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人的“三农”情怀

2020-09-28 17:31:19作者:园艺学院 来源:园艺学院 点击数:

  

一路栉风沐雨,一路风雨兼程。

在川农大,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带着“川农大精神”,怀着一腔深情,挽起裤腿、撸起袖子,走遍巴蜀山水,踏平崇山峻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不论是物质匮乏的年代,还是华夏腾飞的当今,他们都用行动诠释着“川农大精神”的时代内涵,探索出“社会服务+科技扶贫”、“人才培养+教育扶贫”、“党建工作+产业振兴”的“园艺科技扶贫”模式,为“菜篮子”、“果盘子”和“茶杯子”贡献着“园艺力量”,为菜农、果农、茶农贡献着“园艺智慧”。

“菜篮子”的传递人

“菜篮子”一头连结着农民,另一头连结着市民,两头都是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而为了守护好菜篮子,园艺人从上世纪90年代便始终致力于让农民端的菜篮子更大更结实,让市民端的菜篮子更优更丰富。这份共同的信念,是一代代川农园艺人魂牵梦萦、毕生追求的信仰。

作为雷波村民世世代代赖以维生的产业,当一片又一片的莼菜齐根腐烂,滑溜溜的果胶如同老乡的眼泪般簌簌地往下掉时,“三区”才人、凉山州雷波县科技特派员、园艺学院蔬菜专家郑阳霞副教授放下背包,脱掉鞋子,卷起裤腿跨入没膝深的莼菜田中查看,开始关注起了马湖莼菜产业的发展。

郑阳霞调查发现,不只一片莼菜田有问题,叶腐病正在雷波全域爆发,产量骤减,莼菜产业走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情况非常不乐观。但此时的她从没接触过莼菜研究,国内关于莼菜的基础研究资料也很有限。面对情况不明、领域不熟、资料不够等困难,郑阳霞迎难而上,带领团队对马湖莼菜产业开展了全面调研。他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到各村采集样本,再带回学校实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叶腐病爆发”、“土壤贫瘠”、“种苗老化”是马湖莼菜减产的三大原因。接着,他们从改进肥料配方和药物配方入手,先用一块田做试验,边干边学。通过多年科技攻关,制约莼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一一被攻克。到2020年,雷波马湖莼菜生产已由2015年濒临灭绝境地发展到1200余亩,亩产值达1万元左右,全面提高了马湖莼菜的生产水平和效益。

此外,郑阳霞等结合雷波县各乡的地理气候特点,建议当地发展山葵、紫山药、绿色蔬菜等为脱贫主导产业,并开展标准化种植技集成与示范。“现在莼菜产业在当地整体发展起来,老百姓也从中获利,感觉很欣慰。”郑阳霞说,“接下来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制定莼菜种植技术标准,进一步提升莼菜的科技种植水平,让彝区老乡从莼菜产业中得到更多收益,过上幸福生活。”

郑阳霞的工作只是近年来川农园艺人“菜篮子”事业中的一部分,早年间林艺、李能芳等老一辈蔬菜专家怀揣使命从理县开始了筑梦之旅,他们从选种到栽培到选育,将理县大白菜做成了响亮的区域品牌。如今,蔬菜人李焕秀、严泽生、贺忠群、赖云松等中、新生代蔬菜人,继承老一辈蔬菜人衣钵,继续在理县开展“菜篮子”工作的同时,不断拓展“菜篮子”的服务区域和广度。李焕秀教授带领的蔬菜团队主持的“泡制辣椒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三州发展“菜篮子”产业提供了新增长点。严泽生副教授主持选育了“川紫无筋菜豆”等新品种,填补了学校蔬菜品种选育方面的空缺,为无数乡镇农户带去了丰收增产的希望,从事蔬菜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20多年来,跑遍了巴山蜀水200多个县、 20多万公里路是蔬菜人对“川农大”精神传承的最好印证。年轻一代的赖云松教授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带着家人义无反顾的回到母校工作,在秦巴山区引种山葵新品种成为当地增收主产业……

