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育桃李,薪火相传创佳绩。在百余年的历程中,川农大动科人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一代代动科人怀揣大抱负、大担当,为党和国家做出了众多突出贡献。翻阅川农大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川农大精神”的缔造、践行、传承过程中,动科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爱国敬业 因为对这片土地的深爱
党和国家有号召,动科人必有响应;社会和人民有需求,动科人必有行动。这是动科人的血脉里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
被学界誉为“南北二刘”的养羊学泰斗刘相模教授在1949年末,为避免国民党破坏教学秩序,曾冒着生命危险藏匿了畜牧兽医系教学设备和科研用牛,及时地保护了学校资产。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作为四川省特邀嘉宾代表到天安门观礼并受毛主席接见的刘相模,内心无比激动,忍不住感慨:“天安门前真雄伟,阅兵游行喜若狂”!
我国现代家禽学奠基人邱祥聘先生于1945年到美国爱渥华州立大学农学院进修。当看到国外2万只鸡的养殖场和大型孵化场时,邱老心里很不是滋味。中国有7000多年的养殖历史,却仍然停留在一家一户的原始养殖方法,质量产量更是无从谈起。这种差距使他在学习结束后毅然决然放弃美元高薪,回到母校0艰难创业,一心想着为国家的发展尽一份力。
“鸭子王”王林全教授在1985年获得了到西德留学的机会。本来王林全怀揣着一颗谦虚求教、拜师学艺的心,但到了异国他乡后却连连吃到“闭门羹”:傲慢的日耳曼人总是闭门不见,即使见了也只是给他一些支离破碎的旧资料。不甘心“花了国家的钱,却两手空空地回”,王林全夜以继日地修炼内功,最终凭借比“美式采精法”更先进的鸭子“中式采精法”,敲开了西德国家家禽研究所的大门,随后更是进入了西德最权威的育种机构罗曼公司,在那里学成真经。此时,西德方面给他的早已不再是“闭门羹”,而是希望他留下来的“威逼利诱”。但他丝毫不为所动,不等进修期满便迫不及待地回国了。
“只要是学农,就意味着要奉献,因为你面对的是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四川广大农村,只要提起养猪专家,没有人不知道乔绍权教授。62岁的他退而不休,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始终以帮助农民脱贫治富为宗旨,奔波在四川各个地区,为农民开展科技服务。他说:“只要我还有能力,就要为农民做实事。”
在老一辈的爱国和敬业的精神感召下,有朱庆、李学伟、吴登俊、徐刚毅、杨明耀、张新全等一大批知名教授相继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到母校,也有王继文、李明洲、赖松家等众多行业翘楚因为忙于手中党、国家或者学校的重要任务而放弃出国留学。不论是出国师夷长技,还是留守四川乡土,都是源于对脚下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艰苦奋斗 因为对这份事业的执着
畜牧学科的性质和川农大所处的地域,决定了动科人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必定艰苦,至少相对艰苦。
以邱祥聘、曾凡同、王林全三位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家禽人白手起家,一边搞科研,一边当农民,一边作调研,一边搞服务。没有鸡场,没有实验室,他们就在一个废弃的教室里养鸡;得不到资金支持,便自掏腰包买材料作研究;为了孵出小鸡,实验设备、材料跟不上,就昼夜守在小型孵化器旁;为了做好“棚鸭”调查,邱祥聘教授与“赶鸭师”们一起睡大棚,同吃同住,他们白天放鸭、喂鸭、观察鸭子,晚上就看守鸭子、整理第一手资料。
上个世纪80年代,科研条件艰苦,设备落后,经费不足,肖永祚教授要求猪场由科研人员自己管。一开始少量购买一些小猪,然后自己养,采样后剩下的猪肉就由学生们推着在学校里卖,卖了的猪肉钱再交到财务处用于科研。肖老在60多岁时,仍旧在生产一线、科研一线,哪怕是凌晨两三点也和学生一起采样。肖老排除万难也要搞好科研的精神,给后来的李学伟教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曾在面对科研经费不足时,坚定地说“哪怕是去当杀猪匠卖猪肉挣钱,也要把科研搞上去”。
新中国成立之初,牲畜最大的敌人是病多与草缺。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消灭新中国畜牧业的“大敌”,周寿荣先生和杜逸先生在极其艰苦的环境条件下,攻坚克难,于1985年创办了我校的草原专业。据张新全教授回忆,“八十年代的草学条件十分有限,整个草学系只有一台电脑,实验室更是简陋,只有一些陈旧的检测设备和瓶瓶罐罐。但庆幸的是,农场还有几亩地能用于教学科研。”在这样的条件下,草学系的老师们也丝毫没有退缩,面对全校科研经费吃紧的现状,草学系老师们四处奔波。张新全也在杜逸教授的帮助下,费尽周折争取到第一笔科研启动资金,虽然仅仅只有1000元,但从此便开启了鸭茅育种研究之路。
“过去我们学校条件差,特别需要发扬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今天条件改变了,这个老传统不能丢。我们不是甘愿艰苦,而是要通过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改变现状以创造更好的条件”。这是邱祥聘老先生生前给动科院的后人们留下的“祖训”。
现如今,动科人们披星戴月、披荆斩棘的走在扶贫道路上,正是对前辈艰苦奋斗精神最好的传承。近五年,学院的34名“三区”科技人才,7个科技扶贫团队累计走乡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和讲座1000余场次,受训技术人员近90万人;每年接听技术咨询电话1万余人次,网络咨询1万人次,累计转化科研成果50多项,新增产值300多亿元,新增利税约5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万余个。
团结拼搏 因为对志同道合的默契
团结拼搏的力量源泉是志同道合,包含着眼前的团队默契,也包含着前人对后人的培养以及后人们步调一致的传承。
