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 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

2020-06-10 15:09:49作者:付勇 来源:经济学院 点击数: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相结合的教育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综合性农业大学,“211”和“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四川农业大学形成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从1906年建校至今,四川农业大学已经走过了114年的历史。百年历史,风雨兼程,沧桑巨变,春华秋实,硕果累累。一代又一代的川农大人秉承川农大精神,践行农业领域,服务农村基层。因此,坚持和弘扬四川农业大学精神,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是适应四川农业大学发展的需要。

一、川农大精神的内涵

人类社会日益步入经济时代,大学也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一所大学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校,往往取决于内蕴于高校自身的大学精神。一般来说“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大学自身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激励,指导和规范大学行为的价值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是指学校在办学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它是大学历史发展的智慧凝练,是大学文化发展特色的体现,是大学的一面旗帜和品牌。顾名思义,川农大精神是指四川农业大学在办学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农大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四川农业大学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在数代农大人薪火传承和不懈努力下,形成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川农大精神”贯穿学校办学全过程,成为学校文化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品格特征。长期以来,学校不断弘扬“川农大精神”,突出爱国敬业传统,注重立德、立言、立身,强化育人意识,健全师德和教风建设保障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了“爱国爱农、厚德博学、敬业奉献,诲人不倦”的教风;传承“兴农报国、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紧紧围绕“心系‘三农’、振兴中华”主题,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学风建设,形成了“心系三农、追求真理、自强不息、学而不厌”的学风;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以密切同群众的联系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形成了“求真务实、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廉洁自律”的领导干部作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对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学生全面成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百余年来,历代农大人在川农大精神指引下,取得的荣誉和重大成果,既是对川农大精神内涵的完美诠释和注解,更是对农大精神的最佳体现。

198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我校题写校名。1993年,校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受中组部表彰。199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来校视察我校小麦研究所;2002年,江泽民再次专程来到雅安校本部视察。

1956年,学校迁雅安建院,首任院长是杨开渠教授。杨开渠早年留学日本,是中国著名水稻专家,是川农大精神的奠基人之一。1956年,赵光荣任四川农学院党委书记,是独立建院后我校首任党委书记。1985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首任校长是杨凤教授。杨凤是国家杰出高级专家,我国动物营养学奠基人之一。郑有良教授是学校建校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从2008年12月担任校长至今已近12年。周开达于1999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四川第一个省属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院士、四川第一个农业科技界的院士。继周开达院士后,2003年,荣廷昭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88年,周开达教授主持的“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冈·D型杂交稻”首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截止目前,学校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2000年,颜济教授主持的“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首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0年,黎汉云教授主持的“大穗型高配合力水稻优良不育系冈46A的选育与应用推广”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截止目前,学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8项。2001年12月,文心田等人的教学成果“构建大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截至目前,我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1989年,动物营养学成为我校获批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截至目前,学校共有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19个。2019年7月,我校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方案论证获得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这将是四川省第一个农业类国家重点实验室。

