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川农大精神” 走好农科教创新之路

2020-09-28 17:08:46作者:农学院 来源:农学院 点击数:

  

农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农科专业。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迁至雅安独立建校,下设农学系,其后根据发展需要学校陆续将部分学科或专业拆分单独建系(所)。学院涌现了一大批以“兴天下之农事”为己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为农业科研和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并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楷模。早期著名水稻专家杨开渠教授、著名玉米专家杨允奎教授等所形成的“二杨精神”,经著名水稻遗传育种学家周开达院士、著名玉米遗传育种学家荣廷昭院士和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颜济教授等传承发展,成为“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的源泉与重要组成部分,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农学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

自古“无农不稳,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更是国民经济之基,农学人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便是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一顶草帽、一双胶鞋、一方田地,“脚踏实地”的农学人历来给人一种朴实无华、敦厚诚笃的刻板印象,而在学院发展和作物学科建设的百余年历程中,“仰望星空”的农学人也始终展现着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独特气质。在新的历史时期,农学院人在荣廷昭、郑有良、杨文钰、黄玉碧四位院长的带领下,秉持老一辈农学人“接地气”的文化底蕴,新一代农学人用“创一流”的时代追寻,传承和发扬“川农大精神”,活跃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创新战线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果,以实际行动走好了农科教实践创新之路,为推动学院和学科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追求卓越 教改实践披荆斩棘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也是根本职能,人才赖之以强。1999年国家扩大本科招生规模,摆在农学院面前的问题是如何适应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拓宽本科生基础?如何拓展培养平台?如何适应考研与就业学生的不同培养要求?面对这些问题,农学院始终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砥砺前行。学院经反复研讨,形成了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元才教育,开放融合,分类培养”为特色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20余年来,在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实践改革、教学实验平台搭建等多方面勇于突破、不断创新,获批了一系列国家级人才培养改革项目,获得了一流的教学成果,形成了一整套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成果,也培养了一大批具备“肯干、能干、苦干、实干”特质的优秀人才服务于三农事业,农学人始终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砥砺前行。

教学团队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打破以人定课、以课定人的课程教学方式,让专业的人教授专业的课程,以传帮带式、老中青结合组建课程教学团队。随即,各系室打破传统、重新规划,以骨干核心课程为中心组建了《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田间实验统计学》、《植物保护学》等课程教学团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实践,取得丰硕成果。2009年《作物育种学》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另有8门课程先后列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农学院作物科学与技术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近年来,随着国家启动“新农科”建设,农学院求实创新、锐意进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设《智慧农业技术与应用》等课程。课程的建设离不开团队的传帮带。《生物统计学》课程组入选省级教学团队,主编教材已经多年被列为国家级规划教材,课程获批省级重点在线课程。这门课程最初是杨允奎教授和高之仁教授讲授,以后相继由荣廷昭教授、明道绪教授、潘光堂教授和黄玉碧教授讲授。现在,刘永健教授接过了课程接力棒,将课程建设不断推进。农学院国家级教学团队就这样一代代师传身授,发展壮大。

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农学院始终坚持以“农学”为引领多专业协调发展,积极参与申报国家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07年成功申报获批国家级“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农学专业建设;2013年农学专业获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2014年获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农学专业);2019年农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植物保护专业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申报的“以新农科建设为引领的农学类专业改革与实践”获批四川省教学改革项目。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自2001年时任农学院院长的杨文钰教授参与完成的“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之后,院长黄玉碧教授主持的“发挥作物学科优势,创建以农学为龙头的专业群协调发展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傅体华、任万军、黄云、罗培高教授主持的成果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王西瑶教授主持的成果获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教学实验平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2000年,农学院根据现有的师资和实验平台,前瞻性地开始筹划和组建作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开展实践教学改革。2006年申报获批校级作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申报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继续提升实验平台,学院自2009年信心百倍地开始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未曾料到,这次申报之路历经4次申报、8年奋战的波澜曲折。“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农学院毕竟是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学院,从挫败与沮丧中咬牙站起,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差距、补短板,保持定力,抱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坚持申报。2016年“作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农业大学)”终于榜上有名了,这标志着作物学科拥有了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依托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经过建设,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形成了6个室内教学实验室、2个田间教学试验站和1个创新创业实验教学站;新增农业数字化实验室1间,标本室1间,种子加工与贮藏实验室1间,新增面积约500㎡,改造120㎡植物组织培养室1间,新增仪器设备463台件,价值2545万元。建立健全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年均投入维护经费350万元,通过逐年购置或更新,仪器设备更新率达70%以上,使实验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保证了仪器的顺利运行。实验中心师资队伍引培优化,开放运行机制良好、实验实践内容丰富、教育教学成效显著,2018年,作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农业大学)中期检查考核,以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南京农业大学专家等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一致同意中期验收通过。

