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继明老师是我校原图书馆馆长、教务处副处长。他于1983年进入我校工作至今。记者日前采访了他,希冀透过他的工资收入变化来看看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份工资42.5元
夏继明老师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第一份工资是42.5元。那是1967年,当时夏继明老师正在西南农学院上大四,文化大革命爆发了,他们这些缓分配学生开始领见习工资。在大米卖几分钱、肉才卖几毛钱一斤的当时,这些钱的购买力无疑很强。但当时物质匮乏,在满足最基本的衣食生活后,想要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是很困难的。“当时人们梦寐以求的三大件是手表、收音机和自行车,但买辆自行车需要两三个月的工资,一般人买不起啊。”夏继明老师还记得当时大学同班同学有一块OMEGA手表,那简直轰动全校,令同学艳羡不已。
53.6元领了十几年
1968年,夏继明老师去新疆的建设兵团工作,加上边疆津贴,月工资为53.6元。随后十几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全国工资冻结,一直没有变化。直到1978年,夏继明老师仍然每月领着53.6元的工资。1969年夏继明老师结婚,由于工资收入低,生活不宽裕,都没有舍得买一件新衣服。“一间房、一个木头箱子、一个饭桌,两个人把各自的单人铺板床合在一起,就这样结婚了。为了布置婚房,就自己买了点石灰把墙壁刷白,面积也就十一二个平方。我们好歹还去照相馆照了结婚照,有的人连结婚照都照不起。”比照现在年轻人的结婚排场,夏继明老师那一代人的结婚仪式实在简单。
改革开放后开始加工资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各项工作逐步恢复正常,80年代初开始加工资。“我记得那次加了一级工资,8块钱,那还是在新疆,算高的,内地还低点。”1983年,夏继明老师到我校图书馆工作,当时工资收入为60多块钱。“当时的人很少出去旅游,车费太贵了。那时候,我探家从新疆到四川,坐火车单边就要40多块钱,还别说坐飞机。一件呢子大衣也要好几十块钱,一般人就穿的确良。”不过,1984年,夏继明老师家购买了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那是一台上千元的彩电。
90年代工资突破百元大关
在夏继明老师的记忆里,月工资突破百元大关是进入90年代以后的事了。现在夏继明老师还保留着1996年时的工资记录,册子上清楚地记载着,那时的月工资是340元。“基本上一个月就这么多收入了。还有一点别的津贴、福利,但不多。”由于家里的两个孩子陆续念完大学参加工作,夏继明老师明显地感觉生活不像以前那么拮据了。“以前的积蓄很少,现在可以有些积蓄了。”
2000年后工资突破千元
2000年以后,国家进行工资改革,夏继明老师的工资也突破了千元。“新世纪后,我涨了好几次工资,最多的一次好像加了800多。”现在,虽然物价上涨,但夏继明老师明显感觉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以前,一般不敢去外面的饭馆吃饭,请客之类的都是请到家里,就为了省钱。现在,为图方便省事,一般请客都在外面的饭店了。”也就在2000年,学校福利分房,夏继明老师一家分到一套150平米的大房子,全家人喜迁新居。“2006年时,女婿买了一辆15万多元的花冠,家里也有了私家车。”
回首几十年来的工资收入变化,夏继明老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改革开放不简单啦!改革开放前,哪能想象能过上现在的日子哟!”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夏继明老师追忆往昔、比照现在,发出了最质朴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