1959年,学校开始招收水稻栽培、兽医产科、玉米育种、家畜饲养和家禽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后因“文革”中断,1978年恢复。1981年,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获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首批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作物遗传育种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陈代文教授获评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3年,吴德教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年3月,动科院李明洲教授入选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010年,水稻所李仕贵教授“重穗型杂交稻的遗传改良与分子育种研究”,获201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60年1月,我校招收了第一位硕士研究生李家修,导师为杨开渠教授。我校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为1987级刘广生同学,导师为著名动物遗传育种学专家邱祥聘教授,刘广生于1991年7月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动物营养专业培养的第一位博士是1992年毕业的贺建华,导师是杨凤教授。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的首届毕业博士是郑有良和罗明诚,导师是颜济教授。学校原副校长任正隆教授,1981年在我校获硕士学位,1988年7月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获博士学位,成为改革开放后首位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2000年,周开达教授指导的博士生李仕贵论文《水稻几个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15年,玉米所卢艳丽、动科院李明洲教授成为我校第一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86年,我校杨俊良、刘显义、郭万柱、邱祥聘、陶家凤等5位教师首次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2006年,我校经管学院冉瑞平教授首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2018年,我校艺传学院冯先强首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截止目前,吴德、李仕贵、任正隆教授分别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为学校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最多的教授。2017年,杨文钰教授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中下游西部水稻多元化种植水肥耦合与肥药精准减量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获项目经费3458万元,成为单个经费最多的科研项目。1983年,学校与大邑县签订校县共建农业现代化实验基地协议签订。目前,学校与118个市(县、区)签订校地合作协议182份。1984年,我校与华盛顿州立大学签署首个校际合作协议。1986年,颜济教授与联合国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合作开展“中国大区的小麦种质资源调查项目”,这是我校第一个国际科研合作项目。1988年1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我校举行“应用同位素研究稻/鱼生态系统中农药残留“国际学术会议。2017年6月29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论文《一个转录因子的天然变异赋予水稻对稻瘟病的广谱抗性》。我校为通讯单位、陈学伟教授为通讯作者,水稻所李伟滔教授、硕士研究生朱紫薇、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Mawsheng Chern博士、我校水稻所尹俊杰博士、硕士研究生杨超和冉莉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2018年9月7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论文《水稻转录因子IPA1促进高产并提高免疫》。我校水稻所王静教授、硕士研究生周练、石辉、美国戴维斯分校Mawsheng Chern博士和中科院遗传所余泓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我校陈学伟教授、中科院遗传所李家洋院士、我校王静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我校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二、对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的一些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和精神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这个自然的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要决定于客观的方面。比如说,学校过去人员构成比较封闭,主要是川农的学生留校,再出去读书,回来以后成为教师、干部,因此文化传统具有单一性的特点,加上人员规模也比较少,很有家庭味,相互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和易处。从学生来源看,以前以省内招生为主,大部分都是四川和重庆的学生,文化背景相同。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留自己的学生在学校工作的比例越来越少,新教师和职工很多都是从高水平大学和大院所、国外引进的,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学生也是全国招生,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差异,这就使学校的文化具有了多元性的特点。个别同志不适应,新来的同志也会产生文化融入的问题。从大学发展的规律来看,这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进步,如果大学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文化,高度一致,那不符合大学的属性。蔡元培提出大学要“兼容并包”,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这是符合大学本质的。但是在文化多元性中必须有一种主旋律,有大家共同认同的价值,这就需要进行主动的文化建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大力倡导大家能够共同认可、符合大学发展规律、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并且通过制度和环境加以固化和强化,通过各种宣传的渠道导人到大家的大脑,逐渐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这就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目的。

大学的文化和精神,应该从四个维度上来建构框架:大学发展规律的维度、学校传统和现实发展需要的维度、学校办学性质和学科特点的维度、学校的地域特点。

第一,从大学的发展规律来看,大学文化和精神的核心应该是学术,离开学术的大学文化和精神就偏离了大学的本质。这是大学文化和精神的共同特征。因此,尊重知识、尊重创新、鼓励探索、求真务实、科学精神,这些都是大学学术文化和精神的内涵。大学最重要的活动是学术活动,包括教学、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传承知识和创新知识展开的。因此成熟的大学文化和精神中,追逐金钱、权力、地位应该没有市场。在成熟的大学(或者叫“好大学”)中,最受尊敬的是大学教授,是学术上有成就的人,所以清华大学的老校长梅贻琦说自己是给教授搬凳子的人。在大学,所有的其他活动都应该是为教学活动、科研活动配套的、服务的,如果不是这样,这所大学就在文化和精神上出了问题,就算不上一所好大学。在大学,大家都把追求学问作为自己最大的事业和爱好,学生学习知识如饥似渴,教师传授知识诲人不倦,实验室的灯光彻夜不息;反过来说,学生不是为了谋一个好工作来大学学习,教师不是为了谋一个饭碗来大学教书,这样的大学文化和精神是成熟的,是进行文化和精神建设的首要目标。

第二,从学校发展的现实环境和需要来看,仍然需要过去那种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和境界,仍然需要高度的团结统一的意志。大学从其自身的特点来讲,是一个松散性的组织,一位教师在大学中除了与自己学科的教师接触比较多,完全可以不与学院外的人接触,从事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大学教师对学科的忠诚要大于对学校的忠诚,这是大学的一般特点,这是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最大的不同。但是强调统一的意志和强大的凝聚力,这就是学校发展的特殊性。原因在于,学校仍然处在创业时期,还面临很大的外部竞争压力。这就是创业时期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一是像老一代的川农人一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上下同心,共谋学校发展。二是像老一代川农人一样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不安于现状,在明确的目标引领下,抓住一切发展机遇,积极作为,开拓进取,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因素,通过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使学校实现超越性的发展。三是像老一代川农人一样,勤奋务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等不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学校发展的中心和关键,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推动学校发展。四是勇于改革和创新,善于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推动学校发展。以上这些文化和精神特质,都是由于学校处在创业时期表现出来的,因此,可以将其概括为艰苦奋斗的“创业文化”或者“创业精神”,这是学校精神传统中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基因。