川农大蔬菜人怀着对土地、对百姓的情意,传递着好的技术和好的成果,为老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收益,在新世纪把乡村科技振兴这条路坚定走下去,把川农人“兴中华之农事”的初心传下去。

“果盘子”的守护人

在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路途上,营养充分、健康美味的各色水果自然必不可少。为了让千家万户吃上更健康更安全更富营养的水果,园艺学院的果树人个个都一头扎进果园,力求用毕生所学打造出最巴适的“果盘子”。

从1993年起,汪志辉便跟随老一辈柑桔专家刘远鹏和曾伟光等老师以三台团结水库和蒲江寿安为基地,以柑桔产业提质增效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与柑桔下了不解之缘。2007年,当汪志辉作为校地合作专家来到石棉进行调研和技术培训时,他发现当地的一种天然杂交柑---黄果柑具有产量高、特晚熟及花果同树的特性,在当时极具市场竞争力;然而,黄果柑种植户并不赚钱,问题出在哪里?他一直在寻找答案。2010年被省委组织部派到石棉县任副县长后,他更是对当地黄果柑、枇杷、草科鸡种养重点乡镇、村、组进行了更深入调研。每次黄果柑现场培训会,他都到场参加,对于农户不管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是政策上的不解,他都不厌其烦一一作答。在他艰苦努力下,从黄果柑的天然杂交群体中选出了优株,优化了其生产技术规程,极大地提升了黄果柑的品质,并以此为基础在石棉县建起了黄果柑国家级标准化示范片10000余亩,在12个黄果柑种植乡镇组建了15支专业技术服务队。到目前,石棉全县黄果柑种植面积从此前的8千亩增加到了7.5万亩,产量从原来的2100吨增加到了33000吨,产值更是从500万元增加到了近40000万元,带动了全县8万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面对这些改变,农户信服了“这个专家县长真的名不虚传!”更称他为石棉黄果柑产业发展的“催化剂”。

除发展黄果柑外,他在石棉农业局的配合下对全县现存的1.6万余株枇杷野生资源和16株300年以上的野生枇杷古树进行实地调研,并开始谋划当地枇杷产业的发展。他先是与县农业局一道对全县的野生枇杷古树进行鉴定挂牌保护。接着,他又把枇杷产业发展项目加入到与川农大的校地合作项目中,为石棉枇杷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标准化示范片和月历管理再一次用在了枇杷产业上。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2011年石棉县被世界园艺学会确定为“世界枇杷栽培种原产地”,这也奠定了中国枇杷在世界枇杷产业中的地位。目前,石棉县优质枇杷面积发展到10000余亩,其中精品枇杷示范片面积已达2000余亩。

园艺人中还有一位将果树视为“最爱”的吕秀兰教授。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水果创新团队和科技扶贫万里行水果产业技术服务团首席专家兼葡萄岗位专家,吕秀兰教授曾以出色的工作成效获得全国科技扶贫表扬。她长期从事果树新品种选育、高品质安全配套技术栽培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大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推广工作。作为农业科技人员,她始终带着感情、充满热情地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把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初心,把脱贫攻坚作为使命,将实验搬到深山中,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田地里。

她把果农最需要的技术带到田间地头,“吕樱桃”和“吕葡萄”这两个特殊的称呼是对她这几十年工作的肯定。八十年代初,甜樱桃刚从国外引进,由于对它的生长特性不了解,有的地方引入后不结果,在九十年代初大量砍树。西南地区高温高湿、寡日照,葡萄产业也存在品种及种植模式单一、病虫害严重、品质差、经济效益低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现象,她立志要做出中国最好的甜樱桃和葡萄。

