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和鼓励,艺术不在于载体,而在于精神内核的表达。当艺术遇上“川农大精神”,既是一面精神旗帜,也是一种独特农业院校的灵魂坐标在川农与师生之间搭建起一座精神桥梁,年轻的艺术与传媒学院把“川农大精神”贯穿于办学的全过程中,艺传师生实践、继承和弘扬“川农大精神”,走出专业的象牙塔,放眼大农业,着手大设计,服务大农村,用设计服务农业,以艺术点亮乡村,用艺传人特有的精气神与时代共振,烛照当下的精神力量,在川农的土地上熠熠生光。
爱国爱校、爱院爱岗,凝艺传之魂
“川农大可以没有我,而我不能没有川农大。”原校长郑有良教授曾经深切地表达了对于母校川农大的真挚感情,川农人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所做事业的热忱,在一代代人身上淋漓尽致的体现着。学院师生不断从“川农大精神”、川农大文化、川农大人中汲取营养,构建了“厚德、尚美、博学、笃实”学院文化,挖掘出学院发展的精神动力,精心绘制爱国、爱校、爱院、爱岗的同心圆。
中青年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的中坚和主体,他们主要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大学、澳门城市大学、韩国启明大学、韩国清州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教师来源的多元化,有力地促进了学术交融,当他们从世界各地奔赴川农大,“川农大精神”的感召力、凝聚力和生命力,成为引领老师们发展的“文化”标杆,一代代川农人的奋斗轨迹激励着学院师生自强不息、砥砺前行。
作为艺术创作者,不能缺席于时代,有责任呈现人民的生活和歌颂伟大新时代的日新月异,让爱国主义之船扬帆,驶向理想的彼岸。学院师生通过“艺术作品与时代辉煌的碰撞”、“庆祝新中国70周年美术作品展”、“爱国主义海报设计”等专业活动平台,在创作中诠释文化自信和爱国爱校情感。四年多来,2万人次参加、20余场爱国主题教育活动、1000余幅作品等正是艺传师生爱国爱校的真实写照。
学院石旭老师的《脊梁——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钢骨铁筋》、冯先强老师的《诗意大运河》等一批导向鲜明、思想深刻、观众叫好的优秀作品,师生们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幸福生活的赞美诉诸笔端。一幅幅作品背后是老师们夜以继日的付出,好的作品是“养”出来的,一幅作品的创作常常需要半个月,一个月,甚至一年半载,需要灌输大量文化知识与实用技巧,需要教师们自掏腰包购买工具不断练习、需要耗费功夫和生活阅历来滋养,需要日复一日重复练笔,用时间、金钱、精力去不断实践。不仅如此,学院罗康老师以向上向善青年为原型,讲述川农当代扶贫故事,挖掘“川农大精神”新时代内涵,从寻道具,招演员,改剧本,到牺牲假期的休息时间,编剧、导演小品《扶贫日记》,一边对台词,一边推敲打磨,一遍又一遍,一熬就是一个通宵。罗康老师为了鼓励和赞扬学生的这种热情和努力,自费为其购买了解暑饮品,看着学生们满足的笑容和高涨的干劲儿,一切都是值得的,该剧获得校内外广泛认可,先后获省级奖项2个。他们在背后用积淀、用汗水,默默诠释和践行新时代的川农大精神。
学院党委把“川农大精神”作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素材,充分发挥其在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学风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形成了学院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文件汇编》。依托本校红色教育资源,围绕“川农大历史”“川农大英烈”“黄大年教学团队”等开展先进典型教育,讲好“川农大精神”,述说川农大往事,增强师生了解川农大、认同川农大。
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立艺传之本
“川农大精神”,既是一面精神旗帜,也是一种独特农业院校的灵魂坐标。在新时代下,“川农大精神”早已不仅仅是“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这十六个大字。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担负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是“川农大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而作为教学型学院,如何抓好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懂两爱”的川农人是学院安身立命之本。
团结拼搏的进取精神是川农人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当前各方面条件都已得到极大改善的新时代,更是成为学院激励师生积极进取的精神食粮。围绕“川农大精神”强化“灵魂工程师”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实行“新进教师顶岗实习”制度,加强新进教师培养;通过“示范课”、“观摩课”等形式向青年教师传经送宝;开展教师讲课比赛和教学质量奖评选,促进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同时,选用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进行“一帮一”、“多帮一”,在“备、教、辅、改、查”等各个教学环节上给予指导。通过实施教师分类发展计划,明确教师个人发展定位,实施教师分类发展计划,结合学校双支计划艺术专项,加大对教师创作、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奖励和扶持力度,使每一位教师有所长、有所专,促成教师分类、多元发展局面。
作为年轻的学院,不断探索具有“川农大”元素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凝练办学特色,逐步明确了坚持艺术学科为主体,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依托学校涉农学科背景和优势资源,培养心系“三农”,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具有“川农人”特质的高素质设计与传播类人才。并为此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课程思政,把“川农大精神”贯穿于教学、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培养艺传学子“心系`三农' 、振兴中华” 的意识和服务“三农”的能力。有致力于地方农业产业园区规划、田园综合体的新媒体推广,推动了四川省广安市乡村文化振兴规划的朱举老师;有服务于区域的农业品牌的开发与传播,构建了德昌县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策划与推广校地合作项目的弓伟波老师;有潜心科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的张池老师;关工委李枝军老师每年定点联系学院青年教师与学生,言传身教,模范引领,执着坚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新时代“川农大精神”。“在这里,奠定了我一生致力于广告学教育的事业基础;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如何为发展好四川农业大学的广告学专业而努力。” 学院广告学专业第一批老教师之一的朱彬教授在谈到自己与学院朝夕相处共成长时说到。
