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作者:张全景来源:中组部党建研究网添加时间:2010-2-22
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总结建国60年来的经验教训,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回答了为什么要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党性和世界观的集中体现。
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历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可以事半功倍,达到预期目的;错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就会事与愿违,南辕而北辙。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完成工作任务比喻为“过河”,工作方法比喻为“桥”与“船”,要想“过河”,必须首先解决好“桥”与“船”的问题。大到治国理政,小到一项具体工作,都涉及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只有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把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建筑在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没有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就不可能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的世界观是决定人们思想、行动的总开关,带有根本性、决定性,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理想信念、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等,都是由党性和世界观决定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增强党性,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推进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历史的经验表明,革命和建设事业只有在正确的路线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相反,错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往往导致严重挫折,甚至失败。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在1929年就写出了《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此后又陆续写出了《反对本本主义》、《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实践论》、《矛盾论》、《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一系列名篇,1942年还亲自主持编纂了《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深刻阐述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根本问题,奠定了我们党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一再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这充分说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极端重要性。事实表明,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辉煌成就,不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伟大胜利,而且也是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伟大胜利。
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做好各项实际工作的需要。建国以来我们各项工作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发生过许多失误或严重错误。例如,前30年中的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反右倾、拔白旗,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乃至“文革”中的严重错误,给党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之所以发生这些失误或错误,在主观上并不是想把事情办坏,而是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出了问题,唯意志论,主观片面,形而上学,对实际情况缺乏正确了解。近年来,有的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有的在发展过程中顾此失彼,没有做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有的为了追求政绩而搞形象工程,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片面追求速度,忽视质量,忽视效益;有的只重经济发展,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能源;有的不善于走群众路线,不认真调查研究,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了解不多,不掌握基层情况,捕捉不到苗头性的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有的搞强迫命令,甚至采取专政手段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干群关系;有的贯彻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不从实际出发,简单化和形而上学,等等。这些问题的思想根源就是党性不纯,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出了问题。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必须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不同于一般的、具体的工作目标、要求或措施。这些基本观点具有普遍的、长期的适用性,而一般的目标、要求、任务、方法,则有一定的时限性,是不断变化的。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党性,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内容是多方面的,结合当前党内和社会上的一些问题,这里主要强调五个方面。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反对因循守旧。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永远不会静止、不会停顿。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事业。推进这一宏伟事业,我们应该自觉解放思想,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阻力。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关键是要落实到推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上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认清形势,了解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了解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从实际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增强发展信心,解决发展方式落后、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以及片面发展、盲目发展等问题,处理好全局与局部、中央与地方、眼前与长远、发展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等问题,做到持续协调发展。当前,在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有的同志面对一些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生产不景气、出口减少等困难,畏难悲观,甚至丧失信心,这是不应该的、没有根据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危”与“机”同在。要正确分析形势,既要充分认识危机的影响,积极克服困难,又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振作精神,增强信心。对危机形成的原因要作深入分析,对危机的趋势要有科学判断。分析这些问题,应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正确认识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质,科学分析危机的成因和趋势,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走出困境,科学发展。
解放思想要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些人鼓吹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以民主为借口鼓吹“三权分立”,我们要有理有据地予以批驳。
第二,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不主观臆断,不弄虚作假。坚持实事求是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走过的曲折道路,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什么时候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工作就会取得显著成绩;反之,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坚持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违背实事求是的问题,弄虚作假,严重影响党的形象,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特别是虚报浮夸,不讲真话的问题比较突出,群众意见很大。有的为了个人升迁,搞“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和虚假政绩;有的为了掩盖工作中的失误,故意隐瞒实情,不如实报告情况;有的沽名钓誉,热衷于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路边工程,用表面上的“繁荣升平”掩盖实际问题;有的一切向钱看,只讲利益,不讲理想;等等。这些都与实事求是的要求格格不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百弊而无一利,必须坚决杜绝。讲真话是政治上诚实的态度,是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而讲假话则是政治上的虚伪与欺骗。我们应当记取历史教训,正视现实问题,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提倡讲真话,反对讲假话。“屋漏在下,止之在上。”有些假话与领导机关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有一定关系,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勇于从自身查找原因,坚决杜绝不讲真话、不报实情的问题。
