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四川农大:名气与实力并存

2019-09-25 10:12:00作者:李劲雨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新中国成立70年间,一代代川农人与新中国一道风雨兼程、砥砺前行,高奏一曲曲奋进之歌,把学校建设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成为了西部高教事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专业健全  学科排名明显上升

今年开学季,一位来自北京的新生十分兴奋,他高中时来成都游学,喜欢上这片平原的生活氛围与文化底蕴,期盼将来读到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填报志愿前,他依据个人分数,对几个兴趣专业作了深入了解,包括能够求读的北京一所颇具影响力的高校,当他精准查到我校风景园林专业在全国并列排位第四、今年在北京启动招生后,便高兴地填报了这一专业。

近10年来,学校依据人才培养总目标,结合经济社会、行业发展和自身发展定位的要求,完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深入开展专题调研与需求分析,与时俱进研究和动态调整专业,优化本科专业布局。

以旅游学院为例,2009年刚成立时,旅游管理、林学、生物技术、教育技术等专业林立,旅游特色不明显。学校把与旅游专业关联性小的专业或调走了、或撤消了。后来,学院成功申报了会展经济与管理、酒店管理等系列专业,成功申报了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实现了学科建设“零”的突破。

像风景园林学院、旅游学院的专业发展经历,均是我校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依据3个校区学科优势和特点,学校调整校区专业结构,统一规划专业建设,进行校区专业调整、归并、增设,撤销或停招不符合学校和校区发展的专业,按照1个学院建设1个支撑专业、发展2-3个相近专业、取消学院间同质专业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思路,以各学院学科、专业特色为依据,调整归并与学院发展方向不符专业,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及国家发展战略、招生生源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动态调整招生专业,新增、停招甚至撤销部分招生专业,不遗余力推进“一校三区”协调发展。

对于新办专业,学校更是以空前力度加大扶持投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进人指标、条件设置、专项经费和资源调配,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予以全方位倾斜。

10年来,学校相继新增专业33个、停招专业2个、撤销专业22个及全部专业方向。截至目前,学校拥有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2005年被确定为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

学校一边狠抓特色专业建设,一边注重凝练学科方向建设。

近年来,学校坚持“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把学科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纲,抓纲治学,带动学校全面发展。

目前,学校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二级学科87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8个,本科专业91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19个。根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综合计分,学校在全国农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别位居第7、第4。从2015年起,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ESI排名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1%。2017年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2018年作物学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掀开了学科发展新篇章。2018年初,学校公布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描绘了一流学科发展路径图,将建设以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为核心的农业科学学科群,确定三步走的阶段目标,明确“塔尖、塔中、塔基”三级分类建设思路。学校先后邀请58个单位的118名专家参与10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一流学科建设规划论证中,其中有院士12人,长江学者、杰青16人,高规格的“借智”为提升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对我校“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情况开展评估。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经质询和评议,专家组形成意见:学校党政聚焦内涵式发展,统筹资源,全员投入“双一流”建设。学科群建设对标世界一流,真抓实干,已全面完成中期建设任务,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的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

在ESI最新排名中,我校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的ESI排名分别为331名和366名,较2017年11月分别上升了142位和134位,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领域潜力值达97%;环境/生态学学科领域潜力值71%。

日前,“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面向社会公布,展示了全球领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132所大学上榜,四川有4所在列,四川农业大学跻身世界1000强。

70年走来,我校本科专业数量从当初3个到现今89个,专业和学科发展不断得到社会高度认可,而今继续朝着“双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激昂前进。

科研奖励多  学术实力显著上升

数月前,陈代文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更有农业农村部成立专项小组,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购买研究团队《猪抗病营养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科技成果,将作为2020年以后的主推技术广泛推广应用,这在中国畜牧界是开天辟地第一次。

当一些985高校被高知家长评价科研“三大国奖”连年“裸奔”时,我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8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57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尤其近10年,我校教师接连把国家大奖揽入囊中,更有年轻教师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Science》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翻开历史的一页,由周开达主持完成“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冈·D型杂交稻”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是我校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科技大奖;由颜济教授主持完成的《小麦高产、抗锈的优良种质资源繁六及其姊妹系》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颜济教授主持完成的《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荣廷昭院士主持完成的《玉米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新自交系48-2和S37》、《西南地区玉米杂交育种第四轮骨干自交系18-599和08-641》两项成果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黎汉云主持完成的《大穗型高配合力水稻优良不育系冈46A的选育与应用推广》,汪旭东主持完成的《高配合力优良杂交水稻恢复系蜀恢162选育与应用》,郭万柱主持完成的《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与应用》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浏览眼前的一页,周小秋教授、程安春教授、陈代文教授、吴德教授等人将一项项国家科研大奖揽入囊中。一朵又一朵绚烂的科研之花在地处川西平原边缘的雨城竞相绽放!