回想学院20年的实践教学创新之路,充满着团队合力、苦后甘甜的难忘回忆。学校分管领导、教务处领导每次亲力亲为把关指导和逐字逐句修改稿子的记忆依然暖心。学院更是举全院之力团结奋战,从院班子、系主任,到执笔人,大家不畏艰辛、攻苦食淡。为了不耽误申报时间,老师们常常从科研基地驱车深夜赶回学校。对材料反复推敲、不断提炼。很多时候,执笔人往往奋战到三更,甚至熬战通宵,力求以最佳的构思、最客观的表述、最准确的数据,提供高水平材料。随着教育部对评估、申报、评审、验收要求的提高,除了纸质材料,还要求视频材料、PPT答辩等。各系主任、任课教师便合力攻坚,视频从素材准备、教师预讲、反复拍摄,到形成定稿,PPT从制作、修改、审核,到答辩人不分白昼反复演练,都一丝不苟地根据新要求落实。每当初稿完成后,先由学院反复审改,再请教务处、校领导、省专家反复论证,最后提交。在一次次挑战极限的考验中、一场场成功喜悦的欢庆中,农学院人在搭建人才培养一流教学平台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在传承和彰显“川农大精神”的征程中,奋斗不息、创造卓越。

情系三农 科研实践勇攀高峰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不单纯是书斋里的创造,也是实践经验的凝结,而广袤的基层大地,恰有取之不尽的科研素材。以杨开渠、杨允奎、周开达、荣廷昭为代表的老一辈农学人,心怀家国,情系三农,艰苦奋斗,推动科技创新,矢志科技报国,带动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农学人不忘初心,以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人才为己任,涌现出郑有良、杨文钰、黄玉碧、任万军、黄富、柯永培、张敏、龚国淑、田孟良、罗培高等一批“川农大精神”传承人。他们牢记使命,艰苦奋斗,为既定目标不懈努力;也求同存异,团结拼搏,形成团队战斗力;更实事求是,求实创新,切实服务农业生产实际。他们挽起裤腿、蹚泥进村,时常一身土、一身汗,纵然坚苦卓绝、披星戴月,也甘之如饴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20年前,我校栽培学科进入低谷期,全校坚持栽培研究的教师不足5人,科研经费不足2000元,但杨文钰等栽培人,仍坚守岗位,苦练内功,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为既定目标不懈努力。在外界层层质疑声中,杨文钰教授团队经过18年潜心攻关,研发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写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获201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甚至推广到万里之外的巴基斯坦,助力“巴铁”大豆生产“从无到有”。任万军教授在当时一没人二没钱的条件下,坚持从事水稻栽培研究,开辟弱光下杂交稻优质高效与机械化栽培新领域,主持创新的4项栽培技术,先后被遴选为四川省主推技术,全省年推广面积1000万亩以上。

科学研究永无止境,除了艰苦奋斗、苦练内功,还要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智创新。2017年,由院长黄玉碧牵头,在作物学科一院三所的支持下申报了国家外专局的高端引智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基地)。111基地一般只针对部属高校开放申报,地方高校的名额极少。在短时间内,要确定拟邀请的外籍专家并签订意向性引进协议,拟定引智发展规划和目标,收集专家资料和各项支撑材料,黄玉碧和时任生态农业研究所副所长的王强教授一同开展了大量准备工作,于2018年4月18日在省外专局顺利通过答辩。5月13日赴北京,连夜修改演练答辩ppt,14日参加国家外专局答辩,7月30日获批立项,“作物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正式申报成功,成为全川唯一具有两个111基地的省属高校,为农学院和作物学科的国际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为农学院走向国际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黄富教授在育种事业中默默耕耘20栽,为了培育出优质、高抗、高产、高效的新型杂交水稻,他常年奔波于各培育基地,在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他弯腰查看水稻的背影,为了找到适合的株系稻桩他被蛇咬过,为了在晒场抢收科研材料他摔跤撞破头。这些只是育种路上的些许小插曲,更是育种人艰苦拼搏精神的缩影。他主持育成的高抗优质杂交稻新品种宜香优2115米质达国标优质二级,结束了“蜀中无好米”时代, 6次荣获中国“最受喜爱的十大优质稻米品种”, 2016年成为西南稻区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已累计示范推广1300余万亩,生产优质稻谷67.6亿多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58亿多元。

“玉米痴”柯永培在海南和同事们曾一起租住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房子里。白天顶着烈日抢时间授粉,晚上五六个人就挤在3张单人床上睡觉,一不留神就被挤下床来。长期顶着烈日一直在玉米地里工作到下午,更多的时候他们是把晚饭和午饭合在一起吃,吃西瓜下油条成了常事。如今已形成一套保证质量、优化配置、现场指导及试验、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的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主持2项),为玉米生产发展、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