第三,从学校的使命看,学校的文化和精神仍然要接地气,特别是要有“三农”情怀。四川农业大学目前已经从一所单科性的农业院校发展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大学,但是科研经费、学科和科研平台、有水平的师资队伍,都集中在农科或涉农学科,因此还是一所农业大学。学校的传统优势是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到学校的文化中,就是引导教师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去实践、调研,发现研究的课题,并能够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这是学校在定位方面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四,学校的文化和精神必须是开放的。这是学校文化和精神建设中与时俱进的内容。开放有很多内涵,最主要的是两个:第一是从个人层面上讲的,心态要开放,要能够包容别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彼此必须要相互尊重和欣赏,才能愉快地共事和合作。第二是从组织层面上讲的,学校要对外树立一种开放包容的形象,要便于别人进来,也要便于内部的人出去。无论雅安、都江堰,还是成都都是开放的城市,是国际化的城市,处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中,学校的文化必须是开放的。

综合以上四个维度,四川农业大学文化建设应该围绕学术文化、创业文化、“三农”情怀和开放包容精神四个要素进行构建。在这四个要素中,学术文化体现的是大学文化的普遍性,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创业文化既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也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三农”情怀体现了学校的学科特点和历史传承,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开放包容体现了学校谋求新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学校所处地域环境的特点。

三、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川农大精神是科学精神,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有利于培养师生员工勇于追求真理,求真务实的品质;川农大精神是理性精神、创新精神,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有利于培养师生员工创新能力;川农大精神是民主、自由精神,坚持和弘扬农大精神可以促使师生员工个性全面发展。每一位川农大人,心里必须装着川农大精神,学习中认真领悟川农大精神,实践中始终践行川农大精神。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培育师生员工川农大精神的教育,就必须将学习川农大精神凝聚成一种正能量,将川农大精神的内涵与体现,深入到每一个师生员工心中。具体的方法与途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要继承和发扬学校优良的历史传统。

在大学精神中,大学的历史传统是大学精神的根,离开它,大学精神就不能延续。四川农业大学在它百余年发展中,坚持农大传承的优良传统,把服务“三农”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兴盛,农民意识的提高和农村的全面发展。四川农业大学加强农业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要秉承和和深化学校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大学精神的基础,它是我们应该秉承的。四川农业大学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四学”——“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办学理念。“四学”思想很好地诠释和指明了学校的基本属性、根本任务,以及实现根本任务的关键和要领。这是四川农业大学学办学理念的极大升华,是新时期办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定型,成为持续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3.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宗旨。

以人为本就是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利益和要求。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以人为本落实到教育过程中,最根本的体现就是以学生为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如果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发挥,教书育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对青年学生进行川农大精神教育,应确立服务理念,以学生为本,坚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的三贴近原则,让川农大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老师向学生传授川农大精神的过程中应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思想状况,采用换位思考的办法,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克服传统教育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病,使用“满堂灌”的不良教学方法,学生对川农大精神死记硬背,他们只能从字面上理解它涵义,但对于川农大精神的真谛却不能全面理解。

4.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指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川农大精神教育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对学生灌输川农大精神最主要的是把握好三点实际情况:一是了解学校的实际,二是了解学生所在班级的实际,三是了解学生自身的实际,只有了解这三方面的实际,才能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川农大精神的传授,提高学生学习川农大精神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川农大精神的理解,推动学校更好地发展。学生在学习川农大精神的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参与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对川农大精神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5.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要坚持交流创新的基本要求。

为了保持大学的优良传统,促进大学的更好发展,就必须坚持交流创新。对川农大精神的学习,师生之间应经常交流,吸取对方思想中的精华,让大家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氛围,提升自己对川农大精神的认识。同时要坚持创新精神,这里的创新主要是指学术创新,因为学术创新是大学精神产生的源泉。一个大学如果离开了学术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学生而言,就是要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川农大实际,争取在自己所学领域有所创新,这也是对川农大精神的发扬。

