大地激发了每一个川农人团结起来,共同干事创业的担当热情和负责勇气;通过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新机制,赋予了每一个川农人担当负责的舞台和人才培养的使命。

四、求实创新的科学家精神——于攀登,精于科研

1996年,川农大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时曾引得世人一片惊叹。而就在当年,川农大已经取得了包括两项国家发明一等奖在内的众多学术成果,同期拿到两项国家发明一等奖的全国高校只有清华大学与川农大,而学校的成果转化应用率更是高达70%。在2000年《中国教育报》的一篇名为《从8000万到300亿》的报道中,曾做出如下统计,“1978年以来,四川农大取得科研成果440项,获奖380项,教师人均获奖0.6项,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就有320项次……创造的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就高达300多亿元。”老一辈的川农人写就了求实创新的科学家精神。而近年来,长江学者吴德教授、青年长江学者李明洲教授、“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卢艳丽教授、国家杰青李仕贵教授等“Made in Sicau”的科学家们不断涌现,陈学伟教授团队不断攻克《Cell》《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周小秋教授团队连续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程安春教授团队入选全国黄大年式团队,他们正在用骄人的成绩,继承弘扬老一辈川农人长于攀登、精于科研的科学家精神。而在社会服务领域,一个个新品种新技术有力地助推农民群体脱贫奔康,更是鲜明地彰显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新时代农业科学家兴农报国精神。

回望过去,雄关漫道真如铁。“川农大精神”曾引领我们从悲壮走向豪迈。审视当下,人间正道是沧桑。“川农大精神”注入给我们以战胜各种挑战的力量和信心。眺望未来,直挂云帆济沧海。“川农大精神”必将继续鼓舞着我们朝着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国内一流农业大学奋斗目标而矢志前行。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教育大会
    我校师生热议全
  • 学校隆重召开庆祝2024年教师节暨教职工奖励大会
    学校隆重召开庆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