惟求实而可以创新,惟立德方能树人。“川农大精神”让艺传人在团结拼搏道路上执着追求。构建了具有“涉农”特色的“以赛促教,以展促学”的教学模式。依托校内实践平台,探索出“院内-院际-校外”逐级竞赛实践模式,通过“涉农项目进课堂”、院内外竞赛“涉农命题进比赛”、毕业设计“涉农项目进选题”实践教学环节、参加竞赛,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强化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作品展、实习成果展、毕业设计展以及农业品牌创意设计展都在引导学子为精准扶贫出智出力,作为学院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学院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学生在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金牍奖等赛事中获得包括全球金奖2项、全国金奖10余项等1600余项奖励,同类比赛获奖数量和等级位于四川高校第一。一次次展览,一幅幅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师生们在学习生活的一次梳理和总结,也是学院教育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川农艺传学子在艺术的舞台上迸发出熠熠生辉的光芒,同学们的艺术梦想将从这里扬帆起航,艺术为时代而歌的集结号角也将从这里吹响。
点亮乡村、服务社会,塑艺传之形
“求实”是态度,“创新”是方法,“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已成为学院发展中与时俱进的引导力量。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向我门提出新时代助力农业发展的新任务,也为年轻的艺术与传媒学院点出了奋进的方向。“我们是川农大的艺传学院,不同于专业类艺术或传播学院。学院要发展,一定要紧跟着国家、四川省还有学校的农业项目需求走,积极去思考我们能为精准扶贫,为乡村振兴,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传播做些什么,并积极加以实现。”学院班子对学院要怎么走这一方向问题上保持着高度统一。
川农大精神百余年来的深厚文化传承成为推动艺传学院前行最强大力量,即使遇到困难,但大家都坚守了当初那份初心,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个困难。学院在申报成立四川农业特色品牌开发与传播研究中心。之初,没有相关经验,困难面前,大家并没有退缩,向川农知名的专家、领导请教,跑科技处、农发院寻找各种可用资料,上网查询类似中心的架构和功能设置,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加班熬夜成了家常便饭,办公室灯火通明,好不容易申报材料写成了,但仔细推敲又存在诸多漏洞,眼看提交的截止时间到了,大家并没有气馁,在反复推敲下,申报书一改再改,品牌研究中心最后申报成功。
学院实践传承“川农大精神”新时代意蕴,围绕设计服务农业、艺术点亮乡村,求兴农报国之实、创强农惠民之新”。学院通过举办四川农业品牌发展论坛、“省农业创意设计大赛、雅安市竹编设计大赛”等省市级比赛、主持和指导学生完成课题助推了艺传学院向前发展;教师门深入凉山州德昌县、广安市前锋区等地开展扶贫工作;师生门积极参与面向雷波县千万贯乡、马湖乡和布拖县乐安乡等地举行的农业品牌创意设计公益赛,开展区域公用品牌策划与推广等社会服务。学院师生围绕艺术创作、主题墙绘、美育支教等开展艺术进乡村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累计组织团队500余支,参与师生上万人次。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插上了艺术的翅膀。学院党委也在2019年获雅安市绿色发展示范团队命名,获雅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称号,获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扬艺传之美
“川农大精神”是学校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铸就的独有的精神财富,是学校文化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按照“厚德、尚美、博学、笃实”学院文化目标,老师们在平凡的教育工作岗位上,从点滴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实践、传承和弘扬着“川农大精神”,让团结拼搏永不退役的帆,在新征程里以青春的形象扬起,齐心协力演绎出发展的交响曲。学院创意设计实验中心从原来只有一间的实验室和仅有的修了又修教学电脑,到现有基础画室、平面制图室、摄影室、提案室、交互实验室、二维动画制作室、印刷实验室、多媒体数字实验室、数据采集实验室等教学场地场所三十余间;从原来不足20台旧、缺的胶片相机设备条件,实现拥有苹果电脑、眼动仪、数码相机、摄像机、雕刻机、数字印刷机、丝网印刷设备、包装成型和书籍装订等教学辅助设备540余台,学院教学条件日新月异。学院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从最开始的20余人到目前40余人,先有冯先强老师实现学校国家艺术基金零的突破,后有石旭老师首次入围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学院影响力不断加强。
学院紧密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特点, 以弘扬“川农大精神”为主线,围绕“心系`三农' 、振兴中华”育人主题,积极探索构建了多元文化、多元评价、多样发展、多样成才的“四位一体”育人体系,让学生在多元的文化中丰富自我,在多元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在多样的发展中奠基自我,在多样的成才中实现自我。涌现了四川省最美女大学生陈凤、实现国际奖项实现零突破的赖宇、两获国家级金奖的童磊、斩获7所英国名校offer的胡文东等优秀学子,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出国留学人数增长了3倍。
着眼未来,学院将继续践行、弘扬“川农大精神”,充分领会“川农大精神”新时代内涵,担负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履行好强农兴农使命担当,努力探索“川农大精神”之艺术与传媒实践之路,在服务好学院本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同时,强化党建引领,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紧随学校步伐,跑出艺术与传媒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