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源于1936年建立的四川大学农学院农学系畜牧兽医研究室,1962年成立四川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家畜饲养教研室,1979年成立动物营养及饲养研究室。1986年,经四川省高等教育局批准,正式成为四川农业大学正处级建制的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所。2020年,动物营养研究所迎来了34周岁生日,同时也迎来了践行“川农大精神”的20年。20年来,在“川农大精神”的指引下,营养所风雨兼程,砥砺奋斗,阔首前进!
一、“奉献、协作、求实、创新”营养所团队精神的提出
杨凤先生是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学科的奠基者,是该学科在川农建设和发展的领军人。为了实现自己科学救国的终身志向,杨凤先生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于1951年放弃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毅然回到祖国,1952年在四川大学农学院创建了家畜饲养教研室,1956年川大农学院在雅安独立建院后,杨凤先生在此扎根,为动物营养学科的发展辛勤耕耘一生。1986年杨凤先生创建了动物营养研究所(正处级)并担任首任所长。建所之初,杨凤先生庄重宣言,“要培养一批人才,争取成为全国重点学科,在学术上走在前列。”否则,“生则寝不安眠,食不甘味,死则死不瞑目。”言犹在耳,掷地有声。杨凤先生一生把科研出成果教育出人才作为自己奋斗不懈的目标,是“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拚搏,求实创新”这一“川农大精神”的实践者,同时他又把“川农大精神”化作自己的行动来感染、熏陶、培育年轻教师和学生,他经常给年轻教师和学生讲“献身、协作、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并将其作为所训,身体力行。近朱者赤,见贤思齐,继任所长们向杨先生看齐,在陈代文教授任所长期间,营养所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将杨先生提出的八字所训升华为“奉献、协作、求实、创新”,从此成为动物营养研究所的团队精神。
杨凤先生是“川农大精神”的缔造者之一。他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这16个大字的川农大精神付诸实践,领导动物营养学科和四川农业大学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杨凤先生一生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始终将工作放在首位,一次又一次放弃组织上给予的休养度假的机会,念念不忘“三子”:给年轻人“开铺子(创造工作条件)、铺路子、搭梯子”。为修建现代化教学科研所需的实验猪场,先生奔波于申请和争取经费的路上;为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能力;先生无论多忙多累,都要亲自指导参加学生的开题报告、试验设计、试验实施,还亲自给研究生上专业英语课。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一批中老年同志也乐做人梯,当铺路石子,甘于奉献。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所里十几名教学科研人员,先后有8位年轻人脱产学外语和上电大,7名年轻人出国。他们的工作都由中老年同志无偿承担,这些老师们不仅毫无怨言,甚至有人将作为主研获奖的机会让给年轻同志,认为这是年轻人发展的敲门砖。
在偏僻的西南小城雅安,不占“天时、地利”,川农大动物营养学科能够在教学科研方面做出一些成绩,重要原因在于“人和”,在于“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的感召。杨凤先生一生治学严谨、严肃、严格,在科研设计、实施、总结方面,总是做到设计严谨,工作细致,资料系统,数据可靠;对研究生试验指导和论文审阅,不怕脏不怕累,大热天也要亲自进猪栏细致观察,论文字斟句酌,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在杨凤先生的影响下,研究生做试验从设计到购运试验动物和饲料、清扫消毒畜舍、饲喂称重等,全程亲自参与,严谨认真,实事求是,保证了科研成果的真实可靠。这种科研的精神在营养所一直被传承下来。1989年四川农大动物营养学被国家教委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点。同年,研究生教育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优秀奖。其多学科横向联合的科研教学模式和坚持研究生写文献综述,开展专题讨论(Seminar)等经验,得到充分肯定,认为是“在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1988年杨凤受农牧渔业部教育司委托,主持制订了全国动物营养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博士生培养基本要求。他主编的全国农业高校统编教材《动物营养学》1996年获农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翌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被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奉献、协作、求实、创新”的团队精神,在杨凤先生、王康宁研究员、陈代文教授、吴德教授和余冰教授的带领下,一代又一代营养人传承发展,在动物营养所的发展史中立下丰碑,成为了动物营养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奉献、协作、求实、创新”团队精神的内涵
动物营养研究所“奉献、协作、求实、创新”的团队精神,不但凝结了杨凤先生及老一辈川农营养人对人生实践的深刻思考,更是深深影响和鞭策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年青的动物营养人。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科学的追求旨在对全人类的奉献,从来不以科学家本人的功利为目的。也只有不以功利为目的,科学家才不致患得患失,随风摇摆,才能不怕艰难险阻一往无前地追求科学真理。正是怀着对科学的深厚感情,杨凤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甘坐冷板凳、演绎着最富色彩的育人和研究人生,也感召着动物营养研究所继任所长王康宁研究员、陈代文教授、吴德教授和余冰教授,他们在所长的岗位及科研工作中继承和发扬着“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动物营养研究所,为畜牧学科的发展殚精竭虑,寝食难安,夜以继日地奋斗在管理、服务、科研和育人的第一线;为了兼顾管理和科研,没有周末,没有假期,除了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奔走于办公室、实验室和实验基地,潜心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同时,淡薄名利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动物营养研究所行政、实验室和实验基地管理的老师和年轻教师们。他们从未将努力工作当做换取名利的筹码,而是当成自身职业素养的必修课,常常牺牲节假日为研究所教学、科研做好服务工作。