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2020-10-09 10:30:33作者:信息工程学院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点击数:

  

百年川农,栉风沐雨。翻开川农大发展的历史长卷,一代代川农人秉持兴农报国之志,默默耕耘在农业科教第一线,艰苦创业,求真务实,为中国农业的发展进步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们的风骨自成丰碑,并逐渐形成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多年来,信息工程学院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信工人将“川农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培养农业信息化科技人才为己任,一路奋进,砥砺前行。

焦聚专业建设 艰苦奋斗奠基石

学院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1981年,时任四川农业大学校长的杨凤先生在见到国外计算机的蓬勃发展后,特批购置了全校第一台CBM计算机用于科研计算。这台电脑的购置,成为了信息工程学院诞生的契机。作为见证学院发展的“元老”,王超教授谈到,“在农业大学办纯工科专业,确实非常不容易,我们一路都是摸着石头过河。”1981年至1993年的十二年间,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四川农业大学计算机中心”几乎承担了全校研究生的科研计算以及本科生的计算机通识教学工作,然而这期间,中心包括王超在内的老师总数最多不超过10人,最少的时候只有2人。为了满足大量的科研计算需求,他们白天上课、备课,晚上扑在计算机前做计算分析,不计回报、默默甘当学校科研进步的“幕后砖石”,为相关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随着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大,1993年,中心成立了计算机系,迎来了第一批计算机电算化专科生。此后连续七年,在时任系主任王超的带领下,投入大量精力,坚持不懈申请计算机本科专业办学,直到2000年,历经多次失败才终于尘埃落定。2001年,计算机专业因扩招一下子达到10个班,学生人数翻几番,让本来就紧张的师资更是捉襟见肘,老师们肩上的教学和课程压力达到空前,骤然紧缺的师资成为了学院发展道路上最大的障碍。由于雅安地处川西偏远山区,加之学校待遇不高,人才吸引力度不够,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持续了七八年之久。“教师人数不足,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难以完成,又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尽量缓解不利情况,王超通过各种渠道,想尽办法,抓住一切可能网罗教师的机会“到处挖人”,甚至邀请雅安军工厂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兼职代课。全体专业教学老师勠力同心,不顾疲倦,全力确保本科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在那期间,心系川农大的王超老师,不止拒绝了省农科院高薪挖人的橄榄枝,更曾放弃去美国进修的宝贵学习机会。

与杨开渠、杨凤、周开达、颜济等心系三农、无畏艰难献身农业科教事业的川农奠基人一样,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辈们尽管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更多的是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扎根一线,坚守初心,在教学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为莘莘学子照亮成长的前路。另一位“元老”人物,土生土长的“川农二代”,今年63岁的退休教师宋勤同样将人生的大好年华献给了学校和学院,他以“实干家”为自己注解,诠释对“川农大精神”的传承和践行。“条件差就克服!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作为最资深的机房实验室教员,他参与并见证了学院计算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全过程。1990年,在学校的支持下,计算机中心获得了一笔建设资金。为了最大化节约成本,资金被全部用来购置成电脑配件,宋勤等六位实验室老师不辞辛苦,自己动手组装了40余台电脑兼容机,用最低的成本,完成了两个新机房的建设;早在专业建设之初,宋勤就敏锐地认识到,仅仅通过校内实验室建设并不足以为专业发展提供支撑,绝不能让学生“闭门造车”,要“多出去长见识”。于是,他想办法挖掘社会资源,与雅安移动、网通、电信等运营商建立良好关系,让所授课程的所有同学有机会通过实地走访参观开拓眼界,增长行业见识。2000年以后,随着学院规模的扩大,为了满足越来越多学生的教学实验需求,现任学院副院长、时任计算机实验主任的李军副教授多方协调,争取实验室建设资金和场地支持;在没有足够建设资金的情况下,他带领老师们选择牺牲休息时间,自己踩着三轮车给实验室“搬家”,装机、布置网线、安装防静电地板,忙活了整个假期才让新的机房在新学期到来时,按期投入使用。至2014年,学院实验室从四教到逸夫楼再到育新楼,中间历经几次大规模的搬迁和重新建设,实验室建设面积扩大数倍、软硬件设备增至1000余台件,校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以1981年为起点到2014年学院正式成立,期间经过多次改组,经历最艰难的岁月,但正是有着像王超、宋勤、李军这样老一辈的信工人发扬“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川农大精神,硬是在最有限的人力、物力条件下一拳一脚、披荆斩棘,完成了专业建设有关的师资、基础教学设备、外部资源的原始积累,为后来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扎根雅安、不惧困难,在言传身教中彰显潜心育人的风骨与魅力,影响并感召了新一代信工人养成了“修德敬业,包容进取”的优良教风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脚踏实地”的严谨治学态度。

重视教学质量 求实创新谋发展

2014年独立建院以来,乘着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东风,信息工程学院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随着招生和转专业人数的增加,自2017年起,学院本科生人数已连续四年位居全校之最。然而,由于配套的师资力量不足,博士及高级人才引进非常困难,生师比失调越来越严重,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学型学院,在信工人眼里,“川农大精神”的传承和践行最直观的体现就在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学院始终以不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为追求目标。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其实,信工院生师比失调的问题一直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学院也一直在思考并探索如何在生师比失调的情况下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为此,在历任领导的主持下,学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实施意见》、《信息工程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信息工程学院课程实习、实训管理办法》、《信息工程学院奖教金评审办法》等,从制度和激励机制上保障各个教学环节改革的实施。学院副院长穆炯教授经过多方研讨和论证,主张从研究控制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入手,通过“环节控制+考核检验+实训强化”形成一整套适应信息化人才培养,以课堂教学为主线、教学团队建设为支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质量提升体系,得到了学院老师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老师们发扬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将专业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到教学控制的各个环节,自主研发了《课程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平台》、《机考平台》、《学生实习实训平台》,按需融入多个智能化管理模块,通过多平台线上资源协同作用,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各个重要环节的全程监控、互动和管理,不仅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管理能力,为学生学习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渠道;而且将教学与社会需求通过公司项目实训有效的链接在一起,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就业能力。