6.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要坚持创新与发展的理念,努力实现新跨越。

川农大精神要永驻每个农大人心中,并且只有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才能不断散发出精华。发挥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作用,在四川省实现转型跨越中,实现新突破,新进展。在日常教学中,要促使青年学生坚持创新和发展的基本观念,并身体力行为青年学生树立榜样,指引学生在未来的实践中,践行川农大精神,成功塑造自我。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承担着传承川农大精神和为母校增光添彩的历史使命。川农大精神是四川农业大学宝贵的精神财富。青年学生一定要在川农大精神的指引下,为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优化教育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川农大精神的感召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把个人成长同社会进步、同学校发展结合起来,用突出的业绩体现人生的价值。让四川农大在我们的时代中更加强大,为再造一个新四川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7.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要注重榜样的力量和作用,坚持教师的模范引领作用。

大学的大师是大学精神的榜样。清华大学的原校长曾经说过:“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在学校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四川农业大学座落于偏远的小城市,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与喧闹。但是老师们不畏条件的艰苦,认真钻研自己所从事的学术领域,为四川农业大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给学生树立了优秀榜样。

8.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要坚持川农人的主体地位。

川农大人是川农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具体来讲就从教师、学生、相关工作人员,甚至包括后勤工作人员等等构成的。第一,在学生上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风气,综合素质,学习成果,课外生活。如老师带领学生下乡学习,在调研的同时帮助农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二,在农大教师上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水平,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上。第三,在相关工作人员(后勤工作人员)上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工作质量,服务水平、态度,个人工作能力,科学管理以及生活行为。如组织并和学生一起进行为期一周的劳动实践活动。

9.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要坚持以川农大物为重要载体。

川农大物是川农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具体来讲就是教学实验基地,川农大的古老建筑物,花草树木。第一是教学实验基地,玉米育种基地,小麦种植基地,养猪场等都是崇学事农的充分表现。第二是历史悠久的建筑物,这些古老的建筑物记载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川农大人艰苦兴国、艰苦兴校的历程,蕴藏在其后面的故事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第三,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有利于同学直观的了解书本上的知识,从而发扬川农大精神。

10.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要坚持“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有力结合。

发挥校园—主阵地的宣传作用。主要包括农大校报、课间广播、新闻广告栏宣传、板报讲解、教室走廊标语等。再者就是诸如校史知识竞赛、校歌合唱比赛、川农大精神相关演讲比赛,发动全校师生弘扬和再现川农大精神。这些举措都在无形中讲述了川农大的发展,让教育主体切身了解川农大的发展,真正领悟到川农大精神。精心策划主题班课、主体晚会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对川农大精神的理解;在艺术排演中升华川农大精神,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加深对川农大精神的理解和运用;寻访校友足迹,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听取校友的光荣事迹及对川农大精神的全方面理解,发挥校友在川农大精神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11.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要坚持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坚持“爱国爱农、厚德博学、敬业奉献,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形成了“心系三农、追求真理、自强不息、学而不厌”的学风,建设和谐校园,注重形成优秀的办学传统和优秀的师德师风,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大学。教风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教风学风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川农业大学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勤奋精神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与师风师德的形成和建设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大学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长期以来,大学精神为学校全体成员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和发展目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和教育对象特征的变化,大学精神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也遇上了新问题、新挑战,这就需要继承和创新传统的大学精神教育方式,使大学精神教育的时代内涵与教师的思想实际相结合,这对于优化教师的大学精神教育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教育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学精神与教师的成长

1.1大学科学精神是教师成长的基础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追求真理和探索事物本质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心理取向。它主要包含求实精神、求真精神、理性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献身精神等。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崇高精神,它不仅能让人们获得生活、学习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培养和熏陶他们的科学思想、态度和方法。教师作为科学精神的承载者,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不唯书、不唯上、不为名利所累、能勇于创新和不断开拓认识的科学精神,才能为自身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2大学人文精神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注,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以人为本、健全人格”一直以来都是大学所提倡的教师应该拥有的人文精神,而今在经济建设的热潮中,大学教育中则存在着一种“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的倾向,这容易导致教师过于重视功利与技术,忽视自身成长的价值意义。所以,大学不仅要培养教师职业发展之技能,而且要培养其为人处世之道,如果大学缺乏人文精神,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只有躯壳没有灵魂的畸形发展的人。