尤其是在非洲猪瘟、新冠病毒肆虐的时期,所有管理人员,尤其是实验基地的老师们充分发挥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战斗在工作第一线,工作量是正常时期的好几倍,但从不叫苦,从不叫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若有令,召必回!不论是已到家还是在回家路上的老师们全都放弃节假日迅速从天南地北向基地集结,夜以继日地身赴防控一线指挥、调度,为动物营养研究所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无私的奉献。杨凤先生及营养所老师们表现出来的这种淡泊名利、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当今社会的时代风范。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名利观,才能培养宽广的胸怀和良好的心境,才能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增强干好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精诚合作、甘为人梯
从首任所长杨凤先生开始,营养所的管理者就一直告诫年轻人:要发展壮大,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摒弃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做法,代之以团队合作,协调配合的团队模式。因此,动物营养研究所一直秉承着团队合作的优良传统和良好氛围。团队合作能利用团队成员的互补性、信息的差异性、决策的自主性,取得结果的高效性。组织行为学大师罗宾斯指出:“团队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的相同作用,其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永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 由于团队成员的互补性和对目标的高度认同感及行为上的自觉性,使得团队产生了1加1大于2的绩效。一个团队的发展壮大不单单是某个人的发展壮大,而是要求整个团队具有强大凝聚力,每位成员都能自觉体现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这也正是动物营养研究所整个学科赖以生存发展的制胜法宝。正是依赖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动物营养研究所猪营养团队和鱼营养研究团队取得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2009-2019年10年间一举拿下4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个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而纵观国内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一个团队在10年间连续拿下4个国家大奖的教学科研单位屈指可数,在畜牧行业更是绝无仅有。
动物营养研究所一直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学科传承。杨凤先生在培养传承人方面作出了最好的表率,想方设法给年轻人“开铺子、铺路子、搭梯子”;继任所长王康宁研究员、陈代文教授、吴德教授及现任所长余冰教授将年轻人的发展放在首位;学术带头人周小秋教授和张克英教授甘为人梯,高度重视团队年轻人的发展,继承杨先生遗志,为年轻人的发展铺路搭桥,出谋划策,无私奉献,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在所领导和学术带头人的关心和帮助下,营养所的年轻人一步步成长起来,开始逐步在科研、育人、社会服务等方面崭露头角,涌现出了一批青年才俊,如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何军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优青和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冯琳教授,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方正锋教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车练强教授等。
在动物营养所师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这种精诚团结、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在当今社会尤显珍贵。增强大局意识,充分发挥团队优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凝聚力量推动学科发展。动物营养研究所长期以来都以团队的形式在发展在壮大,以“精诚合作、甘为人梯”的精神,感召一代又一代年轻教师,培养一届又一届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曾经有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回忆在营养所生活经历时动情地说:“我们的团队就像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家庭中每位成员都能感受到大集体的温暖,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大家都是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推动我们团队的发展壮大!” “奉献、协作、求实、创新”的团队精神所释放出的强大凝聚力就是将营养所团队成员连在一起的精神纽带。
一代又一代的川农营养人怀着兴农报国、振兴中华之志,艰苦创业,自强不息,默默耕耘在农业科教的第一线,奋发拼搏,科学发展,推动我所各项事业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不断为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营养所师生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猪圈、鸡舍、鱼塘、牛棚、实验室,艰苦奋斗,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为建立一个更加优秀的团队而奋斗。这些都是“奉献、协作、求实、创新”的团队精神的体现,这种团队精神和“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一脉相承。
三、“奉献、协作、求实、创新”团队精神的传承