上世纪90年代前,好葡萄种苗都是从国外引种,获得种苗难度极大,加上当时能够做葡萄高分子实验的条件极其简陋和人手严重不够,她带领团队一边搞栽培技术,一边开展技术指导,攻克一个又一个瓶颈技术问题,形成了重大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对促进全省葡萄和甜樱桃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年,她带领团队在葡萄方面的研究部分技术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8个品种产品先后获全国优质葡萄评比金奖。而她选育的甜樱桃新品种在汶川、理县、汉源等种植面积 5 万余亩,收入达1.5-2.5万元/亩,还形成了“科技特派员+企业(专合社)+基地(种植大户/贫困户)”传帮带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新模式,这为灾后产业重建与发展、灾区百姓的增收贡献不少。吕秀兰认为,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要有坚持的恒心和勇气。尽管她正慢慢将接力棒交给年轻教师,但她仍然每年有200多天在基层一线基地,因为她热爱她的事业。

平凡的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园艺学院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支部样板支部就是这样一支队伍。

作为全国党建样板支部负责人,最初龚荣高并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动果树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他带着团队先从导师张光能教授等在阿坝州布下的“点”开始,选定汶川作为支部建设的起点,希望在新时代把“社会服务+科技扶贫”、“党建工作+产业振兴”融合贯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笔者见到龚荣高教授时,他刚带领团队从汶川俄布村党建基地扶贫回来。这是个海拔2000米的贫困村,当地种植羌李,每到开花都会遇到罕见的自然气候,当地老百姓有说不完的苦。龚荣高了解情况后,克服低温高寒、高海拔缺氧、山路崎岖陡峭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多次带团队深入该村开展技术攻关。他创新地将帮扶单位、高校和村党支部进行资源整合,搭建 “校地党支部联盟平台”,形成了以“三会一课”为抓手,“平台+双党课”的党建模式,将高校的党建工作延伸到乡村,将文章写在大地上。建立“党员专家教授+党员技术服务队+果农”的科技梯度推广模式,在帮助地方产业兴旺的同时,将“扶智”与“扶志”结合,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解决农业科技推广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用行动践行了“川农大精神”。2019年,俄布村村户均脆李收入达4.5万元,比两年前翻了好几番。每次他到俄布村,百姓都围过来,将自己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盛情邀请他去家里,听他讲每个阶段的果园如何管理。

同时,龚荣高还将党建示范基地建到了汉源和雷波,助力当地产业发展。他最难忘的是在汉源挂职副县长的经历,尽管已回校三年,但每当他去汉源,仍然有很多老乡会在预定的地方等着他,问寒问暖。而龚荣高的第一句话总是问,今年的收入如何?栽培怎么样了?有什么问题等等。

如今走进汉源的清溪甜樱桃基地,一亩地的最高纯收入可达13万元。他回忆起2015年下派汉源时,在调研过程中,看到很多农户在卖甜樱桃。一个经销商问果农,甜樱桃多少钱一斤。果农比了三个指头,当时他以为是30元一斤,结果听见经销商问“两块钱卖不卖?”这时,他才知道原来是3元一斤。果农告诉他,不卖没办法,不然到了晚上果子就都烂了,损失更大。原来当时果农栽培技术没跟上,滥用生长调节剂,导致果实品质很低,特别不耐保存,不仅卖不了钱,还出现了砍树的情况。看到果农眼里的无奈,作为一个研究果树的人,龚荣高十分心酸。那之后,他就有了将汉源的甜樱桃产业“做起来”的想法。大量调研之后,他针对汉源实际制定了甜樱桃标准生产规程流程,当地的甜樱桃产品质量开始上升。

在他的努力下,汉源甜樱桃产业越做越大,终于在2016年第一次卖到了北京。他指导的山里红合作社还被评为了四川省省级示范合作社。作为挂职干部,因为表现突出他获得了雅安市三等功……这些成绩都是他和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团结拼搏干出来的。