以张敏教授和龚国淑教授为代表的一批植保人以“川农大精神”为指引,在当时艰苦条件下进行一直从事着植物保护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技扶贫、科研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张敏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研究成果已在国内10省(市)推广应用,创社会经济效益100多亿元。龚国淑秉持“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的初心和情怀,把实验室建在田野里,在社会服务和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冲锋在前。“只要农民需要我,我就会克服万难去技术服务。我不是正在服务三农,就是在去服务三农的路上。”龚国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她常年战斗在扶贫第一线,顶酷暑、战寒冬,在山坡上摔倒、在雪地里摔伤,第二天继续精神焕发地为农民培训、指导。每当农民们投来赞赏之词时,她常打趣道:“我们克服的种种困难,哪有伟大的都江堰工程难啊!”30年的艰苦奋斗和持之以恒的研究使得硕果累累,其中以第一著作人完成的《猕猴桃病虫害原色图谱与防治技术》,填补了目前国内外本领域的空白。

自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以来,青年一辈的农学人又积极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交上了新时代农学人的圆满答卷,为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农业技术本来就不应是孤芳自赏的艺术品,要用来解决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在川农,田孟良教授热衷研究中药材是出了名的。曾在 2010年挂职担任宝兴县副县长的他,积极促成宝兴县与四川省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共建中药材生产基地合作协议,共建1万亩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形成集生产、研发、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他用6年的时间选育了新品种“宝膝1号”,恢复了正品川牛膝的基原,并配套推广标准化种植方法。宝兴县建成全国川牛膝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宝兴川牛膝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高品质的美名得到市场认可,药农收益大幅提高。

2015年,罗培高教授挂职雅安市石棉县科技副县长。在对石棉县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时,他发现在石棉中高山地区野生八月瓜资源相当丰富。他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在全省牵头,致力于八月瓜产业发展,牵头制定了《四川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八月瓜》地方标准,促使四川省成功取得全国唯一得“八月瓜”系列食用产品的合法开发权;收集创制了500多份八月瓜种质资源,在国际上首次对八月瓜基因组、转录组和代谢组展开研究,奠定了该产业发展的研究基础。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初步形成当地农户参与度高、劳动力和技术成本低的农林产业新业态,打造了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协调发展的完整产业链。在他的带动下,石棉县已带动1000余名中高山群众种植八月瓜,面积达6000余亩。野果真正变成“惠农果”的故事得到中央电视台《走进中国》栏目专访。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回顾学院20年的科研实践创新之路,农学人用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在经济和民生需求中体现价值,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追求真理,造福社会”的征程中孜孜以求,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勇往直前,为“三农”事业奉献着所有的光和热。

永创一流 双创实践薪火相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创新是继承,是发扬,农学人的创新更多了一种“追求卓越,永创一流”的精神特质。老一辈农学人在教学科研中不断实践着自己对科学和教育事业的矢志追求,一步一个脚印在田地里硬是闯出来一条实干创新之路。广阔的田野是最好的授业课堂,也是最广的成才舞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的农院师生也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始终追寻着先辈的足迹,传承和践行“追求卓越,永创一流”的农院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同心同向同行,不断丰富和发展农院精神的内涵,用浓浓的“师生情”谱写了一首首感人至深的“创新曲”,将“永创一流”的种子深深种在每一个农院学子的心中。

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创新人才的客观需求,学院于2005年开始着力构建“研究型学院农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邀请了时任学校党委副书记秦自强、校团委书记袁志香、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付瑞琼为农学院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指点迷津,首次将学生双创提升到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确定了“依托作物学科,全员育人的学生工作新体系”,并由黄玉碧院长亲自主抓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就此形成了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植物生产类本科人才”为目标,以“创新创业育人”为抓手,以“‘三计划、两工程、一讲堂’为主体、一二课堂协同发展”为思路,以“理论助力实践,实践助力推广”为机制的农学院双创人才培养新体系。经过十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汇集作物学科优势资源,从机构、项目、师资、经费等多方面、全过程为学生双创工作保驾护航,夯实学生双创工作制度、组织、平台基础,以优异的成绩树立了农学院学生双创工作的金色品牌。