近年来,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离不开一个“利器”,即《双支计划》(“211工程”学术支撑人才的专项科技支持计划)的横空出世。10年间,在《双支计划》资助下,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呈现前所未有的“高温”状态,一系列重大成果破土而出。

2009年,刚29岁的动科学院教师李明洲主持的《利用高通量基因组技术寻找特异性调控猪肌内脂肪沉积的miRNA及其靶mRNA》课题成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年,他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猪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1年后,以他为第一作者、李学伟为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比较基因组学鉴定藏猪和家猪的自然和人工选择》成功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Nature Genetics上发表,影响因子达35.2,创下当时我校发表论文影响因子之最。

2017年6月29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布了我校为通讯单位、水稻所陈学伟教授为通讯作者,李伟滔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朱紫薇、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MawshengChern博士、我校水稻所尹俊杰博士、硕士研究生杨超和冉莉为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一个转录因子的天然变异赋予水稻对稻瘟病的广谱抗性》,该杂志2016年SCI收录影响因子达30.41。该文实现了我校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高校在CELL主刊发表论文的零突破。

2018年9月7日,Science在线发表了我校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水稻转录因子IPA1促进高产并提高免疫》,论文第一作者王静就职我校水稻研究所。该论文的发表,实现了我校在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零的突破,影响因子(2017年)达41.058。

科研工作离不开高水平实验平台的支撑,缺乏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一直是川农人心中的一个痛点,创建国重实验室是川农人多年梦寐以求的大事儿。

近年,学校按照准确定位、凝练方向、突出特色、提升水平、注重开放的基本思路,在“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4个平台基础上,整合与作物学科相关的农学院、水稻研究所、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1院3所的力量以及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省部级创新团队等资源,全力以赴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成功通过专家论证!”今年7月16日,一则消息在川农人的朋友圈里炸开了。“通过专家论证”简单的6个字,意味着我校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上迈出了具有跨越意义的一步。

一项项重大成果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的川农人扎根沃土、辛勤耕耘,坚持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助力农民脱贫致富为己任,前仆后继做研究、风雨不改初心志的辛劳付出,他们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区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招生分数走高  社会认可度持续提升

这些年,学校的社会认可度持续提升,报考川农大成为各省大量高考高分学子的第一选择!

以2019年为例,学校在四川录取分数再创新高,高考600分以上的学生占2251人,理科录取线在600分以上的专业数30个;学校在外省录取分数线也达历史最高水平,其中超过一本线20分省市(自治区)达26个,超过一本线50分达15个,新高考改革试点省市也在高分数段圆满完成所有专业的录取。

仅从几个方面,对社会认可度提升作以介绍——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按照“讲学历、重经历、看业绩”和“让绩效得到充分肯定,让公平得到适当兼顾,让累积贡献得到基本认可”的管理思路,花大气力,下真功夫,成功建设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高效精干、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学校不断改进对人才的评价办法,简化评价环节,合理评价周期,实现从重目标考核向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转变,从重数量考核向数量、质量相结合考核转变,从重总结性、奖惩性考核向形成性、发展性考核转变,推动人才队伍快速发展。

目前,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高级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50余人次;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千人计划人选、教学名师、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杰出人才奖获得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300余人。

◆在学生成长成才培养上,学校把“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和“学生为本”放在首位,从办学思想上牢固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双一流”建设要求,按照“类培养、因材施教、注重创新、强化实践、全面发展”的思路,在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集中对专业人才方案进行了修(制)订,形成了各类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学院的主体地位,注重凝炼专业特色,凸显学生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成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

在校官网上,大家常会看到24个学院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签订合作的新闻,专家、教授们带领学生深入科技园区和企事业单位,深入相关行业一线,实现学生专业学习与地方主导产业无缝对接,注重通过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培育毕业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就业工作上,学校实现“就业工作全员化”的工作模式,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校领导负责抓、招就处和学院具体抓的工作机制。10年以来,我校共培养本科毕业生76402人,从2012年起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连续三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入选“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国50强高校”、“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截至目前,我校是唯一同时获得以上全部荣誉的在川高校,获奖层次和数量均位居四川省属高校第一。

