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厚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其中“川农大精神”是川农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积淀的文化精髓,是我们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的“富矿”。“川农大精神”富含思政元素,“深耕”其中的德育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既是创新思政课教学,打造川农思政课特色品牌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好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挖掘和利用“川农大精神”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川农大精神”育心铸魂,结合“兴中华之农事”初心和强农兴农使命,讲好川农大故事,厚植川农情怀,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铸魂育人成效,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时代新人。
践行“川农大精神”,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思政课教师要成为“川农大精神”的弘扬者、传播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从事的是青年大学生灵魂塑造的工作,是这一“关键课程”的执行者和组织者,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关键。讲好新时代的思政课,需要明确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深耕”校本资源,深刻理解和把握“川农大精神”的时代内涵,做到“川农大精神”先进入教师头脑,只有内化于心才能自发践行“川农大精神”及引导大学生成长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课教师要遵循求实敬业的“川农大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守教师的政治底线。当一名好老师不易,当一名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更难。学院严把教师政治关、师德关,将“川农大精神”有机融入师德建设,坚持“爱党爱国、艰苦奋斗、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职业理想,让教师树立“信仰、信念、信心”,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牢固树立使命意识,当好学生引路人,坚守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底线。
思政课教师要践行奋斗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在思政课教学中追求卓越。学院要求所有教师必须发扬奋斗创新精神,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钻研、吃透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课堂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形成内容多元、形式多样、全面立体的教学体系,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让思政课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课”。各教研室为推进线上线下课程建设,不断了解学习新媒体、网络技术手段的运用,熟悉在线教学、网络资源运用等新领域,借鉴慕课资源实际操作,以此拓宽教学的新视野。守正创新加强思政课建设,就是传承发扬“川农大精神”的最好方式。
思政课教师要发挥团结拼搏的“川农大精神”,在团队合作中提升业务素养。学院以课程教研室、“名师工作室”、课程教学团队和教学竞赛团队为平台,发挥团队优势,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发展。各教研室从实现雅安、成都、都江堰三校区教学一体化,再到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团队,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工作室、校级课程团队,一直以集体利益为上,以团队奋斗为基准,将团队运作、分工协同逐渐建设为教研室的常态化工作方式。精细到位的教研室工作会议,落实到人的任务部署,每一位教师都认真钻研教学,努力打造在整体教学布局下各具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使认真、严谨、团结成为衡量教研室一切工作质量的准绳,用实际行动践行“川农大精神”。学院采取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加强“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一课”的展示与竞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机制,建立“以老带新”和“以新促老”双助学习机制,逐步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学院李晓辉、唐平老师先后荣获首届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二等奖、四川省青教赛三等奖的佳绩。
“川农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程,增强思政课亲和力
要将“川农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就是将“川农大精神”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教育资源。
“川农大精神”是校本资源的核心内容,是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长期实践积淀深化而形成的精神品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行为理念和文化氛围,它不仅是学校的力量源泉和精神象征,更是国家愿景、民族传承、社会意识和本土文化的融合体,是时代精神的表征和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从本质上而言与思政课内容具有契合性。将“川农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程,将弥补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资源的不足,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川农大精神”,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程的直观性、参与性和实效性, 进一步有效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的四川农业大学,始终把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林人才作为立校之本,不断探索新时代农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所以学校十分重视思政课在农林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导向性和引领性作用。思政课的理论传授过程需要理论贴近现实生活,因此,要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就要以生活化的素材丰富理论的教学内容,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川农大精神”是植根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的大学精神,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在学校开设的思政理论课教学中,都能以不同角度呈现和强调。在思政课教学方面,学院从学生关注熟悉的“川农大精神”入手,将“乡村振兴”的最新成果、“精准扶贫”的最新成效、“成果转化”的最新走向及“川农大精神”的最新影响等校本资源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重要素材,并有效整合到思政课教学中,丰富思政课的教学的内容,形成富有川农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
