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光的指针指向2020,学校迎来“川农大精神”正式命名20周年。20年来,“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16个字的“川农大精神”,成为所有川农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动力源泉,激励着川农人继往开来,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
这是镌刻川农人爱国情怀的20年
“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是血是肉我凝聚着你……”在学校的迎新晚会上,十多位海归教授带来的《共和国之恋》节目,是他们对所有川农海归前辈的致敬,也是新一辈川农人的铮铮誓言。
爱国的红色基因融入到所有川农人血脉中,一代代的川农人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爱国的内涵,从王右木、江竹筠等川农英烈为民族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到上个世纪学校创造的85%归国率奇迹;从杨开渠、杨允奎等科学家在抗战时期致力科研创新,促进四川粮食增产,不断提高后方物资供给能力,到杨凤教授毅然放弃攻读化工,改学畜牧的为国立志;从周开达院士要让中国人吃上白米饭的朴素情怀,颜济教授实现小麦产量三级跳的科研攻关,到荣廷昭院士选育“川单”系列玉米品种带给农民增收的喜悦,爱国情怀镌刻在每一个川农人身上,因为时代的不同而闪耀出不同的光芒。
在过去的20年里,它更多的表现为躬耕三尺讲台为国育才的热忱、兢兢业业追求真理的坚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当、扎根大地为农增收的责任、引领生态健康发展的信心以及坚守岗位兢兢业业的奉献,以家国情怀为核心,集众志、汇众智、聚众力,催生出众多可圈可点的成就:
——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学校培养造就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提名6篇。尤为瞩目的是,学子身上的爱国爱农、勤奋朴实的特质获得广泛认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中不乏川农人的身影。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毕业季,全国抗击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党员“雨衣妹妹”刘仙专程回到母校,以自身“逆行”武汉的抗疫经历勉励学弟学妹们“传承川农大精神,努力成为一名勇敢、友爱、担当的新时代川农大青年!”
——科学研究成就斐然。先后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0余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4项。其中,适应国家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需求,“猪抗病营养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使生猪发病率和抗生素用量降低30%,被农业农村部作为我国养殖端限制抗生素、保障肉产品安全主推技术广泛推广。“草鱼健康养殖营养技术创新与应用”在省内外45家企业推广应用,累计创经济效益79.6亿元。饲草玉米新品种的培育与应用推动了西南地区以粮改饲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有助于减少发展畜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秉持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念,水稻所团队育成了突破性恢复系蜀恢527水稻品种,组配出经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三系和两系杂交稻组合38个,实现了优质、高产与抗病三者统一,是我国组配出超级杂交稻最多的恢复系。农学院团队选育的优质超级稻“宜香优2115”,有力助推“蜀中无好米”时代结束。被列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成果,有效提高了中国大豆自给率,让四川成为大豆主产区之一,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围绕西南地区现代种业、畜禽养殖等重点领域和川粮、川猪等支撑产业需求,以建立专家大院、博士工作站、科技小院,选派科技特派员、扶贫干部等多种方式,推广科技成果700余项次,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350多亿元。学校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入脱贫攻坚战役,以四川藏区、凉山彝区等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为45个深贫县制定农业产业方案、提供科技人才支撑,助力雷波、前锋、布拖等县脱贫摘帽,入选了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和四川省精准脱贫典型案例。
这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20年
“以川农大的条件,川农大取得的成果,是从田地里踩出来的,从畜禽舍里蹲出来的,从山林里钻出来的,全是拼出来的。”20年前,媒体记者如此总结“川农大精神”。
正是凭着这股拼劲,学校得以顺利跻身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是全国4所农业院校之一,也是四川省唯一一所省属211工程建设高校。
