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历史关键时期,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四川农业大学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一流学科作物学为引领,植物保护和畜牧学2个学科为支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共性问题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
一流学科推动一流研究
众所周知,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安全生产关系国计民生。培育既抗病又高产的品种是粮食绿色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但通常认为产量与抗性是两个拮抗的过程,即高抗的品种往往难以高产,高产品种在抗性上表现不佳。因此,解析产量与抗性间的作用机制并在应用中实现二者间的协同调控,对于培育高产高抗水稻品种意义重大。
2017年6月29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布了我校为通讯单位、水稻所陈学伟教授为通讯作者,李伟滔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朱紫薇、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Mawsheng Chern博士、我校水稻所尹俊杰博士、硕士研究生杨超和冉莉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一个转录因子的天然变异赋予水稻对稻瘟病的广谱抗性》,该文实现了我校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高校在Cell主刊发表论文的零突破,2016年SCI收录影响因子达30.41。一年之后,他的团队又在Science杂志发表了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合作完成的单个转录因子促进高产抗病新型机制这一重大研究成果。该论文的发表实现了我校在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零的突破,影响因子(2017年)达41.058。
陈学伟团队的研究报道了单基因既能增加水稻产量又能提高稻瘟病抗性,打破了单个基因不可能同时实现增产和抗病的传统观点;为高产高抗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新途径。
在今年5月30日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上,动物营养研究所教授周小秋荣获了创新争先奖状,这是我校首次获得此项殊荣。不仅如此,在1月10日北京人民大礼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周小秋就曾凭借其主持的科研成果“草鱼健康养殖营养技术创新与应用”荣获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比起学术上的成功,更让周小秋感到欣慰的,是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推动了淡水养鱼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让更多企业、更多农民、更多养殖户受益于科技进步。据统计,“草鱼健康养殖营养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在省内外45家企业推广应用,累计创经济效益79.6亿元。
同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猪抗病营养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是学校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另一个代表项目。2019年1月8日,副校长陈代文教授凭借主持该项目获得了此项大奖。这项技术很可能为猪业界带来“一场颠覆性革命”,为我国“高效、优质、安全、环保”的现代化养猪模式提供强大支撑。
据了解,我国养猪业一直面临各种疫病的威胁和困扰,陈代文项目组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抗病营养”概念,通过营养技术改善猪抗病力,缓解疾病危害,减少生猪养殖用药,通过20年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了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团队针对生产实际中猪的主要健康问题,围绕营养与肠道健康、病原性和饲料源性致病因子互作规律开展系统研究,从整体、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探明了营养的抗病功效及机制,发现科学调整营养结构后,使作物副产物利用率提高30%、生猪发病率和抗生素用量降低30%,该技术被农业农村部作为我国养殖端限制抗生素、保障肉产品安全主推技术广泛推广,这在国内畜牧业十分罕见。“四川把技术成果全部应用到位的话,每年少养100万头母猪,便可实现当前的猪肉生产水平,一年至少可节约50亿元的成本。”陈代文教授表示。
2020年5月25日,一篇题为Pakistani students bring high-yield agri-magic from China to hometown的报道获得了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的点赞。该报道在中国经济网英文版一经刊发便获得众多网友关注,而这篇新闻中的主角,穆罕默德·阿里·拉扎与贾德·侯赛因正是我校农学院留学生。他们把在川农学习到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在巴基斯坦的土地上,在当地引发了不小的反响,甚至有望为巴基斯坦谷物和豆类生产书写新的历史。
这一技术能够在巴基斯坦取得成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带头人、四川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授杨文钰功不可没。正是在他的指导下,两名留学生才能够把技术带回巴基斯坦开展试验推广。其实,这项技术早就在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针对传统的玉米-大豆间种田间配置极不科学,玉豆行比偏大,种植密度偏低,低位作物大豆受光条件差,总产量不高,土地当量比低等缺点,杨文钰率领团队,致力攻克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理论和技术体系难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创新关键理论、技术和机具,经过多年深入研究,创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理论和技术体系,通过“选品种、扩间距、缩穴距”的优化配置,可保证玉米产量与净作相当,且每亩额外多收大豆100公斤以上,并且能够减少施纯氮量、土壤流失量、地表径流量,生态效益显著。
2019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被遴选为国家大豆振兴计划重点推广技术。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农业农村部随后印发的“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再次明确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的唯一技术模式就是杨文钰团队研发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目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不仅正在国内大力推广,还迈出了向海外探索、造福世界人民的步伐。杨文钰团队将该技术带到了南亚、欧洲、非洲,在巴基斯坦、瑞典和加纳都建立了高产示范点。
