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生命的路》一书中曾写道:“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这句话可以作为生命科学学院的一个写照。
忆往昔 峥嵘岁月甘为人梯
在2019年学校宣传片《看见川农》中,88岁的李桂垣老师推开标本陈列馆的大门,拿起当年亲手制作的鸟类标本娓娓道来的场景,成为了片中最动人的瞬间。沿着李桂垣布满沟壑的掌纹,时间脉络追溯到上个世纪,在那个教育事业百废待兴的年代,无数心系“三农”,无畏艰难献身党的教育事业的身影一一浮现眼帘。
独立建院之初,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小麦遗传育种学家颜济与杨俊良夫妇的科研工作从未间断。动荡的年代及艰苦的办学条件是不言而喻的,要想“白手起家”更是雪上加霜。在身体与环境的饥困中,两人依旧潜心教学与科研,先后率领科研团队研究出“大头黄”“雅安早”“竹叶青”等品种,并在文革期间选育出优质小麦品种“繁六”“繁七”及其姊妹系,成功将很多人从“找饭吃”的窘境中“营救出来”,解决了“双蒸饭”(在熟饭的基础上加水再蒸,让米粒变大,分量才会“多”一点,师生吃得“饱”一点)的问题。作为唯一参与国际小麦族研究协作组的两位中国人,颜济与杨俊良以生物学染色体组型为依据,在小麦族新属上的取得了巨大发现,五年时间,国际专家跟随两人前往西藏、新疆、青海、川西高原、甘肃等地采集小麦族植物,完成了《小麦族生物系统学》共五卷的编写与修订,全面汇总了当今世界对禾本科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的研究材料,对世界小麦族育种科研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全球生物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可以说哪里有小麦族植物资源,哪里就有先生的足迹”。在艰苦的考察路途中,一位年过半百的女科学家无数个日夜席地而坐于颠簸的车厢内。杨俊良的学生曾言,先生总是在严厉中充满关爱,在才华中洋溢着奋斗的精神和胆魄。
杨俊良曾不止一次地提到:“川农作为‘211工程’大学,靠的就是脚踏实地、打牢基础,只要打好基础,任何研究方向都可以开展。”著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端木道也是这句话的终身践行者。
“端木老师讲课水平很高,那是大家公认的。”“先生的讲课入耳入脑,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在许多学生心中,端木道都是自己的人生导师。在学生的培养上,他始终强调两点:一是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扎实的基本技能。他十分重视学术梯队的建设,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珍惜人才,提携后进。在端木道的支持下,教研组先后有多位教师及教辅人员参加了不同程度的进修,为学科建设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研组也形成了老一辈爱护小一辈的传统。为解决学生杨婉身赴德留学的后顾之忧,年逾古稀的端木道代其上了近4年的本科课程,坚持奋斗在基础教学上。
“具有前瞻性”“远见卓识”是端木道留给同事的深刻印象。他与杨凤教授强强联手,首创了学校不同学科长期固定横向联合的科研教学模式,为整个基础课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榜样,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
这些教授植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等课程的大师们勇辟蹊径“打江山”的故事至今仍旧为后人传颂。他们缔造和践行的“川农大精神”,亦成为无数学子心中永远的丰碑。
“川农大在艰苦的环境中办学,老一辈创下来的基业不能丢了,同时也不能停留在既有的基础上止步不前。”1996年,留学归国的杨婉身始终记得端木道先生多次来信的殷切嘱托。在担任基础部主任后,时刻思考着如何在传承基础上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科建设出力。为此,她紧跟时代脉博,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之路,如何为当时的基础部谋求“新出路”也成为了杨婉身工作的重点。相较于优势学科而言,看似薄弱的基础学科对于学校的专业发展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所找到的第一个突破口就是鼓励各课程骨干教师攻读学位再深造,提出“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新定位,这一举措将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从“教书匠”的身份中解放出来,着力提升师资队伍学术水平以实现科研反哺基础课教学。在杨婉身的带领下,基础部从一条腿走路变成了两条腿走路,多出的“一条腿”使学科前进的步伐变得愈加快速稳健,但要想“双腿走的好”更得“两手抓得牢”。第二个突破口就是开办生物科学本科专业,通过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发展,这个想法得到了当时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郑有良的大力支持。2001年,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借鉴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班”的模式开办生物科学本科专业。然而当年学校的招生计划申报已经截止,“基地班”到底能不能如期办起来?学校破例允准开展了一次特殊的招生:2001级新生进校后,在所有一本重点分数线以上专业的学生中再次发起专业申报,最终留下的42位学生成为首批生物科学专业学生。这批学生2005年毕业时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90.5%,六级通过率66.7%。一次性就业率100%,64.3%的学生考取研究生,分别被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和研究所录取,考研率居全校第一,专业教学运行评价居全校同年级本科专业第一。同年,生物科学专业被学校评为优秀专业。
突破了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瓶颈,基础部也逐步打开了新的局面。在紧跟川农大进军综合性院校步伐的同时,杨婉身带领基础部教师在夹缝中找出路,一点一点拓宽了生物化学课程的建设及学科发展的道路。就在第一个生科专业招生的同年,她所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获四川省第四届教学成果一等奖,为了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报奖时她把自己排在最后,最终她的名字没有出现在获奖名单中。
