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川农大精神”代言
每个时代都会出现符合当时代的精神,而有的精神则一代代传承,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了蕴含新意义的“旧精神”。“川农大精神”就是如此,它在创新中得到了新的生命力,成为鼓舞川农人坚定前行的重要力量。
大一刚进校时,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川农大精神”,只知道这仿佛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激励、鼓舞着川农人。经过一学期的熏陶,我竟在生活的点滴中,慢慢体会到川农大精神的感召力……
“川农大精神”是一腔对国家忠诚、对工作尽心的热血。
从1906年成立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到今日的“四川农业大学”,百十年来,即便校名多次变更,却怎么也不能改变川农人的赤子爱国情;即便“迁雅”路漫漫,川农人也始终坚守着敬业与奋进的本心,为中国农业等多方面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大一上的整个学期,因为学业和部门工作,大多时候我都觉得累。那时候我很羡慕“其他同学”悠闲愉快的周末,而我好像只有开不完的会和做不完的事。不过,我还是坚持做了下来,对工作的负责的同时也给自己心安。我也因此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掌握了很多实用技能,并且有幸被评为“优秀干事”。
青春的坐标从来不是逃离。作为新一代的川农人,在面对已知或未知的困难时,我们能做的,就是去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
“川农大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不辞辛劳的铁牛精神。
刚“迁雅”时,这里什么都没有。但我们有前辈们的坚韧和拼搏。他们“白手起家”,他们“永不言弃”,在这里——办学如“天方夜谭”的地方,成就了自己和川农大的美好前程。而川农人的那股韧劲也在“川农牛”的提醒下,于每一代新川农人中传承。
新入校时候的我,并没有想过这里处处“卧虎藏龙”,大佬或许只是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过路人。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进入部门的选拔中,我一次次尝试,也一次次被拒之门外;在进入的部门中,我一次次发现,伙伴们都好优秀而我如此普通。但是我不想放弃,在无数遍更改文案和各种新的尝试后,我最终在文字和摄影方面都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不论身处何方,只要有梦、去拼,就有成功的可能。我们都在追寻自己的热爱,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奔赴山海。
“川农大精神”是一股团结他人、使共同进步的凝聚力。
“合作”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合作促成长、合作促发展。川农大的“一校三区”加基地模式的建设,便体现着合作的重要性。雅安虽然宁静清闲、适合科研,但和外界交流不便,容易“孤芳自赏”。当有其他地区的协同探索和及时反馈,就能发挥出一个地区所不能达到的优势水平,从而更好地发展川农大。
部门工作、班级活动、社会实践,没有一件事离得开“合作”。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集体的力量则可以创造出“1+1>2”的效果。寒假期间,我在准备夏令营活动中曾遇到过一些问题,当时的我只顾着闷头苦干,却忘记了我还有一群伙伴——我们一起商量、一起讨论,当一个人的想法碰撞到另一个人的想法时,突然就“擦出火花”,升华成了更好的想法。
要做有合作意识的追梦人。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中,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独自一人会很容易碰壁失败,而合作交流会使人变得更加强大。
“川农大精神”是勇于改变并超越自己的求实创新精神。
学校要发展,就不能故步自封。川农人秉承“求实创新”的精神,将川农大发展成为综合性学府,在各方面都有较大提升。而川农人也在更多的领域,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创新才有生产力。作为文科生的我,对科研并不在行,但我不愿意“保守发展”。在一次部门例会中,我被委任为“创业播报员”。我四处搜集可行资料,结合互动性、趣味性及科学性,用“一语双关”引起注意,并创新出“闯关模式”的讲述,最终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
新时代,新风尚,新发展。一个人如果不创新,那他就不能进步。不论是什么专业、什么职位,都有创新的空间,都应该勇于探索。
1956年,四川农业大学从成都迁往雅安。当时,在这个学校里,除了原西康省政府的几栋简陋办公楼以外,只有一批热血沸腾的青年教师。
雅安地处偏僻、条件艰苦,在这里开办大学,举步维艰。多少人怀疑、多少人逃离,而川农人凭着“川农大精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川农大精神”不是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被一代代川农人沿袭相传的坚定信念。
虽我只是新一代川农人中的一员,但我仍相信:“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
争做“川农大精神”的传承者,我为“川农大精神”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