据统计,2016年以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693项,其中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社科、艺术)科学基金289项(含重点项目6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优秀青年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课题34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哲社)成果奖励156项(次),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主持2项、主研1项),省部级科技(哲社)进步一等奖11项。发表具有自主产权的SCI、SSCI、CSCD、CSSCI等收录论文8204篇,新增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审定新品种(系)共74个,获授权发明专利537件。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让学校成为了全国各大媒体的焦点,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攀升。
一流学科催生一流平台
作为四川省属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大学,四川省属4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缺乏一直是学校的心头之憾,也是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一道壁垒。2008年以来,学校下定决心,学校瞄准区域独特问题和农业核心技术,全力以赴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物学是学校的老牌学科,积淀深厚,优势突出,在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利用上均有建树。学校按照准确定位、凝练方向、突出特色、提升水平、注重开放的基本思路,在“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作物种质资源与利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4个平台基础上,整合与作物学科相关的农学院、水稻研究所、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1院3所以及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省部级创新团队等资源,举全校之力建设实验室。
11年来,实验室的名称几经变化,“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育种”、“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创新与利用”、“作物抗病遗传与病害防控”……名称变化的过程,正折射出学校找准定位、凝练方向的不懈努力。经反复咨询专家和研讨论证,2018年8月,学校召开了以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农科院原院长李家洋院士为组长,康振生院士为副组长的专家咨询会,最终确定实验室名称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下设作物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作物与有害生物互作、作物环境响应与生理、作物种质创新与品种设计等4个方向。
实验室确定的研究方向不仅是对学校作物研究历史积淀的梳理,更是聚焦区域农业作物现实发展需要的担当。“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要求。四川是西南和西北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区,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四川高温、多湿、寡日照的气候特点导致不耐密植、病虫害种类多且危害面积大,这些对粮食生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着眼这些问题,发起冲刺,要为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保障西南粮食供给、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贡献川农力量。
作为西南地区申报的第一个作物学学科、第一个农业领域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从创建以来就得到了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凝聚着校内外众多人的心血。
科技部领导多次听取实验室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实验室建设发展作了十分重要的指导,2019年5月9日,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来川出席部省会商会议,实验室创建工作专门列入会商议题。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4月28日到学校调研时,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也十分关切。省科技厅将创建工作作为重大专项工作来抓,在组织推进、经费投入、统筹协调、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省、市、区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学校也全面发力,从各方面积极推动实验室筹建。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学校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主任,分管副校长为副主任,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实验室管理委员会;成立了以李家洋院士为主任,万建民院士和时任校长郑有良为副主任,国内知名专家为成员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组建了正处级建制的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筹),配备了以国家杰青、万人计划人选陈学伟为主任的实验室领导班子;制定与完善了11项实验室规章制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涉及实验室筹建工作的人、财、物等方面,学校予以全力支持和全面保障。将第二教学楼(作物楼)共1.96万m2整体划归实验室使用和管理,新投入3500余万元,用于购置大型精密仪器,改造升级实验室公共平台。
——壮大优化学术队伍。优化遴选了首批进入实验室的研究人员48名,组建起一支学术造诣较高、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凝聚力强和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
2020年7月16日,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论证。这意味着学校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上迈出了具有跨越意义的一步!
