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大精神”在体育学院代代相传

2020-10-09 10:41:18作者:体育学院 来源:体育学院 点击数:

  

大学精神既是大学最富典型意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特征,也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大学生命的灵魂所在。长期以来,体育学院不断弘扬“川农大精神”,用好“川农大精神”,使其成为学院发展的精神之基和力量之源,孕育出独有的学院精神和育人理念;突出爱国敬业传统,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职业理想打造优良教风;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注重实践和奉献,用体育特有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助推学生优良学风;坚持立德树人,让学生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对学院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了巨大作用。

用“川农大精神”精髓契合体育精神凝练育人理念

“川农大精神”是学校百余年办学历程中铸就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激励川农人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体育学院正是一代代川农体育人在“川农大精神”的熏陶和引领下,用自己的心血铸就而成。从1956年的四川农学院教务处体育教研室,先后经历了基础部体育教研室、社科部体育教研室、基础部体育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体育系、艺术与体育学院体育系等发展历程,从2003年仅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到2010年设置体育教育专业、2017年设置休闲体育专业,其间战胜了无数困难,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成就今天的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的学院文化和育人理念是深深扎根于川农大土壤中,汲取“川农大精神”作为内在养分,生长出的具有川农和体育特色的果实。“崇德、修身、尚勇、敦行”的学院院训和“尚文勤练、积健图强”的学院精神要求师生要爱党爱国爱校,树立德行,顽强拼搏,敢于挑战,脚踏实地的行动,勤奋学习,刻苦训练,用今天的艰苦奋斗去造就明日的强大。“立德树人、文化塑人、技能强人”的办学宗旨以及学院口号“和谐凝聚团队力量,拼搏勇创学院辉煌,做有内涵、有品味、有文化的体育人”要求师生心系三农,奉献“三农”,凸显专业“涉农”特色,以体育的荣誉精神展现学校,以体育的拼搏精神激励自我,让师生在体育教学、体育竞赛和体育服务中强健体魄并获得健全的人格品质,实现学院的发展。

用“川农大精神”提升教师职业理想打造优良教风

“川农大精神”是一种忘我的科研精神和对事业孜孜以求的追求精神。在新的形势下,学院充分发挥“川农大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作用,挖掘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承接老一代川农人的优良传统,践行艰苦创业的精神,把国家、民族和学校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形成“爱国爱农、厚德博学、敬业奉献,诲人不倦”的优良教风。

党建引领,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系上,坚持“双带头人”,积极开展“双向培养”,把“爱岗敬业,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作为合格教师党员的标准之一,以好的党风带动优良教风的形成;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党员队伍;开展“树榜样对照学”活动,分别设置优秀党员管理服务、教学等示范岗8人、优秀基层示范党支部1个,引导党员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约束言行,自觉增强宗旨意识,创先争优、走在前列。制定了“九必须,八不准”、《体育学院教师课堂行为规范》等制度,要求教师“忠诚教育、爱国守法、爱校明礼、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厚德博学、勤俭自强、团结协作”。

自强不息,拼搏勇创学院辉煌。作为川农人,“兴农报国”是不变的追求。邓跃宁在38年前,服从国家分配来到雅安,成为一名教师。面对只有一个泥巴足球场的简陋场地条件,他和体育老师们学裁缝搞套裁,在足球场中又设立了篮球场、排球场等,还不能互相影响使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天不亮就要出早操,天黑了再回家,这都是当年的真实写照。在专业发展上,他提出既然是“211”农业院校中的体育专业,那这个专业既要高大上也要接地气,学生既要往高处走也不能忘记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学院在三个专业中均设置了“三农”相关课程,同时签约农村实习基地,把体育送到农村第一线。

20世纪初,我国对农村体育,农村学校体育研究的许多理论问题仍是空白,他对农村体育进行了大量研究,发表了《西部农民与体育活动相互关系的调查分析》等大量论文,《农村体育问题》等著作3部,主编全国农业院校、四川省高校规划等教材11部。他提出应该以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等重大发展战略机遇为契机,以新农村试点地区、天府新区、城市周边地区为引领,以行政村为抓手,按照不同区域的实际,准确定位,分区域推进发展、优势区域优先发展、“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推进四川农村体育的整体快速发展。他主持的项目曾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哲社成果三等奖,连续获得五届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他所主持的体育课程是四川省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和全国体育课程评估优秀学校,他所领导的体育团队是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邓跃宁工作勤勉,诲人不倦被评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省级教学名师”。

川农大人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精神,不仅体现在攀登高峰时的团结协作,还表现为传承薪火,甘为“人梯”的良好职业道德。在体育学院,和谐凝聚团队力量的口号从来不是空话。体育人充分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由各系室落实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帮助、培养;定期召开“师德建设座谈会”,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校史院情,学习和体会“川农大精神”蕴涵的“兴农报国、振兴中华;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实质,引导青年教师立德、立言、立身。