每年春秋两季,校园内都要上演“抢人”大战,三校区双选会格外夺人眼球。近10年来,世界500强、上市公司到校招聘单位数增幅达558%,到上述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增幅达343%,最高一年有700家500强、上市公司来校招聘人才;北上广深到校招聘单位数增幅达306%,到北上广深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增幅达267%,最高一年人数达1200人,北上广深成为仅次于川渝之后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区域。

在2019年,四川省录取1709名选调生,我校占141人,数量蝉联全国高校第一。

◆在社会服务上,我校成为全国首批10所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高校之一,全校上下形成了“多元、开放、综合、高效”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例如,每年超千名毕业生入选“一村一大”和进入基层工作;组建科技服务团队60余个,选派各级科技特派员300多人次,每年近1000多人次专家教授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1000余次,为地方政府(企业)培训基层干部、实用人才和农户1万多人次;针对地方技术资源缺乏、农业从业者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近年选派科技(驻村)干部30余人,直接充实地方科技力量;专家开展“三农”战略研究,发挥好智囊团作用,不断为省委、省政府的“三农”规划与发展提供新动能。

2015年国家启动的脱贫攻坚战,学校将之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工作业绩得到上级部门充分肯定:我校扶贫模式先后被四川省委组织部《“绣花”功夫四川脱贫攻坚案例选》和教育部《2018年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推荐材料汇编》收录;2017年,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荣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服务型党组织”,2016年获“四川十大扶贫爱心组织”荣誉称号;2018年学校荣获全省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被写入四川省委一号文件;我校近30人次专家教授获“民革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民建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十大扶贫好人”等荣誉称号,多支实践团队获团中央表彰。2019年,我校实施的“创新农技推广模式,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入选“教育部2018年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在国际交流合作上,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本科毕业生出国深造、出国比例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硕士生被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及著名科研院所录取为博士研究生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软硬件跨越发展  办学实力不断提升

1991年和2002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两次专程到校视察,对学校在新的形势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

近年来,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抓牢思想引领、抓严意识形态、抓细党建责任、抓强干部人才队伍、抓实作风建设,四川省委彭清华书记、尹力省长先后来校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时,对学校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学校经过持续强力推进,构建了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良好生态。经过数次修订和“废改立释”,学校形成了《办学治校制度选集(川农大112)》,且成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突出成、推动“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学校依法、科学、民主办学治校的基本遵循,让全校师生员工养成了办事依制度、遇事找制度、解决问题用制度、化解矛盾靠制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学校架构的“三层次、四主体、五领域”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其制度成果于2017年获评四川省教育综改优秀项目,在2018年改革开放40年之际入选四川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是全体川农人的精神内核,支撑着一代代川农人与祖国一起奋斗成长。200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对“川农大精神”给予特别肯定,称其为我校的两大特色之一,同年底,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反映我校吸引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内参文章《85%的回国率是如何产生的》作出批示:“‘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川农大精神”一直是学校一张最闪亮、最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随着软实力不断提升,硬件建设也迎来了一轮又一轮提档升级。

2001年4月,省政府将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学校,定名为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分校(后改为都江堰校区),2010年10月10日成都校区举行启用暨开学典礼,首批调整到成都校区的4300余名师生顺利入住入学。至此,学校正式拉开了“一校三区”鼎力发展的新格局。

历史就是这样,讲述起来简单,辛苦与艰辛却无法用语言生动形容。成都校区建设期间,同时启动总建筑面积超过24万平米的建设项目,是迄今为止我校建校历史上最浩大的建设工程,并在不到两年里建成和投入使用。

学校不断完善行政办公、生活后勤等方面的硬件设施。随着多媒体设备、网络交换机、自助缴费机、门禁控制系统、校园监控系统、电子校园卡等硬件设施的广泛使用,师生们的便捷指数、幸福指数和安全指数有了质的提升。地震灾后重建及教师公寓、学生宿舍改造、食堂环境、运动场馆、旧房加装电梯等项目启动和建成,让师生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近10年时,学校投入5.5亿元用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约44450台(件),其中100万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便达39台(件),超高液相色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多用途扫描电镜、数字病理扫描仪等一大批先进仪器设备均被运用到教学科研当中,使得教学科研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学校搭建了64个科研平台,包括14个省部重点实验室。“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位于成都校区作物楼上,共计1.96万平米整体划归实验室使用和管理,投入近亿元购置大型精密仪器。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办学历史,一连串数据保持在全川前列,川农人全力贯彻发展新理念、争当四川省属高校推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排头兵的充足干劲,让地处中国西部的川农大声名远扬国内外。(李劲雨)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教育大会
    我校师生热议全
  • 学校隆重召开庆祝2024年教师节暨教职工奖励大会
    学校隆重召开庆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