1.3校园创新精神是教师成长的动力

创新精神是指主体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它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当前高校特别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并把创新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仅仅是熟悉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培养创性思维能力,教师如果缺乏这种创新精神,只是人云亦云,孤芳自赏、固执己见、狂妄自大,那么,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会显得尤为困难。

2发扬川农大精神,崇学以成才,事农以实现自身价值

在百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川农大形成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大学精神,当前教师应该如何根据川农大精神对自我进行塑造,来传承和发扬川农大精神,同时在川农大精神的指引下实现自身的价值。

2.1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理论文化素养,学习川农大精神

教师作为川农大精神的传承者,有必要进行校园理论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传承,培养自身正确的认知态度,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课堂作为教师指导青年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校园在教学基地和科研场所建设方面都投入了积极的努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习的场所搞好教学科研工作,教学相长。川农大在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保留了许多古老建筑和根据时代的发展建设的现代化的教学基地,这些都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教师应该深切地体会其中的深意,深刻体会川农大精神,关注当前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地对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进行调整,真正体会到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2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践行川农大精神

高校教师具备了渊博的理论知识,并具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要想真正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就必须加强实践锻炼。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目的和发展的动力。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自身觉悟、认识和判断能力。学校充分优越的科研教学基地、建筑群落、场馆建设和优美的绿化环境以及卫生环境都为教师实践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全面化的教学与管理,从而加强川农大精神教育的实际效果。

2.3教师应该挖掘自身的自觉品质,内化川农大精神

教师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主动接受先进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培养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工会可以组织一些校园活动,使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在团体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发挥主体自我教育作用。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提出完善的必要性,产生内在的学习和践行动机,主动去学习川农大精神,并内化为个体的一种自觉行为。

五、立足于坚持和弘扬川农大精神的实践,不断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

1.川农大精神的价值体现与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取向是相同的

川农大精神,是学校在办学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农大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农大精神的核心元素是爱国爱校、质朴厚德、求真创新、实干奋进。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执着和探索,以及对自己的自知和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

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灵魂,即“师魂”,它是教师的人格特征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敬业爱校、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求真创新;诚实守信、人格高尚;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等五个方面。从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和川农大精神的特征可以看出,师德师风建设与川农大精神在内涵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川农大精神的价值体现与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2.川农大精神蕴涵着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果,师德师风建设促进了川农大精神的传承和升华

2.1川农大教师是最能代表川农大精神面貌的一个群体,他们是川农大精神的创造者、守卫者和体现者。

建国初期,在新生的共和国急需建设人才时,以杨开渠、杨凤为代表的一大批留学海外、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毅然回国,献身祖国农业高等教育和农业科研推广工作。成为了当时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承担起了重塑农大精神的历史使命。20世纪70年代至今,以荣廷昭周开达邱祥聘杨凤、文心田、郑有良、吴德李仕贵陈学伟李明洲陈代文等为代表的农大人,胸怀理想、脚踏实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赋予了农大精神新的内涵元素,凝炼了具有时代特征现代农大精神,构建了农大新的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空前提高。

2.2川农大教师是校园里相对稳定的一个群体,其道德品质的持久性决定了这一群体是川农大精神的传播者、继承者。

大学生对农大精神的弘扬和传承,靠的是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吸收和内化,是在与教师互动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近五十年来,以荣廷昭周开达邱祥聘杨凤、文心田、郑有良、吴德李仕贵陈学伟李明洲陈代文等国家级文教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农大教师,时刻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和准则,守望着农大精神,传承和弘扬着农大精神。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影响教育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治学施教、行为操守、仪表风度等方面,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和楷模。他们捍卫学术尊严,把大学看作学术的圣地、精神的净土,促进农大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提升农大的文化品质。回顾历史,百年农大的发展过程无不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办学人的智慧和血汗,是他们用优良的师德师风风范谱写了农大历史的光辉篇章,优良师德师风建设促进了农大精神的传承与升华。

3.川农大精神是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导向,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农大精神的支撑

3.1川农大精神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导向

川农大精神对规范每个农大人的行为举止,引领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极为积极的作用。它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并保证它的正确方向,有利于教师自觉地反省自己的行为,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而使自己不断得到提升,推动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3.2川农大精神激励农大教师自觉改进师德师风

川农大精神是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内化和积淀起来的,它指导着教师从理念上对教学教育实践进行把握,又在教学教育实践中赋予川农大精神新的内涵而内化于教师的认识结构中并反作用于教师,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养成。