当然,更为值得称道的是学院对青年教师成长的关注,一方面给予更多的培训提升机会,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强高端学术交流,开拓专业视野,让教学内容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与需求;另一方面,每位新进教师配备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带新”的帮扶模式不仅让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快速提升,更通过耳濡目染实现学院优良教风和“川农大精神”的薪火相传。

正是由于学院的重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师自身的努力与坚持,信息工程学院多名老师获得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自2018年起已连续三年分别由潘勇浩、周蓓、倪铭斩获学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特等奖”荣誉称号。提及他们的教学理念,扎根本科教育二十六载被学生亲切地唤为“潘Sir”的潘勇浩谈到,“作为一个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职业责任感。只有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端正态度教学,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他凭借独特的教学模式,将晦涩难懂的定理、枯燥的概念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段子”呈现出来。例如,讲到数据库表中的主键时,他会告诉同学们,“主键不能为空值,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一个人必须得有‘主见’!”不仅直观易懂,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在课后还可以通过这些“段子”复习课堂的知识点。对于周蓓而言,“教学工作就是一场修行,且修行之路没有尽头。课堂上所有的游刃有余都不是一蹴而就,一定是经过不断尝试、不断总结、不断学习和提高才实现的。”她认为,除了掌握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还必须注重讲授课程的知识技能,钻研、积累行业经验并将其转化为生动的课堂案例和拓展学生视野的切入点。倪铭则认为,“课堂是有生命的!教学效果可以由老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自编、自导、自演’来实现。”他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针对课程重难点内容,以学生“学”好每个知识内容,不断完善“教”的导向设计为最终目的,认真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形成了一套“问题—关联—讨论—探究—反馈”的闭环式教学方法。“逻辑清晰、流畅、舒适”,是许多学生对倪铭认真对待课堂教学的评价。

不论是潘勇浩的“段子”、周蓓的“修行”,还是倪铭的“编导”,都无不体现出信工院老师对待本科课堂教学的“创新”理念,而这也正是信工人践行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内核之所在。

坚持与时俱进 人才培养显成效

信息工程学院从建院之初,到现在发展为本科生人数全校第一的大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紧跟社会需求,始终坚持与时俱进。首先,经过多年的建设,学院人才培养条件不断提升。2014年,新建4个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2门校级优质特色课程;2015年,获得省教育厅“农业信息工程”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2016年,“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点申报成功;2017年,自设二级学科点“农业信息工程”开始招生;2018年,新建1个虚拟实验中心,推进建成仁寿农业物联网实验基地;2019年,成立学院“数字农业发展研究中心”,1个数字农业工程实训中心;2020年,已成立12个专业综合工作室,先后与30余家单位签订了协同育人与校外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其次,在本科人才培养中注重行业发展的前沿性。2017年修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从架构、覆盖面、新技术等方面都体现新的高度,新纳入了数据挖掘、Python等当前信息科学中较新的技术,各专业主要新增或更新的专业类课程达10门;为了适应工科类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将校企合作模式引入实训课程的教学中,紧扣社会需要和行业热点设计实训内容,将部分实训内容依托学校农业背景融入农业物联网和农业信息化等新农科元素。

信工学子在“川农大精神”的熏陶和感召下,自觉追求进步,勇于挑战自我。近4年,积极参与“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赛”、“华迪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四川省ACM程序设计大赛等专业赛事,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6项,省级奖项84项。值得一提的是,2019 年6月,罗鑫、何雨航、刘禹辰三名同学组建一支学校代表队参加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邀请赛暨丝绸之路程序设计竞赛,摘得铜牌一枚,这是我校学子在ACM-ICPC相关赛事中获得的第一枚奖牌,在学校ACM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也直观地在就业质量上得到体现。近4年来,学院每一届推免研究生的211、985高校录取率均达到100%;考取研究生、出国(出境)留学深造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进入世界500强、上市公司、国企、央企、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专业对口率达90%以上。2020年,更有毕业生李瑞杰同学同时拿到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微软、IBM等IT行业领军企业的工作邀约,毕业生的质量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此外,经过多年的积累,2020年6月,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发表SCI论文也实现了“0”的突破。2017级本科生姚远舟和余昊扬在蒲海波教授的指导下,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应用于畜禽养殖,以共同第一作者在SCI收录期刊《Entropy》上发表学术论文,影响因子2.494。这不仅是信工院本科学子首次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也是学院确定并强化数字农业研究厚积薄发的实践成果。

初心引领未来,使命呼唤担当。“川农大精神”是一代代川农人缔造的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激励后人不断奋斗的动力源泉。在前辈们的奠基基础上,信工人定将以“川农大精神”为指引,用饱满的激情和无比崇敬的态度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在创新人才培养和提升教学质量中不断探索、进取,做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为四川农业大学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教育大会
    我校师生热议全
  • 学校隆重召开庆祝2024年教师节暨教职工奖励大会
    学校隆重召开庆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