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学校正式发布《四川农业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2020 -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四川《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冲锋号,擘画打好乡村振兴“新战役”的路线图。
这是学校继“双支计划”、《专业建设支持计划》《国际化办学推进计划》后推出的又一项重磅举措。新发布的《方案》将与3项计划一道,进一步做实高校“五大”基本职能,构建学校高质量发展“四轮驱动”新格局,为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注入澎湃新动力。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方案》明确指出,学校将围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乡村振兴总目标,每年拿出1000万,重点实施“三大服务计划”、抓好“四大示范工程”、健全“五大服务机制”,挂图作战、集成推进,通过实现目标、人才、产业、资源4方面的有机衔接,打好川农大服务乡村振兴“组合拳”,不断探索和创新地方农业高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川农模式”。
有的放矢,做好目标对接。正所谓“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要服务好乡村振兴,首先就要弄明白乡村需要什么、学校又能提供什么。《方案》开篇便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川农答案——“十百千万”建设目标。未来5年,学校将组建10-15支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队,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选择10个重点产业和10个重点区域,建设服务乡村振兴产学研融合创新“川农样本”;组建100支教授牵头、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团,重点建设“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工程”;组织1000支研究生参与的科技服务队(专家+研究生+本科生),推进产教融合与科教结合,打造一批“科创农庄”,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1000项以上;培训乡村振兴各类人才10000人次以上。力争科技成果转化和横向经费五年累计突破10亿元。
三位一体,抓好人才对接。乡村要发展,关键在人才。不论是眼下急需啃掉的脱贫攻坚“硬骨头”,还是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新问题,都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来披荆斩棘、攻城拔寨。为此,《方案》将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新农科”建设、打造成渝乡村振兴学院(成都)等举措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涉农类专业供给侧改革,加强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青年学子。围绕实际需求,强化应用型基础研究、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培育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专家学者。注重专业技能和科技素质训练,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产业人才实训基地,培训更多农技人员、新型农民等一线基层人才,不断吸引和培育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着眼长远,办好产业对接。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经验,也是促进乡村发展的持续动力。《方案》强调,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支撑、引领和打造一批有质量、有效益、有品牌的乡村龙头产业,强力推进“产学研融合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工程”“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工程”“1链3e数字化共享平台示范工程”“新型高端智库建设示范工程”4大工程,为老乡们“种下长长久久的摇钱树”。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围绕四川“10+3”产业体系,《方案》还确定了学校首批助力川粮油、川猪、川鱼、川果、川茶等产业发展的专家团队负责人,以便进一步加快凝练科研方向、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理顺权责,搞好资源对接。实现乡村振兴绝非一校一地之事、一企一院之功,而是需要各方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深度抱团、联动发展。《方案》提出的服务机制则正是为此而来。《方案》提出,通过健全“协同融合机制”“多元动力机制”“互联共享机制”“市场化投入机制”“督导考评机制”5大服务机制,紧扣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着力构建参与主体更多、合作领域更宽、合作程度更深的校园企地发展共同体,从而进一步聚合优质研发、平台要素、市场主体等多种资源,整合利用创新链,推进产业跨界融合,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地推进乡村振兴各个项目,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百尺竿头更进步,奋楫争先奔小康。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达成之际,作为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川农大,将继续立足四川、辐射西南、放眼全国,矢志不渝坚守“兴中华之农事”的无悔初心,持之以恒担起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光荣使命,凝聚干事创业精气神,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和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