新的起跑线虽然已经划定,但是川农人不敢有所懈怠,大家深深明白作为一所西部农业院校,川农大并不占据天时地利,偏居西南、资源匮乏、农字当头、备受偏见,手中握有的筹码唯有人和。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川农人深谙于此。面对种种不利情况,一场提升川农大核心竞争力的战役吹响了集结号。全校上下秉承“川农大精神”,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围绕以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抓纲挈领,咬定青山不放松,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学科要发展,首先是人才。从2009年起,学校投入大笔资金推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实施每年百名博士招聘计划、“学科建设双支计划”等措施,外引内培,双轮驱动,以拔尖创新人才带动学校整体师资队伍提档升级。
长江学者、杰青陈学伟教授正是海归人才的代表,回国时,陈学伟已经晋升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助理项目科学家,发展势头良好,但是面对母校的召唤,他毅然回国,“我的根在川农!” 回校后,他潜心研究,突破了水稻广谱抗病的世界瓶颈,研究成果在《Cell》《Science》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相继入选“中国生命科学10大进展”、10大中国农业科学进展。
“2009年以前,我们整个团队的SCI总数才4篇。”周小秋教授介绍。现在,不只是论文数量有了长足进步,更在质量上突飞猛进,2014-2018年全球渔业学TOP100高被引用论文,中国共有9篇入选。其中,我校入选3篇,与华盛顿大学、斯特林大学和西奥大学入选数量并列全球第一。这3篇高被引论文均为周小秋教授研究团队发表。
“川农大精神”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这是川农人的共识。
2009-2019年,仅仅10年间,动物营养所一举拿下4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个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速的发展态势背后离不开学校对学科建设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团队上下的顽强拼搏,他们在“川农大精神”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出“奉献、协作、求实、创新”的团队精神,以傲人的成绩斩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
全国黄大年教师团队兽医学团队负责人程安春一直在致力打造一个成才“旺炉”,为了把炉火烧旺,作为团队负责人,他率先垂范,节假不休,亲自到养殖场采样、实验操作。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活力十足,近年来,全球73.5%的研究“鸭瘟”的SCI论文出自该团队。团队成员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实干驱散了围绕学校的偏见,实干也支撑着学校驶入发展快车道:
——2016年,本科批次全部实现一本招生,与学校定位进一步吻合。录取分数线连连走高,2020年在27个省市区超一本省控线30分,其中16个省市区超50分,折射出社会对学校的高度认可。
——2017年9月,我校正式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迈入发展新阶段。
——学科排名一路攀升。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在全国农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别位居第7、第4。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ESI排名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1%,农学、兽医学分别进入软科2020年一流学科排名世界前50强和前100强。
——平台建设取得突破。2019年7月,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论证,新的平台将为孵化出更多科研成果提供助力。
——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动物营养与饲养学和作物学成功入选“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使我校成为川内唯一拥有两项“111计划”的省属高校。
——师资队伍获得长足进步。新增博士教师363人,其中引进拔尖人才3人、优秀人才7人、学术骨干28人。在国家级人才队伍上实现新突破,以1院士、3长江、2杰青为代表,构成了国家级人才为引领、省部级人才为支撑、近千名优秀青年博士为骨干的“金字塔”型师资队伍。
这是攻坚克难高速发展的20年
一本川农史就是一部攻坚克难史。“川农大精神”从不断战胜各种困难中逐渐凝练。
从1956年迁雅独立建院,白手起家,开始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历程,川农人勇于面对苦难的精神特质就代代相传。
或许没有那个高校像川农这样,历经"5·12"、"4·20"两次地震,而百折不挠,浴火重生。
2008年,汶川地震给都江堰分校带来巨大破坏,在综合考量后,学校慎重决定选址温江进行异地灾后重建。2009年,成都校区同时启动总建筑面积超过24万多平米的建设,成为迄今为止我校建校历史上最浩大的建设工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建成并投入使用,缔造了让人惊叹的"川农速度"。
继灾后重建之后,学校又自筹经费,陆续在成都校区启动一批建设项目。截至目前,成都校区共完成40余个建设项目,新建各类建筑面积44万平米,总投资近12亿元。其建设规模,相当于再造了四分之三个雅安校区或者再建了四个都江堰校区!
