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20周年精神指南,引领航程。
四川农业大学自成立起,就扎根于祖国的西南地区,在贫瘠的土壤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和旧中国携手走过凄风苦雨,共迎新中国的美好春天。在新旧世纪交汇处,千言万语凝聚成十六字箴言——“川农大精神”。精神旗帜高高飘扬,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川农儿在时代的洪流中激流勇进,谱写出一曲强农战歌。
川农大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
历史涵养大学,大学铸就历史。
追溯到20世纪处那个内忧外患的中国,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目标,无数师生海外学成归来。1906年,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正式成立,成为学校历史的原点,无数爱农师生以身许国的担当精神也成为孕育川农大精神的“活水源头”。为了建立新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地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如今,江竹筠、黄宁康、何懋金等川农英烈已成为镌刻在川农大精神丰碑上“时代符号”。
大学培养大师,大师成就大学。
川农大精神奠基人——杨开渠,1927年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4年后“九一八”事件爆发,他义愤填膺回到祖国。建国后,任四川大学农学系主任,不久改任四川大学农学院副院长。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由上级确定在雅安独立建院,他任四川农学院院长。他曾在在日记中写道:“人生的目的,如果是为了援助社会或改造社会而生的,那么我就不应该为自己而享受,我不应该有一点私产,要尽一切力为社会。”既有陶行知的知行合一,也有陶渊明的淡泊名利。
从四川省安岳县姚市乡到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学习,再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再到河北省立农学院任教授,最终回到生他、养育他的地方,任国立四川大学农艺系教授兼系主任。他的一生,与农业、作物遗传、数量遗传、玉米研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执教30载、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的辛勤园丁;为国立志、科研报国、只唯实不唯上的中国朴实科学家的代表,他就是我国作物数量遗传学科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之一,也是著名的玉米育种专家杨允奎。
“自强不息遵古训,厚德载物怀民生。科教兴国垂典范,人能弘道道弘人”。后人是这样评价首任四川农业大学校长——杨凤。他先后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美国依俄华州立农工学院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作为中国早期公派留学生中的佼佼者,在中外差距甚大的年代,谁不愿在异国乐土享受荣华富贵衣食无忧呢?但他用行动告诉我们,达则兼济祖国,饮水不忘挖井人,不能辜负祖国的费心栽培。1952年起,一直在四川农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俯仰为兴农,仆仆匆匆。雨打风吹也从容,三尺讲台万顷地,尽揽胸中。心系众与公,懿德恢弘。一代宗师,“三杨”开泰,镇校之宝,万古流长。川农因为有这些知识分子而熠熠生辉,中国因为有这些知识分子而繁荣昌盛。他们的品格、学识、风范早已化作川农大精神最好的注解。
川农大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
爱国敬业勇担当。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爱国敬业为首的川农大精神是枝与叶的关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爱国敬业的旗帜始终在川农大高高飘扬。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2年、曾在世界顶级生命科学杂志《细胞》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杨明耀研究员,在美国若歌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从事科研工作长达10年的王文明研究员等加盟学校。多股新鲜的血液让川农大焕发崭新光彩。
公派留学人员放弃国外优越环境回到学校担起兴国强农的重任——似乎成为历代川农人不成文的传统。2014年,学校动物医学院院长程安春主持的科研成果“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获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正是在“川农大精神”的熏陶和培育下,整个团队近20年辛勤工作终于开花结果,“20年的执着坚守,源于永恒的爱国精神”。
艰苦奋斗再创业。
从田间地头,到三尺讲台,再到实验室,哪里都有川农人俯首的身影。君不见,钻山沟、进林海、蹲圈舍,只为追寻动物们的生活印记;君不闻,翻土犁田、浇水挑粪、风餐露宿,只为记录植物们的生长轨迹。从老板山出发,进而辐射大半个中国,艰苦奋斗成了他们青春中最亮丽的底色。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川农大精神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创新创业热情。2010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陈飞字,在中药材种植上开拓创新取得成功。2015年,一举拿下“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决赛一等奖,赢得8100万元巨额意向融资。2016年4月25日,在雅安,创业学生代表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鼓励:“同学们干得好,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一语激起千层浪,激励更多川农人投身创新创业的浪潮中。