传薪火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上端木道、杨婉身老师的课就是一种享受,课上从未有过一句无用的话”。学校首届优秀教师标兵、校级教学名师陈惠在川农任教已33年,忆起初到基础部任教时,做回“学生”的模样,她认为教学的基本功正是在那时“被”打牢打实的。“那时要想上台讲课需得听课整整两年,还要跟随研究生一道进行考试,考不过还不行”。新老教师长期的互听互评已成为传统,在定期的教学研讨中,包括端木道等老一辈教师在内,全体教师都要一一拟定专题分享所习得的学科前沿动态,防止固步自封。所谓“学不可以已”,老一辈教师以身作则、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的教学风范成为青年教师的榜样,教师们纷纷选择“再出发”,在学校及学院的支持下重新“回炉”深造。陈惠攻读完博士学位时,已是她任教的第17个年头,但奋斗之路从未止步,她立即着手建设学院的第一间微生物实验室。面对“白手起家”的困难,陈惠下定决心“不能因为基础弱、起步晚就有理由止步不前,万事开头难,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上,老一辈不也是这样过来的么?”空荡的教室随着一年又一年、一点又一点的积累先后搬进了基础的仪器设备,一间又一间的实验室相继建设起来,容纳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在这里探索生命的奥秘。秉承着艰苦奋斗的“川农大精神”,陈惠将科研之路越走越宽,先后申报并成功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等多项科研项目。2015年,她所主持的“新型饲用植酸酶和纤维素酶的创制及其应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坚持做下去,终究会被科学所青睐”。在生命科学学院一直不缺少像陈惠一样默默耕耘、静待花开的生科人。2018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吴琦带领的苦荞科研团队成功获批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而当年全国关于荞麦类的项目只有7项。如今,他的苦荞研究成果已在国际领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在长达14年潜心科研道路中,他曾经也遇到过经费难题,于是就有了那个“把一分钱掰成两半用的吴琦”;他曾经做的研究不被领域内的专家看好,但埋头苦干、坚持到底使他成为了荞麦研究领域内的“先锋”。他从未想过就此止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差到好都是坚持奋斗的最好印证。他认为,作为川农大教师,艰苦奋斗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品格,作为生科人,亦要时刻担好薪火相传的重任。
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传、帮、带”和“双培养”机制是学院教师队伍传递薪火的重要法宝。在老教师带领下,各系室的青年教师形成了无假期“坐班制”的习惯,白日里穿梭于教学楼的忙碌身影,黑夜中一排排亮眼的灯,办公室和实验室俨然已成为了老师们的第二个“家”。教学质量特等奖获得者郭晋雅是青年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代表学校理科课题组唯一的教师参加2020年四川省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时,三个多月熬更守夜准备材料,同时还要兼顾12名本科生及2名研究生的论文指导。“我是代表学校‘出战’的,无论如何也要做到最好”,在她眼中,艰苦奋斗是学院每一位教师的常态,“前辈们对待教学科研好像总有用不完的劲儿,看到他们努力奋斗样子,传承感与使命感就会油然而生。”在双重“法宝”的培养下,青年教师成长迅速:如青年教师曹晓涵在张怀渝教授的重点指导下,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发表教改论文1篇,指导科研兴趣培养计划2项;李成磊在导师吴琦教授的指导下,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课件作品《基因工程》荣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在“青年学者论坛”中荣获二等奖。
目前,学院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占比69.5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93.48%,海外留学经历教师比例达到54.35%。是什么不断吸引着诸多青年先后选择川农大进入生科院?学院教授、哈佛医学院博士后蔡易坦言:“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崇高的‘川农大精神’正是我在漫漫科教之路上的人生追求,能够与一群斗志昂扬、志同道合的‘战友’并肩作战,使我更加笃定了当初的选择。”
争朝夕 精神孕育生命之花
从第一届生物科学专业的仅42名学生发展到如今1600余名学生的生命科学学院,在“川农大精神”的引领下,学院将艰苦奋斗作为重要内容传承与发展,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生科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着力营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育人环境,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川农大精神与生科文化的共同孕育下,艰苦奋斗的精神早已深深扎根生科学子心中,不断涌现出众多优秀典型。
“每次走过十二教一楼的走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字眼总能让我感受到振奋人心的力量,又像是一个目标指引我前行”,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为直博生的生物技术2015级毕业生陈梦莹在川农大的求学之路像是一路绿灯闪着光芒,可奋斗的背后却藏着只有她自己才能体悟的苦涩:不厌其烦的组织观察,屡战屡败的实验结果,没日没夜的拜读文献。而每当遇到阴霾,与老师倾心交谈,总能使她拨开云雾,拓宽视野。陈梦莹将艰苦奋斗诠释为“苦中作乐”,凭借着不服输、勇攀登的一股劲,她的成绩连续三年始终保持在同年级同专业双第一,在繁重的学业中担任过班长、团支书、校展览馆解说团团长,并成功撰写学术论文两篇,共荣获国家奖学金、全国英语口语测评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四川省大学生生物与环境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等20余项荣誉奖励,毕业时分别获得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中科院生化细胞所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offer。“想要长久的成功,就不能让自己有一丝的懈怠”在离开川农时她曾说,“我将带着川农人的精气神远赴他乡继续深造,在清华园里,努力奋斗,或将迸发出更加耀眼的‘生命之光’”。