在众多师生共同创新创业的事迹中,最为大家熟知的,莫过于大名鼎鼎的“千盛惠禾土豆传奇”团队,项目获GSVC全球社会企业创业大赛全球优胜奖、中国赛区第二名,团队入选 “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为了把紫色马铃薯种植、生产、储运技术传授给团队主要负责学生彭洁和刘一盛,14年来,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土豆王”王西瑶教授从技术支持、精神支持、情感支持等多方面全方位指导学生团队,曾与学生们一起拎着几十斤重的行李箱行进在凉山州喜德县的扶贫道路上,曾为了修改团队的创业计划书到凌晨两三点,曾与学生们一起反复演练比赛PPT,甚至对每一个细微动作和神态都精益求精……王西瑶一路见证了学生们从创业起步、科技扶贫,到参加比赛、屡获国际国家级大奖,再从创业伙伴到结发夫妻再到三口之家。

“十几年的酸甜苦辣,王老师一路‘严厉又温情’的指导和陪伴,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农学人百折不挠、永创一流的坚毅品质,深刻体会到‘川农大精神’的内涵,并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将这种精神融入到血液,相信这种精神也能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彭洁每每回忆起成长的点滴,都会对学校和老师的培养满怀感恩。从创新创业开端的师生情,早已升华为师生同心接续奋进的亲情。

正是怀着“永创一流”这种农学人独有的使命感,彭洁和刘一盛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紫色马铃薯”事业,实实在在地服务三农。他们的公司已发展紫色马铃薯、特色红薯基地共计3000余亩,已累计带动1000余户农户发展,事迹两次得到《人民日报》的报道。项目获得GSVC全球社会企业创业大赛中国赛区第二名、第三届“创青春”四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诸多奖项,他们也获评“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和“全国大学生返乡创业十强”。

“千盛惠禾”的成功故事仅是农院学生双创的冰山一角。多年来,卢艳丽教授指导李荣曜等完成的“大数据时代的玉米基因组信息发掘及其数据库构建”项目获国家银奖;李首成教授指导刘可成等完成的“美农美家”项目获国家银奖;杨峰教授指导詹晓旭等完成的“旭峰农机”项目获全国银奖;龚国淑教授指导何舒婷等完成的“四川猕猴桃软腐病菌的鉴定、种特异性引物检测及遗传多样性研究”项目获省级金奖……师生携手共同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也充分体现了学院全员育人、引领创新、服务创业的总体思路。

为了夯实创新之基,激发创新活力,2015年学院大手笔地推出“四个十万工程”人才培养奖助制度,从教学、科研、创新、创业等四个方面助推创新型人才培养。在“追求卓越,永创一流”精神的感召下,学院每年有近400名师生投身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创新性实验和科研兴趣计划,近300名师生参与各级别的双创赛事,基本实现本科生“人人进团队,个个有项目”。农院师生在双创平台上淋漓尽致地展示着“不怕太阳晒,不怕病虫害”的坚韧品质,诠释着“追求卓越,永创一流”的学院精神。

2019年10月,“大二男生种杂交水稻成功”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二,创下2.8亿的阅读量、1.3万的讨论量,引爆了网友对涉农高校学子常态及青年学子校园创新的讨论,原创文章被人民网、共青团中央、中国新闻网、搜狐网等多个媒体转载。农学专业大二学生刘淏林历时5个多月成功种出杂交水稻的新闻刘淏林成为了新晋“网红”。通过参加杂交稻种植与全生育期管护技能大赛,在指导老师手把手的教授中,他进行了育秧、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系列模拟田间活动,“农业科研之路任重道远,吾辈当自强不息。脚踏实地是我们的特质,勇于创新是我们的品质。”以水稻种植、标本制作、种子质量检测为代表的学院七大专业技能大赛,让每一个农学学子的创新之路走得铿锵有力。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15年的“双创实践助推高质量人才培养”之路,农学人走得坚定不移,也结出了累累硕果。截至2020年2月,农院学子共获得“GSVC全球创业企业大赛”“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生命之星”等各级别创新创业类竞赛荣誉百余项,其中国际级1项,国家级15项,省级62项,市校级52项,获奖数量居全国农林高校农学院前列,学院多年蝉联“挑战杯”“创青春”竞赛校级团体总分第一名。而学院在实践中凝练总结的“深度挖掘、持续孵化、全员指导、师生共创”的学生双创项目培育经验,也在学校的学生双创工作中形成示范效应被推而广之,助推学校学生双创工作连获佳绩。

精神的传承不是守住先辈的余晖,而是传递精神的内涵。20年的不懈奋斗,20年的砥砺奋进,农学院形成了以作物学科为引领,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执着追求、无私奉献,折射出农学人的使命担当,亦诠释出精神传承的薪火不息。透过农学院看“川农大精神”形成的20年,是学校发展伟大历程的折射,亦是农学院辉煌成就的缩影。一代又一代农学人拼搏创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丰富着“川农大精神”的时代内涵,当代人正积极投身于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双一流”建设,而新一代农学人也将继续为“川农大精神”添加新的元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