团结拼搏齐努力。
站在老一辈专家的肩上,新时期的川农人总能够到更高更绚烂的星空。2013年,动物营养研究所周小秋教授主持的科研成果“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他人生最重要的求学阶段都在四川农业大学度过。
试问是什么造就了周小秋今日之硕果?他把自己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学校各种平台的保障、政策的之称,特别是“川农大精神”的激励。同周小秋一样, 卢艳丽、李明洲、陈学伟等大批优秀青年学者正在快速成长,无不受到老一辈专家的提携和帮助。独行近,众行远。新时代的川农儿从一代又一代前辈手中接过川农大精神的“火种”,在广阔的实践中越走越远。
求实创新争上游。
实干才能兴邦,创新助力高峰。学校抢抓机遇、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发扬川农大精神,求实创新推进“三进”“三紧跟”“三适应”,即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走进乡村、走进企业、走进政府;知识和技术创新紧跟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跟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进一步适应生产发展需要、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适应“三农”甘同发展需要。
2013年 10月27日李明洲教授和陈学伟教授分别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比较基因组学鉴定藏猪和家猪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在《自然-遗传》上作为Article 发表,该期刊影响因子为35.2,创下学校发表论文影响因子之最!2017年6月29日,《CELL》在线发布了学校为通讯单位、水稻所教授陈学伟为通讯作者的论文《一个转录因子的天然变异赋子水稻对稻瘟病的广普抗性》。实现了学校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高校在《CELL》刊发表论文的零突破!川农人正是凭着对事业的赤诚之心和持之以恒的干劲,才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川农大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
千秋邈矣,百战归来。在114年的办学历程中,代代川农人生生不息,铸就了享誉全国的川农大精神。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从1956年迁雅独立建院到今天,川农大经历了一条从悲壮走向豪迈、从困顿走向明朗的办学之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勤劳质朴的川农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希望播种在大地上,先后进入211、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行列,奠定了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石;在经历2003年“非典”、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3年“4·20”芦山地震等重重考验中,川农人面对天大的困难,也从不轻言放弃、从不临阵退缩。而是勇往直前、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在每一次“大考”中都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川农人上下齐心、持续作战、把川农大精神落到实处,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收兵。
全体老师顾全大局,自觉落实学校和居住地政策,不集中不聚集,不给别人、不给社会添乱;抗疫物资紧急采购,一线场所持续坚守,重点场所和部位消毒……后勤人争分夺秒;保卫人员严格落实校园进出管控措施,冒着雨雪严寒不分日夜当好“守门人”;放假回家的学子们,尽管无比眷念学校想早日回来,然而依然严格执行特殊时期开学前不回校的规定;在生养自己的土地上毅然决然地加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队伍中去,有一分光发一份热;随着教育部和学校一声令下,老师们克服各种困难化身“网络主播”,确保“云教学”顺利推进;登上全网热搜被网友亲切称为“雨衣妹妹”的校友刘仙,用自己的“最美逆行”温暖着你我、感动着世界;全体党员自愿捐款抗疫、“特殊团费”、“牢记使命,同心战‘疫’”党组织生活……人心齐,泰山移。全体川农人心系抗疫、团结一心,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川农力量!
川农大精神的内核——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心系“三农”振兴中华为主题,培育高质量农业人才。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回信更加鼓舞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科技和人才。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们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矢志不渝地奋斗!
几经风雨,几经磨难,川农人在时代的洪流中,镌刻下青春印记,爆发强有力的声音。有人说,以川农大的条件,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是从田地里踩出来的,从畜禽舍里蹲出来的,从山林里钻出来的,全是呕心沥血拼出来的。我想说,正是因为有“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和“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川农大校训作为双翼,川农才会腾飞得如此之快。
每一个川农人都如同一个小小的音符,在川农大精神的指挥下,在时代的召唤下翩翩起舞,谱写了属于川农人的最强音。你听!川农原创rap团队“破晓”正发出了掷地有力的歌声:农大是我们的臂膀,就像AI的过人无法抵挡,收拾好行囊,走在全是泥的地吟唱,敬请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