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要深耕“川农大精神”中的思政元素,把贴近实际、贴近对象、贴近具体的校本特色资源融入到教学中去,通过“浅入”而“深出”的课堂教学,就可以把“高大上”的抽象理论拉回到同学的身边。所以利用好思政课建设,把“川农大精神”融入到课堂上去,这对于新时代下培养知农爱农兴农新型农林人才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要将“川农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并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就是要用活相关素材,增强思政课感染力。
学院成立校本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团队,推动思政课教学资源供给侧改革,积极推进“川农大精神”如何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找到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契合点,找准与大学生思想的共鸣点,让思想思政课程内容既与时俱进又接地气。为每门思政课程设立教改研究项目,深入挖掘学校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优秀案例和“川农大精神”等校本资源融入思政课程,讲好川农故事、讲好身边故事,培养学生心系“三农”、服务“三农”的意识、能力和情怀,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各教研室根据各门思政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组织教师集中进行专题备课,在充分、准确地把握各门思政课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特点、教学方法之后,坚持理论与实践、内容与形式、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兼顾等原则相结合,把教材体系优化成教学体系,选择好突破口和着力点,做好教学设计,坚持内容为王,把“川农大精神”有机融合到教学各个环节中去,实现将“川农大精神”精准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和课程建设。
“川农大精神”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能量,提炼其中的德育精髓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作用和意义重大。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纲要教研室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紧扣教材内容,注重实际,深挖校史资源、优秀校友素材,将历史中的学校沿革、校友的光荣事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既能充分彰显课程目标,又能使校史与党史、国史充分融合,鲜活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全 面实现“真学—真懂—真信”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将百年高校发展的历史融入到中国近代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救亡史中、融入到中国当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奋斗史中,从历史视角讲透川农大校史与“川农大精神”的爱国历程,通过身边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站在爱国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理论基础上深刻认知“川农大精神”爱国荣校的真正内涵,使学生既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也坚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将“川农大精神”中的爱国、创新、艰苦奋斗等精神与弘扬中国精神相结合讲授,将“远在天边”的知识拉近身边,学生易懂感悟更深。川农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川农人的艰苦奋斗史,一百多年栉风沐雨, 初心不变、砥砺前行, 在非中心城市办出了一所具有不俗实力和独特魅力的大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是川农大精神的特色,是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治校的制胜法宝,也是学校事业能在艰苦条件下得到不断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课程教学中,将川农艰苦奋斗的故事融入思政教学课程,激励大学生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培养学生奋勇拼搏的进取精神,锤炼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生代、新栋梁、新骨干。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学校一百多年来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 让学生明白这些成绩是历代川农人在“团结拼搏”精神感召下形成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这既可以激励大学生抓住大好的青春年华,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刻苦学习,不负韶华;还可以使思政课更接地气、有底气,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 有助于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讲授“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知识点时,结合“川农大精神”中的“求实创新”这一内涵讲解。百余年来,历代川农人肩负科教兴农的重任,奋发进取,敢为人先,形成了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和“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既遵重规律、潜心科研,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突破常规、开拓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将先辈典型事迹、大师学术成编撰成经典案例,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促进学生树立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为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学院还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手段为依托,强化“川农大精神”的融入。