2010年,成都校区投入启用,而在此前一年,都江堰分校正式升级为都江堰校区。至此,一校三区办学格局正式形成。按照“做大做强雅安校区、做特做优成都校区、做实做精都江堰校区”的思路,学校加快一校三区协同发展步伐。
都江堰校区是在2001年由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的基础上建立的,当时,它还只是一个中专。2011年土木工程、工程管理2个重点本科专业首次面向全国招生,2014年,校区4个学院均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办学层次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专科到普通本科,再到硕士点学科的飞速跨越。
苦难从来打倒不了川农人,它只会印证川农力量、川农勇气、川农担当。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袭来。面对复课、复学、复工等严峻挑战,川农人积极作为,主动担当。5月,全校26000余名学子分期分批顺利回校复学,返校学生比例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为保障师生的绝对安全,学校用15.26万人次通行码的审核和发放,3万余人次的健康状况量化评估,141.59万人次的体温监测,对来自重点地区的91名学生校内14天的医学隔离观察,对368名发热学生的隔离留观,对576人次实施核酸检测,共同筑起抵御疫情的钢铁防线,全校师生零感染。
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学校以保障民生为重点,通过精准摸底了解情况、个性服务提供帮助、线上线下互动召开招聘会等多种方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6个多月来,学校通过线上双选会、专场招聘会等,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万个,吸引校内外3万余人(次)参会求职,多措并举有效促进了毕业生就业。
为了不给毕业生留下遗憾,学校克服种种困难,打出人性化管理“组合拳”,给毕业生送上一个最暖毕业季:不仅如期举行毕业典礼,还奔赴千里去到武汉,为受疫情影响无法回到学校的湖北籍毕业生一一拨穗、授位,富有人情味的一系列举措,让川农成为众多网友艳羡的“别人家的大学”,不少网友要学校来“抄川农作业”。
这是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的20年
2020年9月17日,学校顺利通过“双一流”周期建设专家评估,由5名院士、7个行业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我校高质量完成了周期建设工作。而近年来学校在制度建设上的大胆改革力度和取得的成效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实际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正是“川农大精神”的生动体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校实行机构改革,水稻所、小麦所、玉米所、动物营养所相继组建为正处级研究所,独立的机构设置为科研攻关提供了组织保障,也让四个研究所成为了重大科研成果产生的沃土。
进入新世纪,学校以三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为基础,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在制度建设上不断推陈出新。
2016年、2018年和2020年学校3次全面修订制度,形成3版《管理制度选编》,构建形成以章程为统领、制度选集为骨架、配套制度为支撑的制度架构,覆盖学校、学院、学者、学生四大主体,涵盖立德树人、学术发展、师资队伍、党的建设、综合保障等五大领域,形成以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制度成果获评四川省教育综改优秀项目,并入选四川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一项项大刀阔斧的改革,有效疏通活力源泉。一桩桩求真务实的举措,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每年重磅投入2000万,实施《专业建设支持计划》,旨在通过专业建设资助培育名师,名师支撑专业发展,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次修订完善《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强化对优秀青年人才、创新团队等支持,聚焦更多高质量科研成果。
——着力破除五唯,深化人事分配机制改革。实施职称单列认定评审,开展岗位聘任动态调整,不断健全“一流能力一流岗位、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贡献一流报酬”的人事制度,撬动起教师投身科研、埋首教学、倾力服务的热情。2020年,首届十大优秀教师标兵的表彰更是掀起了教职工学先进、做先进的热潮。
——实施科研兴趣培养计划、创新训练计划、专业技能提升计划等,着力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近年来,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重大创新创业赛事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09项,学校多次获全国优秀组织奖。
——年投入至少1000万专项经费支持国际化办学。高质量的开放办学支持学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取得了一系列交流合作成果,留学生递增式引进来,科技服务高质量走出去,中外人文交流持续深入发展。
20年来,“川农大精神”融入川农人血脉,成为了川农人鲜明的精神底色,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站在2020年的关键时间点,学校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传承弘扬“川农大精神”,肩负兴川使命,实现三农担当,书写川农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