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2020年,川农人薪火传承,担负着“兴中华之农事”使命,推动着四川农业教育走向繁荣。2000年以来,“川农大精神”如脊梁般挑起了一个高校的社会历史感与责任感,指引着学校研究生教育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层次人才,鼓舞着学科建设追求卓越,勇创一流。
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始终坚守高等农林教育的初心
在川农大精神的感召与引领下,一代代川农大人始终与祖国同行,立足巴蜀大地,牢守强农兴农初心,力行立德树人职责,勇攀农业科技高峰,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著名水稻专家杨开渠教授、著名兽医专家陈之长教授、著名玉米专家杨允奎教授、著名动物营养学专家杨凤教授、著名动物遗传育种学专家邱祥聘教授等老一辈川农人是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先行者,他们从零起步,艰苦创业,于逆境中铸就光辉形象和不朽业绩,激励着一代代川农追梦人在研究生教育中青蓝相继,阔步前行。
在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事业中,又成长起来了一大批如陈代文教授、周小秋教授、程安春教授、吴德教授、陈学伟教授、杨明耀研究员、李明洲教授、卢艳丽教授、叶萌教授……等学术大咖、教学名师、育人楷模;有如潘光堂教授、周永红教授等多年潜心耕耘,爱岗敬业,教学科研和研究生行政管理工作两不误的知名专家;也有更多坚守一线,爱岗敬业,默默无闻的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者。这一个个闪光群像,时刻秉承“川农大精神”,在有形中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于无形中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二十载如歌岁月,“川农大精神”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见证着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在学位授予体系、研究生招生规模、师资队伍资源、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方面“数”说着一段段可喜成绩。
学校着力完善学位授予体系,由2000年1个博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发展为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具有农学门类8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全国高校仅4所)。
2000年-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收人数由30人增至183人,增长了5倍;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由179人增至2196人,增长了11倍。博士学位授予人数由9人增加到137人,增长15倍;硕士学位授予人数由65人增加到1359人,增长近20倍。
2000年,学校仅有研究生导师10余人。2020年,学校有研究生导师113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00人,硕士生导师744人。45岁以下导师占比75.7%。
2007年实施公派项目以来,学校选派668名研究生出国深造,其中联合培养博士377人,攻读博士学位255人,联合培养硕士28人,攻读硕士学位8人,派出规模和数量均居西部高校前列,留学多集中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和德国马普研究所等世界知名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专业。
求真务实推陈出新 持续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
“川农大精神”与变革相伴,自20世纪初国家危亡、兴办农业通省学堂之际,即孜孜以追求真理,不等不靠扎实开展教育改革,尽心尽责尽力培养有科学理想和兴农信念的优秀人才。
2000年以来研究生教育逐步由管理转为治理,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上,为了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学校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但改革之路怎么走,如何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摆在研究生教育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为了不断健全研究生培养机制,从2004年至2018年的14年间,仅研究生培养方案就修订了六个版次之多。其中尤以2018年版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最为严格和全面,涉及全校11个博士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一级学科以及17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在修订之初,由副校长陈代文教授牵头,多次组织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调研、讨论形成修(制)订总体原则。修订过程中,由各学科点组织相关培养单位领导、学术带头人及骨干,充分调研兄弟院校,结合自身情况反复研讨,多方征求意见,形成修订方案。在方案定稿前,又经两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议审议,历时近一年10余个版次的汇总和修改,最终成文印发。
同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修订了《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等。2007年召开首次全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2011年召开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反复修订《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博士研究生管理办法》《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等文件,以适应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并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研究生三助一辅管理办法》《研究生高水平成果奖励实施细则》《研究生特困助学金评选细则》,构建奖、助、勤、贷、补五位一体的研究生多元化奖励和资助体系。制定《研究生党支部管理办法》和《研究生班主任管理办法》,积极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科研诚信道德教育、毕业季感恩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完善研究生会机构建设,形成了一校三区研究生会统筹、协调、联动的工作模式。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实施落地,为研究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提供主动型、指导性服务。
立德树人教育创新 努力培养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
“川农大精神”与时代相搏,有志有恒,迎着风霜野蛮生长。把勤奋和努力作为一种精神传承,于不可能中创造可能、于可能中追求进步,淬炼拼搏精神感染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人和社会建设者。
以学而不厌为导向,在学校多举措鼓励与支持下,研究生高水平学术成果产出丰厚。先后有5篇学位论文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占作物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总数的三分之一强;6篇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篇学位论文获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9篇学位论文获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从2009年,全校博士研究生每年发表SCI论文50多篇,到2019年,博士生SCI/SSCI发表总篇数已增长6倍,影响因子总和增加11倍,篇均影响因子由1.6提升到2.95。
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下,2018年,在时任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的李明洲教授带领下,党委研工部系统且全面的分析了近三年全校研究生论文发表、专利成果和奖金额度三项指标,结合研究生奖励政策现况,制定了《研究生高水平学术成果奖励实施细则》。据统计,在当年申报中,符合条件的高水平论文总量达532篇,占学校同时段同类论文发表总量的41.5%。申报论文中影响因子超过5.0的论文69篇,影响因子超过10.0的论文5篇,最高影响因子30.41,奖金总额达110.38万元。其中不乏有如朱紫薇、石辉、周练、许有嫔、倪祥银等以共同第一或第一作者身份研究生在《Cell》《Science》《Nature Genetics》《Autophagy》《PNAS》等国际高水平杂志发表文章。
此外,近年来,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毕业研究生在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等就业,成为科技能手、管理骨干和创新领军人才。其中不乏国际国内领军人物,如芝加哥大学教授龙漫远;国家杰青,如复旦大学杨洪全、卢宝荣等;创新创业典范,如致力沼气工程、获总理鼓励的金柳等青春创业者。
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砥砺创建世界一流学科
“川农大精神”与卓越相逐,虽偏安一隅但不止于埋头钻研,始终瞄准前沿、接轨国际一流,求真求实求效,推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新成效、新经验,推出省属农业高校的新标签、新品牌。以开拓进取为动力,做学科文章不断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
1988年、2007年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作物遗传育种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动物遗传育种、预防兽医学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2017年8月,畜牧学、作物学两个学科顺利入选四川省一流学科;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为作物学(自定)。
2002-2004年第一轮学科评估,畜牧学参评,排名全国第8;2006-2008年第二轮学科评估,作物学、畜牧学、林学、兽医学参评,分列全国第四到第七;2011-2012第三轮学科评估,作物学、畜牧学、林学、兽医学、风景园林学、草学参评,分列全国第四到第七;2016-2017年第四轮学科,学校12个一级学科入围全国前70%,1个学科评为A类,8个学科评为B类,3个学科评为C类。
2015年7月,学校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2020年1月、2020年7月,学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环境/生态学学科先后进入ESI排名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2020年5月,农业科学排名率为3.41‰,植物学与动物学排名率为2.27‰,进入全球3‰。
2020年6月29日发布“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学校5个学科上榜。其中,农学学科排名全球前50名(内地六所农林高校排入全球前50名),兽医学学科排名全球前100名。学校入榜学科数居内地农林高校第7名,居在川高校第4名。
今后一个时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坚持用“川农大精神”育人,紧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和完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造就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打下“川农大精神”烙印的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川农人应有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