打造思政校本资源“一课一品”。学院以核心思政课程为主抓手,根据不同课程特点用好用足“川农大精神”,注重参与式过程学习,实现思政课“干巴巴的讲解”向“热乎乎的教学”转变,打造思政课程训练品牌。“基础”课程面向大一新生,邀请优秀学生标兵进课堂,讲述他们勤奋拼搏的故事,发挥朋辈引领作用;“纲要”课程侧重历史,“口述历史·川农人的追梦岁月”采访让历史与校史碰撞出火花;“概论”课程高屋建瓴,引入乡村振兴情景模拟示范,联系实际深化理解;“原理”课程开展“自然科学家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微视频拍摄,不同角度的解析倍添趣味。结合“川农大精神”的思政课课程训练形式,让思政课堂变得丰富而具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激情,强化了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同学们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川农大精神”的魅力,为培养兴农报国时代新人厚植思政沃土。
专家进思政课堂添彩,真情让学生心动。所有校领导和部分知名专家走进思政课堂,由于他们就是“川农大精神”的传承者,对其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他们的真情动容讲授,深受学生欢迎,教室堂堂爆满。邀请自然科学专家走进思政课堂和视屏访谈,讲述他们在科学研究中的故事,谈论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在科研工作中的指导意义,真挚而饱满的情感打动学生,提高了思政课“滋味”品味。
“形势与政策”课程专题讲授以“川农大精神”为内核的校本资源。为进一步推进“川农大精神”为核心的校本资源进思政课堂,学院决定每学期设置一个专题面向全校学生讲授校本资源的相关内容。学院在全校开展“形势与政策”课“川农大精神”专题集体备课竞赛活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切实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对“川农大精神”的认知认同。与档案馆合作,建立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共同开发校“川农大精神”等校本资源的讲义和课件,邀请档案馆馆员走进《形势与政策》课堂进行专题授课。
参与指导大学生参加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的创新实践。思政课教师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系列活动并予以思想政治层面及活动心得等方面的指导。如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让大学生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在艰苦的外在环境和繁杂的工作进程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磨炼自身的意志品质;通过贫困地区今昔发展的巨大反差,感受到科技扶贫人士的真心付出,深化大学生对“川农大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知之不如行之,让学子在实践中学深悟透“川农大精神”。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延伸和拓展,将“川农大精神”贯穿于学生的实践活动,更能凸显感染力和号召力,对促进“川农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中,继续把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现实及“川农大精神”结合起来,不断搭建大平台,积极延伸小课堂,充分利用各类资源,请进来,走出去,通过实践活动打通思想理论进入学生头脑“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农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农林学子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新型“三农”人才。学院依托川农大实验教学基地(如崇州现代农业研发基地、温江农作物转基因试验基地、雅安禽畜养殖科研基地等)开辟实践教学的“田间课堂”,厚植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培养“强农兴农”担当。同学们通过参观考察实验教学基地,走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村农业,触摸乡村脉动,培养知农、惜农、爱农情怀,并立志投身“三农”事业。通过“田间课堂”学习教育活动,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正是一代代川农人默默在田间耕耘的坚持、在农业科教第一线的奋斗,生动诠释了一个个国家大奖的非凡意义,正是川农人用实干和坚守铸就了川农大精神的丰碑,从而更加坚定服务于新时代大国“三农”的理想信念。
身体力行做爱国时代新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从根本任务上加以落实的关键所在。”以“川农大精神”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不是单一理论“灌输”,更需借助思政实践教学环节,知行转化,“行之愈笃”才能“知之益明”,只有在实践的大课堂中,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才能真正认同和践行“川农大精神”爱国情怀。
培育“川农大精神”课堂实践品牌,深化爱国拼搏团结创新等情怀的理性认同。课堂实践教学是最便捷、最经济的实践教学环节。课堂实践教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观读类、讨论类、辩论类、讲演类、播报类等。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行为有机融合,在实践中把抽象的爱国精神化为具体的学习、生活行为。思政课堂实践创设“川农大精神记忆堂”的形式进行,里面由三部分构成:“川农大精神口述史”,利用音、视频或者真人图书馆形式为学生讲述川农大精神与川农人爱国情怀的故事;“川农大精神青年说”以学生演讲或辩论等方式,在课堂呈现川农人的爱国情怀;“川农大精神身边事”在课堂上直观展现今天学校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以榜样和身边事去感染学生。
营造“川农大精神”校园实践氛围,增强爱国拼搏团结创新等情怀的校园感染。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实践活动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充分利用学校相关院系专业优势,在全校统一布局进行“川农大精神”要素的校园景观设计,打造校史文化墙、川农英烈群英园、已故川农名人雕像等校园建筑文化品牌。在办公楼、教学楼、运动场、活动中心、学生宿舍等建筑物,命名为能体现“川农大精神”的名字,真正发挥校园文化以文化人的功能,让全校师生员工在校园景观和文化设施等有形的建筑文化中耳濡目染爱国情怀。例如,在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理论知识部分,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川农英烈群英园”,由老师或者学生进行现场讲述,大家近距离感受到川农英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又如,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校园实践中,可以打造展示“川农大精神”的才艺周文化实践项目,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开展大学生“川农大精神”知识竞赛、书画展览、诵爱国诗词、征文比赛、微视频制作、文艺汇演等活动,使学生在喜闻乐见中增进对“川农大精神”的认同。
