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进行时】以科技优势助力“三农”发展

2020-11-11 11:11:11作者:李劲雨 审稿:江英飒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编者按:“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瞄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扎根西南,以作物学为引领,植物保护和畜牧学为支撑,全力推动“双一流”建设工作,高质量完成建设方案规划任务。5年来,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显著进步,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科学研究实现新突破,社会服务成效突出,同时体制机制创新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在川农大发展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近期,校园新闻网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总结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上的探索、实践和成绩,回顾过往,以资前行。

------------------------------------------------------------------

“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感谢川农大的教授们!大专家让我们明白什么叫科技力量!”

“这一切离不开四川农大的专家们,让企业起死回生,走向赢利!”

近年来,学校聚焦主业、深耕特色,围绕建设“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不断奋进,以一流的人才支撑、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服务水平提升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助力地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收到来自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肯定与赞扬声。

以一流的人才支撑 创新社会服务模式

按照“双一流”建设方案和整改方案确定的目标,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学校创造性构建与实践了“三链融合”“四驱联动”的科技服务体系,创建出“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即雅安模式,搭建“总站—服务中心—服务站”三级科技服务平台,又由此衍生出7个服务模式,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与脱贫攻坚及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我校受到原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高度肯定的“雅安模式”,制定出了产业技术日历,建立专家大院16个,建立科技示范基地40个,形成四川省地方标准10余套、企业标准和技术规范30余套,新增经济效益9.5亿元。

学校进一步推广“雅安模式”,相继建成遂宁、彭州、川南、内江、攀西、青藏六大分院,基本覆盖四川省主要生态区,向地方源源不断输送科技成果和提供技术支撑。

由于不同区域在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社会环境千差万别,为了统筹区域资源、因地制宜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学校进而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途径相融合的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7种复合型推广服务模式,为各地“三农”建设提供更加充足的科技动能,分别为:共建试验示范基地,构建“政府+专家团队+基地+农户”模式;坚持产学研用结合,构建“专家团队+龙头公司+农户(或业主)”模式;共建农业科技园区,构建科技园区示范带动模式;共建专家大院,构建“专家大院+特色产业基地+农户”模式;共建博士工作站,构建“企业+导师+研究生+项目”模式;开拓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构建“学校+经纪人+农户”的市场培育模式;依托领域专家优势,构建专家团队协同服务模式。

以科学的态度,精准施策,社会服务呈现遍地开花的景象。

学校在60多个市、州、县、区建立水果、蔬菜、茶叶、经济林木开发、饲料生产、畜禽养殖等试验示范基地160余个,坚持“政府、科技人员、农民三结合,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的思路,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开展攻克制约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共建新品种、新方法、新技术集成、组装与示范基地,以基地示范和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

按照“核心区—专业园—辐射带”即“一区多园”的建设模式,学校与地方共建农业科技园区,发挥园区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目前,我校与地方政府已共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4个,以学校为技术依托单位的四川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及四川省新农村示范片农业科技园区56个。

学校以培育和壮大地方特色产业为目标,本着“企业主导、专家指导、政府引导”的基本原则,围绕“四技”(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先后在雅安、广安、乐山、德阳、成都市等地建立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专家大院”41个。

学校先后在温氏集团、华西希望集团、铁骑力士集团和通威集团等建立了博士工作站42个。企业先后进站的30余名博士、60余名硕士共提供研究经费50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合作目标。

学校鼓励包括离退休教职工在内的科技人员到地方创办公司、到农村或企业搞技术承包或技术入股,大力支持技术转让。通过成立专门的市场化组织,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经纪人,壮大面向市场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目前,以学校科技成果为基础,多名教师在川农高科,川单、正红种业等50多家农业科技型企业(公司)享有技术股份,以技术或品种权转让科技成果100余项。

通过科技特派员、科技挂职、科技包村、“百名专家兴百村”多种形式,把技术、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植入农村,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学校在全省各市(州)、县(市、区)选派了现代畜牧业、粮油产业、特色果蔬产业、林竹业等行业的省、市(区、县)级科技特派员近600名。逐步形成了对口帮扶科技特派员、产业科技特派员、项目科技特派员等不同类型的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60余个。

借助党建优势,学校积极组织基层支部赴雷波开展基层党组织互联共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各项帮扶工作,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贫困村”三级联动的“党建+”模式,通过“党建+扶贫”“党建+乡村振兴”模式,将高校的党建工作延伸到乡村,将文章写在大地上,解决农业科技推广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此外,充分发挥大学生、研究生智力资源集群优势,通过“暑期‘三下乡’”、“带科技成果下乡,造福一方群众”、“万户农户致富”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尤其是重灾区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把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传授给农村劳动者。

以一流的科研成果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双一流”建设脚步不断加紧,各个科研团队高端科研攻关的节奏加快,不断打造一轮轮新农业科技的冲击波,让高端科技成果不断落地,提升了地方现代农业的发展实力。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深入推进“条件平台+团队负责人+科研骨干”科研组织模式,探索完善以创新质量为导向的分类评价和考核机制,形成“人才—项目—成果”一体化良好发展态势——

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猪抗病营养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使作物副产物利用率提高30%、生猪发病率和抗生素用量降低30%,被农业农村部作为我国养殖端限制抗生素、保障肉产品安全主推技术广泛推广;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草鱼健康养殖营养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在省内外45家企业推广应用,累计创经济效益79.6亿元;获201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抗优质超级稻恢复系雅恢2115的创制与应用”成果,选育的“宜香优2115”新品种,米质达国标二级优米标准,有力助推“蜀中无好米”时代结束;获201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成果,被列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工作要点”加快推广应用。

