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像一位粗心大意的汉子,往往忽略细节而只留下一段主线条式的枝干;后人也就只能循着大意,去追寻其中的蛛丝马迹。读《四川农业大学史稿》关于图书馆近30年来的历史,也只能看到主线条式的枝干:馆舍越来越大、藏书越来越多、管理模式越来越先进。变迁的线索无疑是清晰的,变迁的历史也必定是生动的。日前,记者采访了三位图书馆变迁的亲历者,在他们的回忆和叙说中,图书馆30年变迁的细节逐渐丰厚起来。
图书馆的1979和2008
一份用圆珠笔手写的《图书馆1979年工作情况总结》被原图书馆馆长夏继明老师翻了出来。尽管精心地存放在文件夹里,但近30年岁月的痕迹仍然留在了微微发黄的纸面上。“1979年,我们的书刊借阅量是3万多册次。”夏继明老师指着其中的一段讲述到。“那时候,我们的馆舍面积也就近2000平方米,就是现在信息与工学院所在的九教的一部分。由于文革遗失,当时的藏书仅10万多册,图书馆年经费也就2-3万。”这是1983年夏继明老师到图书馆工作时的图书馆概况。“改革开放前夕,图书馆的情况也差不多就是这样。”
2008年10月4日17点零8分,2008年第818889位访问者登录图书馆主页。818889,不仅仅是点击次数的单纯累加,更表明越来越多的师生享受到了图书馆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提供的便利。“馆情介绍”的最近更新数据记录并反映了图书馆的2008:现已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图书馆,由3个分馆(新校区图书馆、老校区图书馆、分校图书馆)组成,建筑面积36300平方米,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农业信息中心。文献总量为260万余册(含电子文献以及分校的20万册),其中印刷型图书140余万册、电子文献120余万种,中文全文电子期刊8000余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8000余种。“学校一直重视图书馆的建设,现在图书馆的年文献购置费为550万。”现任图书馆馆长杨长平介绍说。
搬迁中的变迁
现年79岁的周祖濂老人,1960年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毕业后就来到我校工作。从1963年起到1989年退休,周祖濂老人一直在图书馆工作,经历了图书馆的几次搬迁,见证了图书馆的不断变迁。
“60年代初,我刚到川农的时候,学校图书馆还是采用的原西康省教育厅、文化处的办公用房,馆舍面积只有四百来平米,全是平房。那时候,我们给同学们找书有时还得打着手电筒。1974年,图书馆搬到现在的九教,那是当时的‘新’图书馆,有2000来平米”。2006年,学校百年校庆之际,周祖濂老人写下了《半个世纪的脚印——记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文章回忆了当时的搬迁情景:“为了告别平房,乔迁新馆,十几名工作人员,冒着酷暑,在无一现代化运输工具的情况下,硬是将清理的约20万册书刊用架车拉、背篓背、双手抱等土办法,从百米开外的旧馆库,搬进了新馆之中。”
1993年,学校动工修建又一座“新”图书馆(现老校区图书馆),馆舍面积约8100平米。1995年,“新”图书馆建成,图书馆再次搬迁。现图书馆馆长杨长平1982年大学毕业,作了四年兽医后,1986年到图书馆工作。谈起1995年的那次搬迁,她印象还很深刻。“那时候纸本书刊约有50多万册,我们仅用两个星期就搬完了,这其中包括开包、上架、顺架。图书馆人朴实敬业,大家不分白天黑夜,放弃周末,加班加点用架车拉,终于赶在当年11月20多号开馆。”
图书馆最近的一次搬迁是在2005年。当年,位于新校区的馆舍面积达19511平方米的新图书馆建成。“这次搬迁的难度更大了,因为学校的藏书越来越多。为赶在本科教学评估前,将1983年后分编的图书搬到新图书馆,图书馆职工在国庆还加班加点搬迁、整理图书。”杨长平馆长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是2005年11月16日,新图书馆举行开馆仪式。省教育厅、省图工委、省内各高校图书馆有关领导纷纷到校致贺,庆祝现代化的新图书馆开馆。”
对图书馆职工来说,一次次搬迁确实辛苦,但乔迁之喜早已冲淡了劳苦。一次次搬迁,图书馆的馆舍条件不断改善,藏书越来越多,借阅区越来越宽敞明亮,师生感觉越来越舒适方便。
从原始到现代的跨越
在图书馆的变迁史上,1989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学校利用世界银行的贷款,购入了一批2万多一台的苹果计算机,成为当时继成都科大后省内比较早进行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高校。
1990年9月的一天,全体校领导、不少师生都来到了图书馆,见证图书馆第一次计算机管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行的历史一刻。当工作人员用光笔为当天的第一位读者借出第一册书时,现场一片欢腾,大家无不为之欢欣鼓舞。时任图书馆副馆长的夏继明老师更是激动万分,当时分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他知道,这光辉的一刻来之不易,凝结了太多人的关心、支持和辛勤劳动。“那时候,我们全馆没有一个人懂计算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我们请了计算机中心的老师在暑假开办培训班,全馆人员从ABC学起,学打字、学计算机操作。大家学习劲头十足,筹备时间不到一年管理系统就投入使用,走在了全省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前列!”
而手工操作模式的效率低下和繁琐,现在仍留在原图书馆采编部主任周祖濂老人的记忆中。“一包书来了,首先要开包、核价、定号(进行财产登记),登录,再送到编目室分类编目、排片,最后才送到流通部门,读者才能借阅。这种手工操作模式一直到80年代末。”现在图书馆还收藏着一本本厚厚的登录册,那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中外文书名,几乎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还有那些整齐地挤在一个个目录盒里的数以百万张的书名、分类、作者、勤务目录卡片,记载着图书馆的过去。
“1999年也是重要的一年,图书馆建立了web服务器,并制作了图书馆主页,是全校所有中层单位中最早提供网络服务的。”杨长平馆长觉得逢9的年份对图书馆意义很特别。“那时候,我们已经开始提供文摘数据库了,2000年我们就有全文数据库。校内读者只要联网,就能进入数据库查阅资料。”令杨长平馆长颇为自豪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早在1996年以前图书馆就购进了世界三大农业数据库,在西南地区数第一家。当年,长春解放军兽医大学兽医病毒学专家殷震老师来校考察,当在数据库中为他检索到80多篇关于疯牛病的外文文献时,他连连称好。
图书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让师生切实感受到了便利。现在,走进新图书馆那宽敞明亮的大厅,只需轻点鼠标,就能通过计算机进行检索,看看自己需要的书是否在架、馆藏位置以及相关图书,而完成这一切就是几秒钟的事。在计算机上找到自己想借阅的书后,就可以持证进入宽敞明亮的开放式藏书室,寻找自己需要的书。图书馆还购入了几十个中外文数据库,师生足不出户,就能查阅国内外研究最新前沿,有力地支撑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
“前不久,我们又购入了新的服务器,准备采用Linux系统,让师生在网上就能方便地实现图书续借和预约,我希望2009年就能实现。”谈起图书馆的未来,杨长平馆长充满信心。
今昔进行对比,变化跃然眼前。在短短30年里,图书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馆舍从近2000平米的三层楼房到如今36300多平米三大图书馆;藏书总量从10万余册到含电子文献260余万册;管理模式从手工操作的封闭模式到开放型现代化模式。一个个具体的数据清楚明了地体现了图书馆30年来的巨大变迁,也从侧面反映着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
现代化的新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