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无声,拳拳赤子心就是最好的名声;
生命无华,殷殷报国行就是最好的芳华。
——题记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七十载华诞盛宴,万万年盛世如春。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携手走过两个世纪,七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携手复兴美丽中国梦。爱国故事不是建国之前才有,时间在风中给出答案:爱国故事在我们身边。
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水稻产量不够,加上年年旱灾,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周开达院士通过潜心研究首创“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方法”,提出“亚种间重穗型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技术”,创造“光敏不育系生态育种方法和技术”。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周开达院士曾说:“自己一生只做两件事:育种和育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用热血挥洒爱国热情,用奋斗书写报国之志,知识分子就能勇担大任、不辱使命,在时代的洪流中书写精彩的人生。
爱国从来都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不忘初心的爱国奋斗精神,就是为了服务人民,造福社会。2000年的时候,周开达院士在一次北京院士大会上作报告的时候,突发脑溢血晕倒住院。在住院之前周院士的家仍然是在川农大成都校区的简楼子里面,1995年校区建立起新的宿舍时,周院士却提议“教授”不搬,先解决其他教职人员及学生的住房问题。学校为他修建的三层院士别墅他也一天都没有住过。周院士的一生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育人和育种。这样一种无私无畏,忘我无我,利他利国的精神,令人动容。113年来,以周院士为代表的“川农大”精神践行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川农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挺立起川农大的精神脊梁,关键就在于国家需要什么,人民想要什么,我们川农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
爱国从来都是具体的,实践的,不忘初心的爱国精神,就是要脚踏实地、实干兴邦。“干在实在,走在前列。”川农大荣登微博热搜榜前茅那么一两次,为什么能上去,我想和我们自己的实干精神是分不开的。小到下田间地头,大到登上各类科学获奖的平台。咱们川农大都是凭着“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拼搏进取精神在各种领域崭露头角。“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每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机会。”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所带来的力量必定深远。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回望过去,一代又一代的川农人怀揣赤子爱国之心,砥砺前行,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已经不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我们已经有粮食可以吃饱,但是川农牛精神是我们的秉性,全心全意投入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永远在路上。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一代又一代川农人激发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将满怀忠诚,毕生所学倾注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步伐中,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建立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