学校坚持“农科教”“政产学研”“育繁推”结合,健全以农业科技园、科技型企业、专业技术合作组织和科技特派员团队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以“新农村研究院—片区科技服务中心—村镇科技服务站”为重点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加快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效——

学校先后与60多个厅(局)、市(州)、县(区),新希望集团、通威集团等200余家企业新(续)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培训企业科技人员、面向企业开展技术转让、科技推广,与企业建立稳定的组织、利益联系机制,促进企业产业发展;与地方政府共建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160余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新农村示范科技园区60余个,专家大院47个,博士工作站63个,科技小院11个,搭建涉农协同创新平台23个。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500余期,培训指导人员超过25万人次。

此外,学校通过西部博览会、杨凌农高会、四川农博会、亚太经合组织农业技术转移大会、中国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交易对接大会等博览会和成果洽谈会,地市州县成果需求对接会,各地市州县网络平台,成都科技服务中心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中介机构推介展示学校最新科技成果。截至目前,仅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就登记转移转让各类成果488项,合同金额达9472.16万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第五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从机构建设上保障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充分发挥了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企业等多方面的作用,加快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截至目前,学校聚焦西南地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农业产业重大需要,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现代农业产研院,推广科技成果700余项次,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350多亿元。

以一流的服务水平 助力地方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为“省”字号、“农”字头的大学,在四川脱贫攻坚战役中,我校师生功不可没,88个贫困县、45个深贫县都留下了师生奋力拼搏的足迹与汗水。

在2020年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工作视频会议上,我校荣获2019年高校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扶贫工作再一次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肯定。

学校在全省精准扶贫战役打响后迅速行动,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出《2015-2020科技扶贫工作方案》,明确了科技扶贫7项主要任务,细化对口帮扶15项重点工作,设立科技扶贫专项经费200万元/年,分门别类形成“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区)的贫困档案,进一步组织专家科学分析贫困原因,深入研究扶贫办法,全力助推脱贫致富,力求让各种“治贫方”“脱贫方”“致富方”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见效。

聊起一线扶贫工作,大家眼中跳动着充满激情的火焰。

从刚开始孩童口中的“汉呷”到人人熟络的“张老师”,我校派驻雷波县马湖乡唐家山村的帮扶干部张韬,让科技致富观念深入人心;担任科技特派员的田孟良教授,足迹遍布四川省183个县中的181个县;学校派驻雷波县的挂职干部胡剑锋和葛飞两位博士在农业产业上动脑筋,想尽办法出成果;为了尽量让雷波县松树乡猴儿沟村种植户理解核桃种植技术,核桃专家万雪琴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爬树本领;原副校长杨文钰提出的“玉-豆-草-羊”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其团队开发的“养羊神器”—“全新装配式标准化羊圈”相继得到推广应用,帮扶效果显著,得到广大贫困户赞同!

还有“让贫困区彝族同胞吃上没发芽的健康土豆”的“土豆王”王西瑶教授,顶风冒雪前往高海拔山区;即使坐在轮椅上,也要将知识送到田间的花椒专家叶萌教授;让荒山荒坡变美丽牧场的扶贫攻坚践行者杨继芝;推广科学饲养,给村民温暖,带大家致富的土鸡养殖专家刘益平;使西甜瓜在4000多米海拔扎根的蔬菜专家贺忠群;手把手,将种草养牛养羊技术教会农户的兽医专家左之才;蔬菜专家郑阳霞数十次奔波在前往雷波的山路;柑橘专家汪志辉教授通过《龙安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解决了安市前锋区3万余亩龙安柚种植管理不善,杂株多,味道酸等系列问题;养蜂专家杨明显带动生产雷波脐橙蜂蜜,千万贯乡、簸箕梁子乡、箐口乡、小沟乡的养蜂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唐茜教授的足迹遍布省内各大茶叶产区,送茶苗、送农资、建基地,做培训、搞指导、推技术;龚伟教授以科技实力带动多地花椒产业发展;水果专家吕秀兰奔波在前锋区、汶川县、茂县等贫困地区,踏遍水果种植村村寨寨,通过样板基地打造,示范带动一方产业发展……这些只是专家们扎根基层的一小部分缩影,他们把脚印留在广袤的大地,把科研论文写在贫困山区。

专家们精准扶贫方面的10多篇决策咨询报告得到省部级领导重要批示,先后与省扶贫移民局共同编制《四川省“十三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总体思路》,积极承担《四川省“十三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编制任务,为各市、州、县(区)编制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方面规划130余个。

学校聚焦脱贫攻坚重大需求,实施“精准扶规、精准扶智、精准扶产、精准扶技”四大举措,先后荣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服务型党组织”“四川十大扶贫爱心组织”、全省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扶贫案例入选四川省委组织部主编的《“绣花”功夫四川脱贫攻坚案例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教育部第三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国务院扶贫办“志愿者扶贫50佳案例”等;田孟良等多位专家荣获“科技部优秀科技特派员”、“四川扶贫十大好人”等荣誉称号。

“实现我省45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四川农大责无旁贷。” 我校对口帮扶的前锋区和雷波县两地均如期脱贫,其他贫困县区的农业产业得到了长足的科技支撑,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春华秋实绘佳卷,川农人在“双一流”建设的路上,牢记强农兴农的使命,不断求实奋进,投身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体现责任担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交出了川农答卷。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教育大会
    我校师生热议全
  • 学校隆重召开庆祝2024年教师节暨教职工奖励大会
    学校隆重召开庆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