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是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托,更是高校提升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的龙头工程、系统工程和标志性工程。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办学实力水平显著提升。
“九五”、“十五”“211工程”建设期间,尤其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学科群建设为重点,调整学科结构,拓宽学科领域,拓展学科内涵,瞄准学科前沿,注重交叉融合,凝炼学科方向,在保持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特别是高新技术学科;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形成自身特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办学效益有新的更大的推进;在一些重要研究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并造就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特别是能进入学科前沿水平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校在构筑西部农业高新科技人才高地的战略目标中,学校审时度势,始终坚持以“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情感留人”的指导方针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科学用人理念,广聚英才,注重人文关怀的环境培育与激励性政策的协调配合,集中学科与团队优势积极抢占和构筑农业及生物学科领域战略制高点,走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的人才、科研、学科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良性循环的改革和发展之路,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建设成就,初步建成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理工经管文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科研型大学,成为了推动四川以及西南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211工程”建设舞龙头 重点学科树标竿
学校始终坚持“发扬特色优势学科,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重点学科,扶持交叉前沿学科,提升新办弱势学科”的发展思路,立足自身实际,以“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为龙头和核心构建学科群体,有效统筹传统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新兴学科的资源,注重学科内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主干学科带动相关学科,以强势学科带动弱势学科,加大交叉学科领域的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学科的群体优势,促进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真抓实干,学校学科建设的优势与特色进一步凸显,农业科技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加强,生物科技相关学科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抢占部分领域的战略制高点,通过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产生出多个新的生长点和前沿方向,与工学、资源环境、经济、管理等新建学科相得益彰,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逐渐形成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医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围绕“211工程”建设中学科建设这一龙头和核心,学校的学科建设迅速发展,从1998年 “211工程”正式立项,到2002年“九五”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再度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新增列“作物遗传育种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森林培育学”为省重点学科,增列“预防兽医学”和“森林培育学”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与此同时,在相关的支撑学科中,也有2个被增列为省重点学科,有4个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初步建成了出4个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2个农业部(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中之重”建设学科、7个校级重点学科;新增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15个,新增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专业33个;逐渐形成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协调发展,一般本科专业--硕士授权学科专业--博士授权学科专业和校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相得益彰的较为完备的学科建设体系,学科体系日趋完备,“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以“优秀”的结果通过国家组织的验收。
人才培养为中心 学术团队聚英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历任领导班子们充分认识到: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学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要加快学科建设,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建设应当是、必须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始终坚持实施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强校”战略,共计投入2100余万元用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并把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学科方向凝聚人才,以学科队伍构筑基地,以优秀人才推进教育创新,促进师资队伍规模和水平的稳步提高。
明确的学科发展思路,勇敢的开拓建设步伐,川农大的学科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培养和涌现了一批学科杰出人才,他们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6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0人。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相当影响的优秀团队。依托作物遗传育种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农业部重点学科、省重点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形成了一支现以荣廷昭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由高职称人员34人、博士3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组成的“西南作物特异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于2004年首批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依托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形成了一支现以陈代文教授为带头人,以营养代谢与猪的健康和高效安全生产研究为重点的“猪抗病营养的分子机制”创新团队,于200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特色培养为宗旨 桃李芬芳创品牌
学科建设的成就极大带动和保障了学校高水平人才培养工作,同时也进一步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学校在巩固农业科技传统优势的基础之上,立足学校生物科技的特色,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坚持教育创新与加强品牌建设,积极整合全校的教学资源、科技资源和智力资源,优化配置,协调互补,建立起特色鲜明的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平台,带动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多层次、多级别学科建设体系。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也由传统单一的农学、理学拓展到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和法学,并全面提升了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层次,实现学校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树立全面质量观,优化知识结构、突出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为主线,制定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与内在激励机制,从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双重需要出发,鼓励各学科开门办学,根据各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其他单位合作、共同培养,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积极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特别强调要彻底改变以前那种根据导师的特长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加强导师遴选,并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培养目标,组织相关人员成立指导教师小组,发挥导师群体的作用,因材施教。此外,对研究生教育、学位授予质量进行严格地检查评估,建立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优化课程知识结构,严把培养质量关。近年来,全校共有4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同时,还有2篇学位论文入选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教学研究获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毕业研究生学大多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中坚和管理骨干,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了全国同行的公认。校研究生管理部门被评为全国和四川省学位与研究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单位。
学科建设征途漫漫 上下求索再创辉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穿越百年,一代代川农人辛勤耕耘镌刻出的历史长卷安静地向世人展现着、表达着、诉说着艰辛与磨难,光荣和梦想,经过一代又一代川农人的执着奋斗,学校的学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高水平同类大学相比,与学校建设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的要求相比,我们在学科布局与结构、科学研究水平与成果、师资队伍构成与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处于“十一五”建设的新起点上,我们必须正确总结经验,进一步科学规划学校学科发展。“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一代川农人正秉承着“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立足四川,面向全国,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按照学校“3321”发展战略,在学科建设这条漫漫长路上将继往开来、开拓进取,用智慧和汗水不断谱写学校发展史上新的华美篇章,创造着新的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