汪志辉教授、吕秀兰教授和样板支部等果树专家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既有他们自身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努力,更要得益于老一辈果树人的积淀与引领。回顾川农大园艺人的社会服务,不能不提到李大福、苟剑英、张志鹏、张光伦等老一辈果树人做的铺垫工作,今天的园艺果树团队很好的传承了老一辈果树人的“立园博学,精艺惠民”的精神,努力当好“果盘子”的守护人。近五年不仅产出了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级教改3项、高水平论文100余篇,1000余人次老师奔赴科技服务一线,开展专题讲座100余场,受益群众上万人次。还涌现了汤梨子、罗博士草莓、邓老师贵妃枣、王博士樱桃等叫得响的品牌。年轻的一辈正准备接过前辈务实与创新的接力棒,将川农人对“三农”的那份深情在新时代不断传递传承。

“茶杯子”的追梦人

“茶的香气里,明明写满了一片叶子整整一生的苦难,却呈现出了令人宽慰的芬芳与甘甜。” 这是茶人心目中对茶的写照,也是学校茶学双杰——茶树育种专家唐茜教授和茶叶评审加工专家杜晓教授的真实写照。

他们俩都是十六岁进入川农读书,成为川农人至今已整整四十年。刚参加工作时,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几个人住一间宿舍,生活条件差、实验设备简易、待遇低,有人出国了、有人调走了,但他们却执着坚守自己热爱的事业……四十年,他们的青春都留在了川农。凭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茶学系老前辈施家璠、陈瑜进、王宗尧、李家光和谢序宾等老师就带领他们深入各地茶区去开展科研和技术咨询服务,去珙县指导开展低产茶园改造、在荣县指导茶叶加工和开发新产品,到当时的新胜(现重庆永川)、苗溪(芦山县)、雷马坪(雷波)和汉王山等劳改茶场指导茶叶基地建设和茶叶加工,先后办技术培训班有18期,为四川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99到2006年,前后历时八年,唐茜教授作为系主任带领茶学系老师与阿坝州汶川县林业局合作实施退耕还茶项目,创建茶叶生产基地,每年要从雅安往返汶川10余次。当时条件十分艰苦,茶学系老师们发扬“川农大精神”,吃苦耐劳,汗水和脚印遍布汶川的茶山。从基地选址规划到茶地开垦,从茶苗种植和管护到投产采摘,从茶厂规划建设、设备调试加工再到产品开发生产,他们手把手地将种茶和制茶技术教给当地农民和企业,高质量高标准地建成了3000余亩高标准茶园基地。基地的建成不仅改变了阿坝州不种茶的历史,还成为阿坝州退耕还茶和精准扶贫的先进典型。

20年来,唐茜教授带领团队选育的省级审定品种和农业农村部登记品种已有12个,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收集保存茶树种质资源材料1000多份,合作建立了省级茶树资源圃,她主持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发掘与特色新品种选育及配套关键技术集成应用》获得201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每一项成果都来之不易,通向成功的路上总是满是艰辛坎坷。唐茜参加工作时主要从事茶树栽培教学与科研工作,2000年她承担了省科技厅茶树育种攻关课题的子课题。一开始,由于没有育种材料积累,只好从省外引进20多个品种进行品比实验,辛辛苦苦做了五年试验,只筛选到2个较适宜四川搭配种植的品种。2005年课题结题验收,她承担的子课题仅得到基本合格的评价,还被削减了一半的课题经费;而另一位同事由于育种材料意外受损,所承担的子课题验收不合格。这事对她触动很大,也倍感压力。从那时开始,唐茜变压力为动力,就从寻找茶树资源材料开始,带领团队年轻老师和研究生,深入四川各个偏僻茶区寻找资源。她不知摔过多少跤,脚和腰椎都骨折过,但她仍坚持不懈。因不少偏僻茶区不通客车,为了方便收集茶树资源资料,40多岁的她还去专门去上驾校,考驾照。驾照到手至今,她和团队的老师驾车总共行程10多万公里,先后去到古蔺、沐川、南江、雷波、北川、青川、旺苍等偏僻之地,有时还跋山涉水到深山老林考察和收集野生大茶树资源。在选育紫嫣新品种母树时,连续三年,她和研究生们前前后后十多次到沐川海拔1200多米的李家山茶园选育种材料,遇到下雨天,泥泞路上摔跤简直成了家常便饭。天道酬勤,经过十余年艰苦奋斗,2018年被誉茶中“紫霞仙子”的“紫嫣”被授予品种权,登记为新品种。这也是目前我校茶树育种团队重点研究和培育的特色茶树品种之一,沐川县已将之作为打造中国紫茶之乡的特色品种进行重点推广种植。