李明洲教授2012年、2013年先后在《自然通讯》、《自然-遗传》上发表重量级文章,取得了学院前所未有的科研论文成果。谈到自己的成绩,他提的最多的就是要感谢李学伟教授带领的“猪团队”。高水平论文的背后是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在猪场采样的时候,为保证样品质量,要求15分钟之内把所有样本采集归类保存,“完全是跟打仗一样”,高强度的工作常常从早上8∶00持续到凌晨2∶00,没有整个团队协同一致、共同拼搏是不可能完成的。同样身处“猪团队”的朱砺教授,掌握了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的体细胞克隆技术,实现了地方猪遗传资源的永久保存。他所建立的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技术体系也被农业农村部种业司作为一个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的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在他看来,自己如今的成绩离不开“猪团队”里每一个老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共同奋斗和努力,离不开大家一条心地长年聚焦和坚持。
2020年,学院得到了从中央传来的好消息:由朱庆教授领头编撰的图解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系列丛书通过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普组初评,这标志着学院在国家科技大奖方面有望实现新的突破。当前,学院“鸡团队”的带头人朱庆教授主持选育了四川第二个国审肉鸡品种——天府肉鸡,“水禽团队”带头人王继文教授主持选育了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肉鹅配套系——天府肉鹅。以朱庆、王继文教授为带头人,以刘益平、赵小玲、李亮、杜晓惠、李地艳、康波、韩春春、王彦教授为中坚力量,以刘贺贺、尹华东副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30岁左右的优秀青年学者组成的家禽团队团结拼搏、硕果累累,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中华神农农业科技进步奖科普奖1项,承担国家级项目40余项,年到账经费600万以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授权专利近70项。
动科专业的学生都知道,张红平教授带领的《养羊学》课程组有一项特别的课程奖学金,这来自于2006年起刘相模教授每年都将自己的退休工资拿出部分用于奖励该课程品学兼优的学生。2010年刘老逝世后,他的家人和学生秉承老先生遗愿继续坚持发放。同样,王林全教授生前设立的贫困生成才奖学金、天府肉鸭助学金和教职工困难补助金也在持续帮助者动科院的后来人成长。多年来,共有上千名有困难的教职工、品学兼优的贫寒学子得到了超过200万元的资助。
前人栽树,后人培土,再后人乘凉,这是一代代志同道合的动科人,对团结拼搏的共同理解。
求实创新 因为对专业发展的信念
在文革和改革开放之初,学界和社会普遍有一种观点认为“发展山羊业会破坏生态环境”。刘相模教授为此做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用山羊采食和手采摘法国梧桐的叶子进行比较,结果山羊采食组叶子的再生速度还要快一些。“事在人为,羊在人管”的观点改变了现代养羊学的命运。
80年代初,邱祥聘教授采用人工制冻的办法把冷冻胚胎搞成功了,更在白羽蛋鸡的育种当中,让通过快慢羽来辨别雏鸡雌雄的办法准确率提高到99.7%。多年之后,基于这些技术的运用,我校先后培育出一批在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家禽新品系及商用配套系,通过四川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系9个、配套系5个,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1项。
80年代末,王林全教授在国外取得真经后,回国对育种技术进行了改良,选育了我国第一个大型肉鸭配套系“天赋肉鸭”,一举击败了享有盛名的“樱桃谷鸭”。这个成果标志着我国的家禽育种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并列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90年代初,“雅鱼”已名扬川内外,但因为一直没能进行人工繁育,普通老百姓“吃不到、吃不起”。杜宗君教授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发现雅鱼不是之前学界定义的“冷水鱼”,而是一种“亚冷水鱼”,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人工养殖池塘的环境来匹配雅鱼的生物学特性,成功的实现了雅鱼的人工繁育,开创了裂腹鱼商业养殖的先河,让“雅鱼”走向了普通百姓的餐桌并为“雅鱼”这个雅安名片提供了资源支撑,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实现了雅鱼的品种资源保护。
动科院的前人们定格了“求实创新”的步伐,新的动科人克承先志,将“求实创新”继续发扬光大。“天府肉鹅”“天府肉鸡”“天府肉猪”“简州大耳羊”“滇北鸭茅”“川农1号多花黑麦草”等35个国审品种,《自然-通讯》《自然-遗传》等1420余篇高水平论文,78项国家自然基金、110项国家科技项目,3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9项省部级科技大奖就是新时代动科人交出的答卷,随着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越来越好,未来的动科人必将在“求实创新”的路上阔步向前。
“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是先辈动科人的宝贵遗志、当代动科人的力量源泉、是未来动科人的精神食粮。
动科人生生不息,“川农大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