杨凤先生的弟子们,继任所长王康宁研究员、陈代文教授、吴德教授、余冰教授,学术带头人张克英教授,周小秋教授等秉承杨凤先生志向,带领几代人,勠力同心,精诚协作,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川农大精神,秉承由杨凤教授等老一辈动物营养学家沉淀形成的“奉献、协作、求实、创新”的学科团队精神,紧紧围绕创建一流学科的战略目标,开拓创新,励精图治,推动学科建设不断发展。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条件平台是立所之基,学术队伍是兴所之本,人才培养是荣所之魂,科学研究是强所之路,社会服务是富所之道”的治学办所理念,踏出了一条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学科建设之路。2019年动物营养研究所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这一殊荣无疑是对动物营养研究所多年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方面成绩的褒奖,也是对几代川农动物营养人砥砺奋进的肯定,充分证明了“奉献、协作、求实、创新”团队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创先争优,凝心聚力,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在几代川农营养人的共同努力下,在“奉献、协作、求实、创新”团队精神的感召下,动物营养所的条件平台建设和学科发展成效显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营养所的条件和平台得到大幅度改善。研究所实验室面积达5500平方米,教学科研试验基地占地面积60000多平方米,拥有价值7000多万元的各种现代化仪器设备,实验室和教学科研实验基地建设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目前拥有教育部、农业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区生猪优质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等各级条件平台。在一流平台的支撑下,学科建设成效显著。1989年动物营养学科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2007年又连续两次蝉联国家重点学科殊荣,成为我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大学的重要推手。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的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中,以本学科为重要支撑之一的畜牧学学科排名全国第四,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动物营养所在畜牧学一级学科获评A-,作为畜牧学和农业科学学科群的重要组成学科入选国家和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凝练创新,团结拼搏,团队建设显优势
2005年,在时任所长的陈代文教授的带领下,营养所领导班子主动求变,求实创新,对整个队伍进行了一次创新性“整编”,为营养所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已有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基础,结合教师意愿,研究所凝练出猪营养、家禽营养、水产动物营养、反刍动物营养和饲料研究五大主要研究方向,在各自学术带头人带领下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研究,以岗定人,在目标方向上逐步自我完善壮大,不断破浪前行。如果说此前的营养所是一艘战舰,那么“整编”则让它成为了一支舰艇编队。这样的组织架构方式在国内同类学科单位中并不多见,全新的组织形式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潜力和战斗力。目前,猪营养方向已经发展出种猪营养和仔猪及生长育肥猪营养两个实力子团队,虽均以猪为研究对象,但一队“火力”集中于改善我国种猪繁殖性能和终身产肉量,一队则瞄准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生产过程中的健康(抗病力)、高效和优质等问题,在产业相关问题的研究上互为补充,集体攻关。经过沉淀和积累,近年来,这两个方向的研究成果均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整编”之初,水产动物营养和反刍动物营养均只有1人,但经过15年的发展与沉淀,周小秋教授已带领水产动物营养团队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张克英教授成为国家水禽体系岗位科学家,王之盛教授也成为了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充分展示“整编”之后的团队发展优势。
营养所每年召开一次全员参与的学科建设会促进了各个团队相互取长补短。会上一方面对各团队一年来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现状、成果及国内外相关进展等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内外比较中找差距、找方向,也找自信,形成了团队间你追我赶,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各团队也提出自己的研究和发展计划,通过整体统筹、相互协调,既解决资源利用等方面“撞车”的问题,也在广泛交流中相互借鉴启发。“肉兔消费大省是四川,但养殖大省却是山东。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补充对兔的研究?一方面我们的研究不足,一方面产业发展有需要。”正是在这样的会议后,营养所开启了家兔营养方面研究,并晋升了一位家兔营养教授。
如今,营养所在团队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绩,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高级专家,也有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中青年专家,形成了一支学缘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创新能力强的学术队伍。团队已成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农业部创新团队、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
严谨治学,求实求是,严控人才培养质量关
作为国家首批硕士点、博士点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30年来在实现人才培养的职能定位中,在“奉献、协作、求实、创新” 团队精神的指引下,探索形成了一套严进严出、分类培养、团队指导、重过程管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营养所育人极重品德,“先做人后做事、道德与文章并重、思想与业务并重”,“对学生负责,严谨治学,严格要求,求实求是”是营养所导师们达成的共识。杨凤先生对入门研究生的欢迎词是“欢迎到地狱来旅游!”周小秋教授要求学生“实验一开始,就必须住在实验场!”“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一旦作假,立刻扫地出门!”曾有延期几年尚未毕业的学生到吴德教授办公室请求“放一马”,吴德教授耗费数小时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让他明白科研和学术来不得半点虚假,“放一马”不仅是对学术的不尊重,更是对他的不负责任。就在2019年夏,在外审专家全部审核通过的情况下,营养所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们严格把关,给予一位博士生、四位硕士生“还不够好”的学位论文“认真修改后再重新答辩”的决议。