茶树育种工作很辛苦很累,但唐茜觉得都正常,“我们搞育种这项工作,永远都让你充满希望,又不断让你失望,但永远不会让你绝望”。

和唐茜教授一样,杜晓教授在川农大学习、生活和工作的40余年,他也对茶有说不完的爱。

杜晓对事业的执着从不断突破自己开始。他曾在日本求学一年,老师有个让天然产物如何提高附加价值的课题,前期是一个日本博士后在做,三年都没出结果。老师问杜晓,你敢不敢来做?面对这个“高难度”课题,他把此前的研究报告拿来认真研看,第2天就给老师回复:“我一定能做出来。”为什么?因为他在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正是植物多酚化学,五年的学习中他获得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3项技术发明,加上前期做的茶的成分实验中有茶多酚提取分离,有实践基础和经验。

“想要研究一种物质的分子结构必须先得到纯物质,再加上茶是发源于我国,日本人做得这么好,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行?”凭着川农人骨子里的爱国气节,杜晓下定了要争口气的决心。于是,他开始了艰巨的工作: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天蒸发有机溶剂20公斤,最多的时候,一个植物材料分离出17种接近晶体的成分才停手。拼搏之下,不到一年,他成功完成了课题。

新世纪初,杜晓萌发了恢复川红工夫茶的想法。四川红茶是中国在世界上知名的三大红茶之一,又名川红工夫茶。由于缺少代表性品牌,川红功夫茶逐渐在世纪初衰落到停产数年甚而消失。

杜晓带头开始从头进行创新,从打开国内市场、重启技术研发、进行产品设计、研究如何满足市场需求出发。工艺是教科书上有的,关键是要掌握具体发酵程度等整个制作流程中的每一项工艺的技术指标参数。从2005年开始,艰难的试生产过程开始了,一次次尝试,一点点摸索……几年的工夫终于赢来成效。到2010年,杜晓的试验开始成功带动川红工夫恢复生产;2014年,川红工夫红茶制作技艺成功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到2019年,四川红茶总产量突破百万斤;2020年川红工夫品牌“宜枝独秀”进入大众视野……几乎要在历史中消失的川红工夫茶产业重新复苏了!

“作为一名‘川农大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我们是从自己的老师辈的身上学习、感悟和体会到了川农大人那种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茶学系的前辈施家璠、陈瑜进、王宗尧等老师们就带领我们深入雷波、高县、荣县、珙县等地搞科研和技术服务。当时的吃、住、行条件异常简陋,但老师们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的精神,潜移默化中让我们学会吃苦,学会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如今看到新一代川农茶人不断崛起,我们也感到高兴。”这是唐茜和杜晓共同的感受和体会。过去的前辈影响了他们,而他们正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更多年轻人,更多有精神、知识、使命、责任与担当的时代新人。

“川农大精神”命名20年,是园艺人不断奋进的20年,走过谷底的寂寞,也有登上高峰的喜悦,更有未来筑梦奋斗的豪迈。它犹如一瓶老酒,人人都是品酒人和传承人,随着时间奔流,它定然愈陈愈香。

站在新的征程起点上,园艺人将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继续奋力前行……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