三亮三比,强技能正师德师风。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绩效,学院教职工主动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务实作风,在教学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精神风貌。学院自成立以来,三次获得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特等奖,余威更是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获此殊荣。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对余威来说这只是“积累”的结果,量的积累才能成就质的飞跃。“尚文勤练,积健图强”的学院精神深深镌刻在学院师生的心上,展现在行动上。“艺高为师,身正为范”,她初来川农执教时,武术教学没有器材,更没有场地,既然没有条件,那就自己创造条件,于是她带领学生搬根长凳子练劈叉,搬块垫子练摔打。她总是言传身教,亲身示范,不知疲倦地给同学们讲解,与同学们一起练习武术基本功,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作为一名老师,她希望自己的课程能够让学生感兴趣,通过课堂有获得感,因此她积极参加说课和武术等比赛,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更多的东西教授和反馈给学生,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更好的起点,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川农大精神是一种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学院教师秉持“严”“实”作风,以实际行动擦亮体育学院招牌,在学生自我成长性评价中,社体系全校排名第一,体教系全校排名第八。

用“川农大精神”筑牢学生人生信念助推优良学风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文化塑人、技能强人”的办学宗旨,将“川农大精神”作为精神之钙,注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好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让学生在刻苦学习、刻苦训练、服务奉献中真正形成振兴中华的人生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活动导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新生入校之际,开展新生速“融”计划,过学习校史、参观校史展览馆和专题会议等形式,集中进行“川农大精神”和学院精神的教育活动。实施“党旗引航工程”,2019年,选树“江姐班”9个;为新生小班聘任“红色领航员”7名,开展学生党员“五个一”活动;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纪念活动为契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主题实践教育等一系列学习、宣讲、讨论主题教育活动,突出爱国主义传统。开展积健讲坛、优秀学生交流会、毕业生党员大会、考研动员大会等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校友,优秀学生等进行分享交流,帮助学生树立起人生理想。

体育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感。秉承“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积极组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我院共组织超过2000人次学生参与到第三十九届校运会、体育文化节,教职工运动会、中国户外徒步赛等校内外30余项赛事的组织策划和赛事服务工作,开展南郊乡小学支教,田家炳中学支教,坐班族体育、约健身等日常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本领,形成感恩社会、回馈他人的社会责任感。

以“赛”促练,锤炼品格本领。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对于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必须在体育训练和竞赛中锤炼品格、练就本领。我院现共有游泳、田径、健美操等13支专业代表队。每支代表队均有每周2次的日常训练,在比赛前还会进行集训,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爱校心转化为刻苦训练的具体行动。集训几乎是每天进行,最长时每天训练超过9小时。学生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还培养出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敢于直面挑战的勇气。顽强拼搏是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敬业进取精神的具体体现,与“川农大精神”强调的“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爱国敬业”不谋而合。近年来,我院学子参与四川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四川省大学生校园定向赛、四川省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四川省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比赛、全国学生武术锦标赛等体育竞赛,累计竞赛获奖305项,其中一等奖108项,二等奖115项,三等奖82项。连续三年,人均竞赛获奖数量位居全校第一。

用“川农大精神”助力学生德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无德不立,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价值实质与“川农大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高度一致。“川农大精神”是嵌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田野标本,体育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培育和践行。体育运动中的训练、竞争、协作等可以带给人勇气、坚持、自信心、进取心和决心,培养人的社会品质:公正、忠实、自由。我院毕业生吴松在成都地铁的四号线上,因为一手耍手机同时淡定帮助残疾人的乘客突然走红网络,被网友亲切称为“单手哥”。来自凉山州金阳县的彝族小伙阿力日哈2019年创办四川省昂和花椒开发有限公司,帮助家乡花椒产业发展。他和团队在1个月内拜访了成都的1270家火锅店, 两年时间里累计签约小龙坎等餐饮企业达超100家,代销农村滞销花椒10万余斤,使家乡农户增收213万。他负责的基于凉山州金阳县椒农的精准扶贫创业项目《麻味蜀乡—把控生产源形成销售制高点》获得四川省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省级银奖、校级一等奖。

17年来,我院毕业生1437人,他们奋战在祖国建设的各个战线,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畏艰难险阻,吃苦耐劳,敢于拼搏,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多家大型企业主动来校招聘,指明要体育专业学生,学院连续3年实现就业率100%,于2019年荣获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90%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表示满意,多家大型企业点名要招川农大体育人,他们“敬业奉献,吃苦耐劳,团结拼搏,科学求实”的优良品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受到社会认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