3.3用川农大精神深化师德师风的内涵

川农大精神对教师的实践既有认识功能,也有价值功能,它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师德师风内涵。它有利于教师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等的准确理解和逻辑把握,增进教师对教学价值、意义的思考和文化价值的反思,从而推动教师自觉地去塑造自己的心灵,使川农大精神在教师身上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发扬。

4.从师德师风建设着手培育和弘扬川农大精神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四点希望”是对新时期师德精神的新阐述、新概括,契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际要求,也符合广大教师的人生价值追求,使广大教师更加明确了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提高教书育人水平的努力方向。我们学校应该按照胡总书记“四点希望”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以进一步培育和弘扬川农大精神。

4.1当前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分析

我校教师整体素质较好,他们不仅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水平、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得体时尚的言行衣着,而且关心尊重学生,一丝不苟地严谨治学,既教书育人,更注重言传身教,具有极高的授课水平。他们教学风格丰富多样,有的明快活泼的,有的严谨务实,有的民主随和,有的朴实无华,有的细腻绵实,有的优美婉约。他们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卓尔不凡的工作能力,超凡脱俗的创新素质,大气得体的待人接物,出类拔萃的研究能力等重要素质。他们作风正派,谈吐得体,举止高雅,知识渊博,衣冠整洁,构筑了良好的教师形象和威信。与此同时,还应该树立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的坚定信念,不断丰富自己、提高业务水平,提升人格魅力、造就新时代师魂,热爱学生、持之以恒,尊重科学、勇于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塑造自身形象。良好的教学风气、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师待遇问题都会制约师德师风的形成。为此教师应认真组织教学,做好课后答疑和学习指导工作,切实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困难,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他们的全面发展。

4.2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1)多校区办学,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有心无力,导致师生感情淡漠。(2)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困难、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关心较少。(3)办学规模扩大,导致教学班人数多,课堂管理和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相对下降。(4)教师实践经验欠缺,部分教师教学敷衍塞责,不求讲课质量,敬业精神不强。

4.3如何进一步加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

4.3.1严把教师队伍的入口关,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目前普遍关注的师德师风下降,其实并非整个教师队伍的风气,而是极个别教师的不当做法影响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形象。这就要求学校在选聘人才的时候严格把关,不但从业务素质而且还有从个人的综合素质对应聘教师严格筛选,争取选聘的每一位教师都是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4.3.2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机制和管理体制

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对于教师群体进行师德师风建设同样需要激励机制。可通过教师讲课比赛,学生评比优秀教师、对优秀教师加大宣传力度等形式在精神层面对教师建立激励机制,同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并落到实处。

4.3.3大力营造有利于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和人才成长环境

首先,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手段,创新活动载体,坚持不懈地进行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树立典型,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其次,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陶冶功能,以农大精神铸造师魂,以校园文化体现师德;第三,大力倡导党员和学术骨干带头实践,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以党风促教风,以党性铸师魂。

4.3.4重点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要“为人师表”,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水平,而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努力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师不但自身要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能力无私地传授给学生。要教育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既要打好人文基础,又要打好科技素质基础。

4.3.5适当提高教师的工作自由度,尊师重教,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教师不只是教学,不只是被管理者。我校教师整体素质较高具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从教学管理角度讲,在课堂管理、讲课进度、课时调整上,可适当增大教师的权限,充分尊重教师,逐步提高教师整体的主人翁意识。

总之,在践行、培育川农大精神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到川农大精神培育和弘扬的大格局中来,用当代川农大精神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另一方面还要立足于川农大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不断加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推动川农大精神不断的丰富和升华。

参考文献

[1]李静.浅议农大精神及教育途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

[2]张跃进.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1).

[3]刘颖慧.大学精神及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探析[J].高教高职研究,2011,5

[4]王芳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指南[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

[5]杨晓苏.探析青年学生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凯里学院学报,2013,2 (31)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7]白同平.高校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54-55

[8]白同平.高校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45-46

[9]寿韬,大学校园文化的设计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1,(1)

[10]孙月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11]赵卯生,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应具备的几个必要条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7)

[12]李石,师桂芳,韩立新.关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与育人的思考——基于高等农业院校的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6,(3):35—38.

[13]张月群,张文浩,卢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5,(6):30—33.

[14]曹秀芬,江书平.谈校史文化的时代价值[J].高等农业教育,2015,(11):40—42.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