诚如党委书记庄天慧所说,创建国重实验室是川农大人多年梦寐以求的头等大事,学校也一直把创建国重实验室列为头号工程来抓。这一刻,川农人期盼多年。
除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建取得实质性进展,学校还新增教育部“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川猪产业升级与猪肉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以上科研条件平台5个,“水稻和玉米遗传育种”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通过验收正式开放运行,并获批2项“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这些平台的建设有力地支撑着学校“双一流”学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学校大步前行。
一流科研来源一流支撑
为了更好地支撑各项研究工作的开展与科技人才的培养,学校在2009年4月1日推出了《双支计划》(即“211工程”双支计划)。该计划首次实施便产生巨大影响。教师们的积极性和内在学术追求在外力的推动下,被逐步建立和激发出来。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一直不断完善《双支计划》,到2020年,《双支计划》经历了“211工程”双支计划(2009-2012)和“学科建设双支计划”(2013-至今)二个阶段。期间进行了2013年大修订以及2016年、2018年的小修订。虽然名称从《“211工程”双支计划》更名为《学科建设双支计划》,然而计划的架构、理念与初心却没有改变。
《双支计划》的有效实施帮助一颗又一颗学术新星在川农冉冉升起。通过差额评审、滚动支持、限额补差、长期资助及成果后补助奖励的系列政策,学校构建和完善了一整套保障、激励、竞争与考评等机制,为进一步打破发展瓶颈、释放创新潜能,推动学校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活力,强力推动我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取得新突破。
资助经费逐年增长、层次资助占总资助经费比例最高、收录论文后补资助最多、资助受益面广、40岁及以下教师受益最大是《双支计划》的五个特点,它成为了学校乘风破浪、砥砺奋进、深化改革、制度建设的“压舱石”;成为了稳定支持学术人才队伍快速成长,引领一批学术型教师脱颖而出、加快学科建设的“指南针”;成为了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佳绩,促使科研之火越烧越旺的“助燃剂”;成为了推动管理信息化、协同化发展,更好服务师生的“加速器”。《双支计划》有力地推动了学术人才--研究团队--科研项目--科技成果一体化发展,加快了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快速提升,彰显出科研成就学者,学者支撑学科,学科提升学校的崭新格局,引发了校内外广泛关注和赞誉。
——加快了学术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双支计划》不仅卓有成效地助推了一批学术型教师在对科学前沿探索和实践中脱颖而出,为加快学校建设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人才基础,而且层次资助日益成为校内学术人才分类评价、反映个人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驱动了团队协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尽管第二期计划实施取消了团队资助经费,但自愿加入团队或课题组的成员依然越来越多,并逐已成为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和成果产出的主体力量。统计结果显示,双支团队获得的后补助占整个后补助一半以上,不仅团队人员人均后补助从2009年2.5万元增长2018年的4.1万元,而且人均获得的纵向科研经费也从2009年的38.4万元增至2018年的43.2万元,占总经费的70%以上。
——撬动了科技项目经费持续增长。从2009年到2018年,学校承担部省级以上纵向项目2908项,到校经费12.66亿元。纵向项目经费从2008年的4911.0万元增至2018年的20032.55万元,增长超4倍。2012年纵向项目经费总经费突破1亿元、2016年国家级项目经费突破1亿元、2018年纵向项目经费总经费突破2亿元。
——激励了科技成果产出量质齐升。计划的深入推进,有力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效地激励了科技成果产出量质齐升,相当一部分优势学科或团队的成果产出已由追求数量为主跨入到了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新阶段,科技创新产出数量与水平大幅度快速提升。
——推动了学术声誉整体提升。以《双支计划》为核心的一系列新政实施推进,为推动学校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活力,不仅有效的支撑了ESI排名、第四轮学科评估,有力地提升了学术声誉,而且引发了众多兄弟院校前来学习交流。如2018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首次上榜,排名全球前901-1000名,排名全国高校123名,在全国农业类高校排名位居第8位;2009-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83项,农林高校居第9位。
在《双支计划》的助力下,一个又一个学术人才与创新团队脱颖而出。2016年以来,学校建设双支团队56个,其团队成员承担的科技项目经费达到校科技总经费75%以上。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一代川农人会继续以兴农报国为己任,围绕国家重大产业,面向科技前沿、面向“三农”建设主战场,聚焦国家战略需要,从全产业链布局出发,针对国家农业“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勇担历史使命,致力科技创新,用心用情用智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区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