“生命科学就是我的本专业”。在2019年新疆和田县年度教师公开课大赛上,以最高分获评一等奖的罗磊自信地答道。他是学院2014级毕业生,我校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曾服务于新疆和田县第三小学。在学院学习的四年里,学习了多个操作性很强的课程,熟练掌握了各类显微镜、移液枪、离心机和分光光度计等实验器材。课外积极参加学院生命科学节、四川省大学生生物与环境科技创新大赛,进入学院布同良老师所在的实验室从事研究。正是由于对生物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打下的坚实基础,使他在支教中成长为一名诲人不倦的科学教师。“学生工作的锻炼,使他成长很大”。始于学生工作中的尽心尽力,他成长为校学生会主席、市学联主席,四年的学生工作培养了他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这些难能可贵的财富陪伴着他去到艰苦的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就在支教快要结束时,罗磊因腹部绞痛难忍进了医院,“你这个肾结石不小,建议你尽快入院手术。”“医生,我是一名支教教师,还有一个月就要回内地了,如果住院学生的课程就全耽误了,您先给我多开些药。”这就是罗磊,他想在沙暴肆虐的和田站好最后一班岗。从雨城雅安到没有雨的和田,没有带回玉石却带回了肾里的一颗石头。“我不过是学着老师们的样子,去滋养沙漠里的种子,相信终有一日能守得花开。”罗磊说。
谋发展 砥砺前行争创一流
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为生命科学与理学院,最早源于学校的基础科学部。2003年初,学校在原基础科学部理学学科基础上组建生命科学与理学院。2014年,在学校学科布局战略调整下,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分别从农学院和动物医学院调整到生命科学学院,自此,生命科学学院进入了建设“三生”专业的新时代。
从“厚基础、宽口径、通识教育和个性化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到培养兼顾学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复合型人才。学院始终将教育教学质量视为学院办学的生命线,将人才培养的目标着眼未来,与时俱进,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突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以曾宪垠、丁春邦及陈惠教授为代表的优秀教师。他们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在工作中铆足干劲,用深厚渊博的学识教导学生;他们团结奋斗,用朴实无华的精神感染彼此,以实际行动践行“川农大精神”,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了人人带头争创佳绩、群策群力促进建设的优良氛围。近三年,学院教师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纵向及横向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5项,年均到位经费近300万元;有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累计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院在学校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艰苦的教学条件得到持续改善:现建有2个实验教学中心;4个实验室;1个研究室;2个标本馆(室),实验室总面积达到约11000㎡。拥有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高效气相质谱联用仪、荧光定量PCR仪、多功能超级酶标仪、叶绿素成像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倒置荧光显微镜等仪器设备1000余台件,总值近5000万元。学院还与25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动植物野外实习基地1个),校企联合实验室1个;在雅安校区农场还有植物种植和水产养殖校内基地。
经过多年建设,学院发展也逐步取得一定的成效:拥有了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可以从6个学科方向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先后建成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一流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一流专业1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2019年,“生物工程”学科上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020年1月,继“植物学与动物学”和“农业科学”后,“生物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了前1%的ESI学科,成为学校第三个ESI前1%的学科。
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从第一个实验室到二十余个实验室的建立,从第一个专业的建设到“三生”齐头并进,就像是印证了陈惠老师当初的“下定决心”,如果没有选择在艰难中起步,没有生科人“下定决心”的执着奋斗,如何成就如今的生科。二十余年风雨兼程,不艰苦吗?非也,而是众人都朝着前方埋头奋斗,早已不畏艰苦、不觉艰苦。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生命科学这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川农大的成长之路正是川农独立办校辉煌蓝图中的一个缩影。”现任院长曾宪垠如是说到。“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一生的老一辈;薪火传承、勇担使命的新生代教师;追求理想、砥砺奋进的青春少年。在川农大,生命科学从一片空白到满堂花开,是因为这三代人的辛勤耕耘,始终根植于心的正是同一种精神。”学院党委书记丁春邦发出这样的感慨。
其实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生命科学的道路从来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精神不灭,生命便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