开展“川农大精神”社会实践教学,推进爱国拼搏团结创新等情怀的社会影响。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磨砺意志。我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大胆鼓励学生走进社会,进行“川农大精神”主题调研活动,收集川农校友在当地实践“川农大精神”的相关资料。同时,我们与校团委合作,利用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各地展开“川农大精神进社区”系列活动,以科技下乡、精准扶贫、教育扶智等多种途径,真诚地向当地民众做好志愿服务和帮扶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川农大精神”。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能力的锻炼,而且还提升了“川农大精神”的影响力和学校知名度。
搞好“川农大精神”线上实践活动,加大爱国、拼搏、团结、创新等情怀和品质的网络传播。信息化时代,思政课实践必须利用新型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线上实践活动。首先要结合思政课教学需要,建好思政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将“川农大精神”文献史料、音视频资源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形成“川农大精神”网络资料馆。将学校在乡村振兴做出的杰出贡献进行案例整理,构建“川农大精神与乡村振兴”虚拟仿真实践项目,让学生一边做实验的同时就能够深刻体会到精神的力量。其次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川农大精神”课堂、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将能够体现“川农大精神”爱国情怀的音视频成果,利用学校“两微一端”或者其他新媒体进行发布,加大网络传播。最后是将践行“川农大精神”爱国情怀的各种活动加以总结,进行理论阐释,发表在各级党报党刊和学术刊物上,增强“川农大精神”爱国情怀的理论影响。
学院积极探索以“川农大精神”为核心的校本资源进思政课堂,有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活力,成效显著。“学习强国”以“创新学习形式 打造更多思政金课”为题将我校思政课建设经验作为典型予以宣介,并进入教育部社科司的工作动态;《四川新闻网》对我校“深入挖掘校本资源 彰显兴农爱国情怀”作了专题报道,《四川日报》《教育导报》《中国青年网》等媒体也对我校思政课建设情况予以了关注和报道。
“川农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价值功能与展望
不断提升“川农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价值功能。利用校本资源, 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延伸,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 提升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具有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价值导向功能。长期以来,学校不断弘扬“川农大精神”,突出爱国敬业传统,注重立德、立言、立身,强化育人意识。学院积极践行学校的相关文件精神,将“川农大精神”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积极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中,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品德塑造功能。传承“兴农报国、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紧紧围绕“心系‘三农’、振兴中华”主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学风建设,形成了“心系三农、追求真理、自强不息、学而不厌”的学风,有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争做励志、求真、力行的新一代川农人。
情操陶冶功能。“川农大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积极情感,一腔对党和国家赤胆忠诚的报国之志,一种艰苦奋斗不辞劳苦的奉献精神,而把这种精神真正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感知这些深厚的、真诚的情感,净化心灵,慎思笃行,不忘初心。
让“川农大精神”通过思政课,融入代代新川农人血脉。“川农大精神”犹如一座丰碑高高耸立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前沿,它不仅记载和镌刻着川农大百余年艰苦创业的辉煌历程与成就,还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带领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川农人在追求真理、造福社会的征途上做出更大的贡献。学院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改进中创新,在创新中升华,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人而施,把“川农大精神”真正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
因事而化。要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川农大学子对“川农大精神”做出正确的体验。在思政课的具体教学中,要把“川农大精神”的教育成果转化为贴近学生的认知习惯、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课堂上举实例,特别是能积极践行“川农大精神”的人物事迹和鲜明案例,这样就能在无形中增强“川农大精神”的传播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在教学参与中得到了真实体验,在体验中触动灵魂。
因时而进。在思政课的具体教学中,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影像、实物实景等作为教学的媒介,让学生以实物体验的方式触发感官,领会“川农大精神”的真正内涵,调动学生的情感情绪,把“看、听、思、悟、行”融为一体,引导他们去感受、去思考“川农大精神”的精神实质,以达到情真意切、意远理蕴的教学效果。
因势而新。在将“川农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过程中,与学校的宣传阵地形成联合带动效应。在校报校刊、校园景观、文化走廊、校园广播、学生社团等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积极践行“川农大精神”的精神实质。在思政实践课程中,积极践行“川农大精神”,组织学生在实习地参观访问,进行社会实地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真正意义上把“川农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因人而施。当今的大学生已经是“95后”甚至是“00”后了,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而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他们的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所以,他们对经过数代川农人的薪火传承和不懈努力所形成的“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加之时代久远等缘故,于他们而言是陌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政课的教学中,运用他们“喜闻乐见”表达方式,尽量凸显“川农大精神”的真理性、时代性,使其在川农大学子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