在严谨治学,严进严出、不容“注水”的育人氛围里,人才培养质量优良。《动物营养学》《饲料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资源课程;3部教材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陈代文教授荣获国家教学名师,他带领的团队被评为首批国家教学团队;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3篇,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毕业生因作风朴实严谨、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90%以上的毕业生从事营养相关工作,其中从事技术工作的占85-95%。他们分布在国内20多个省市区及美国、加拿大、英国等,不少已成为行业领头人或业务骨干,获得行业领域的高度认可,也为营养所赢得了“动物营养界的黄埔军校”的业界好口碑。
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科研成果丰硕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川农动物营养人个个是奋斗者,是一群别人眼中的工作“狂人”。这里无论专家学者还是科研助理工作量都绝对饱和,加班加点是每个人工作的常态。吴德教授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做访问学者时因极致的实验强度被人叫做“疯子”;在陈代文教授的脑海里,没有节假日概念,每一天对他来说都需要争分夺秒,需要忘我投入;周小秋教授总是7点半就到办公室开始忙碌,几乎全年无休,他和团队成员践行了“5+2”“白+黑”的工作状态;张克英教授一直在和时间赛跑,要“为后面的年轻人铺开摊子”;余冰教授小小身躯却有大大的能量,常年累月奋斗在办公室,“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就是她真实的写照,她常说“没有时间懈怠,总有很多重要的工作等着我”。还有更多的70后、80后中青年骨干,他们担起了科研任务的具体实施,在人才培养、对外服务中挑起大梁。陈代文教授曾经说:“平台条件越多对学科发展提供支撑就越有力,但平台多也意味着事务性的工作多。在营养所,几乎每位专家教授除科研外都承担着其他‘副业’,但从没人叫苦叫累,推脱逃避。” 吴德教授说:“在这样的一个集体中,想有丝毫懈怠都不好意思,努力拼搏已成为一种习惯。”年轻教师认为:“看着老师们都是这样‘拼’过来的,感觉没有理由不去好好做。”言传身教,一种属于川农动物营养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和气质就这样被传承着。
正是这种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动物营养研究所近年来在动物抗病营养、母猪系统营养、淡水鱼健康营养和家禽营养代谢与需要、饲料数据库和生物饲料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672项,科研经费1388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714篇,其中SCI 论文537篇,先后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42项,其中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4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9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0项。通过“校校”和“校院所”融合培养模式改革与应用,研究生的理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养的博士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3篇;发表论文有3篇总被引频次连续2个月进入全球TOP0.1%,入选ESI热点论文,另有周小秋教授团队指导的10篇学术论文入选ESI全球“热点论文”。
重传承、讲创新,学科文化影响力大
动物营养研究所将学科文化、学术规范与道德诚信教育内容纳入培养方案,抓教风、学风和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团队学术道德规范》。加强学生思想与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科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发扬“奉献、协作、求实、创新”的动物营养所团队精神,搭建学科、研究机构、实践基地三结合的育人平台。举办“追溯学科发展历程,传承团队发展精神”系列活动,传承弘扬“川农大精神”。定期邀请学科退休和在职的资深专家为整个学科师生讲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历史,让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精神、“川农大精神”深入每一个人的灵魂。并作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的基本文化底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形成严谨、民主、宽松的团队风气,团队凝聚力、协作能力增强。连续举办11届教职工家属联谊会,对全体在岗教职工的努力以及退休教职工和家属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出版《纪念杨凤先生诞辰100周年画册》,举办纪念杨凤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传承弘扬团队精神,全方位加强学科宣传,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曾有“211工程”评审专家评价:“营养所的团队精神是‘川农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正是秉承着“奉献、协作、求实、创新”的团队精神,动物营养所人拧成一股绳,精诚团结,奋勇向前!这种精神体现在杨凤先生排除千难万阻回到祖国开创事业的一腔拳拳报国之心中,体现在老一辈川农营养人给年轻人“铺路子、搭梯子”的无私奉献中,体现在号召研究生“身处地狱”和“先做人、后做事”的严格培育理念中,体现在“出狱”学子潸然泪流的喜悦中,体现在坦然面对“猪公馆”“洋猪舍”招致的嘲笑中,体现在动物营养研究所“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超人用”的自嘲中,体现在周小秋独辟蹊径,由“热门”转向“冷门”,长期致力于淡水鱼类研究的坚守中,体现在吴德教授、陈代文教授、余冰教授等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坚定中,体现在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的防控中,更是体现在每一个川农营养人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和执着坚守中。“奉献、协作、求实、创新”这八个字看着简单,践行却难,持之以恒做出成效更难!
成就的底色是辛勤的汗水画出的灿烂。天道酬勤,厚德育人,川农营养人在践行“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的20年中,创造了一流业绩和辉煌成就。在未来,川农营养人将继续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求卓越,奋勇争先,继续在川农大精神的光辉照耀下续写精彩,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