第三,密切联系群众,反对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强化群众意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我们思考任何问题、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标准。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只会一事无成。过去我们党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的还是要靠这一条。“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毛泽东同志转战陕北时曾深有感慨地说,哪里群众拥护,那里就最安全。我们要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让每一个党员,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一员,都要把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发扬光大。
密切联系群众,就要正确处理给予与索取的关系。战争年代,党领导群众进行反对侵略和压迫的斗争,把群众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这是最大的给予。正是有了这样的给予,群众才拥护我们,才积极出粮、出钱、出力,支援战争。当前,群众的最大要求是发展经济,改善和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真心实意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实践证明,那些带领群众富裕起来的党组织,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党组织,在群众中就享有崇高威望;相反,那些无所作为的党组织或干部、党员,则会丧失群众的信任,没有什么号召力、凝聚力,更谈不上战斗力。
第四,坚持全面性,反对片面性。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看问题一定要全面,要搞清前因后果、彼此关系。只有全面地、历史地看问题,才能看到和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是零星的、片面的、一知半解的,就不可能掌握真实的全貌,就会犯简单化、片面性的错误。坐井观天,瞎子摸象,只能看到、摸到天和象的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战争年代,优秀的指挥员善于把握敌、我、友各方面的形势,了解山川地势、群众情况,作出科学部署,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战斗的胜利。现在,我们搞建设同样要进行科学、周到、细致的规划,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发展经济方面,要充分考虑原材料、能源、环境、运输、人员培训、市场状况等诸多因素,以及条件、效益状况等等,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科学、正确的判断。有的地方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产品没有市场,就是由于没有全面、客观地分析各种利弊因素造成的。
今年是建国60周年。全面总结60年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成绩与经验,必须全面地看问题。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践的观点,“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问题。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特别是不能忘记“三个有利于”的前提——社会主义。我们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要正确分析改革开放前30年与后30年的关系。前30年虽然发生过许多错误,造成很大损失。但从总体上来说,是发展的、前进的,为后来的发展建设奠定了基础。总之,要客观不要主观,要全面不要片面,要辩证不要唯心,科学把握各类矛盾的不同方面及因果关系,这样就可避免或减少盲目性、片面性,把事物看得更全面、更准确,把事情办得更好些。
第五,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反对简单化绝对化。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一般与个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辩证法;“一刀切”,简单化,则是形而上学。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体现在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中,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需要采取解剖麻雀的办法,深入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取得真知灼见,抓住本质,抓住规律。在指导工作上,坚持从个别到一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即所谓“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用个别推动一般;如果只是一般号召,没有典型带动、引领,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我们在执行上级的政策和指示时,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要机械地照抄照搬,不能简单化绝对化。拿干部工作来说,就要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干部政策,具体分析干部的德才情况,不拘一格用人才。要科学把握干部“四化”方针,处理好其中的辩证关系,不能“一刀切”。革命化是前提,是基础,要坚持以德为先;讲年轻化,既要重视选拔年轻干部,也要使用不同年龄段的干部,不能片面强调年龄;讲知识化,要正确处理学历和实际水平的关系,不能唯文凭是举。培养选拔干部对年龄、文化等作出规定是完全必要的,但又要从实际出发,关键在于真正把人选准用好。
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涉及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要掌握好辩证法这个武器,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树立正确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关键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最终要落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身上。要全面加强干部教育、选拔、管理和监督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是保证全党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组织保证。
(一)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同坚强的党性,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党性不纯,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不会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的理论基础。要学一点社会发展史,真正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上认清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树立科学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还要自觉投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在实践和群众中增强锻炼,增加才干。
(二)教育引导干部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养成良好的作风。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保证。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性是德的核心,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必须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教育监督领导干部增强宗旨观念和纪律观念,提高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利益观。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要教育干部正确对待名、权、位,自觉遏制私欲。纵观古今,许多人的失足就在于追求私欲。“世路莫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要教育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加强调查研究。不管做任何工作,首先是要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调查研究要深入。现在有的干部忙于会议、事务、应酬,忙于形式主义的检查汇报,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有的虽然下去了,但是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听取意见,习惯于坐在会议室里听汇报,看材料,这样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也是很危险的。
(三)进一步改进干部选拔管理工作。搞好干部选拔管理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围绕提高干部素质,选好、用好、管好干部来进行。首先要突出重点。任何工作都要突出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重点工作做好了,就能够起到带动全局的作用。一要突出对高级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这是制定和决定政策,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起决定作用的部分。二要突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部门一把手的培养、选拔、管理。这是对一个地方、一条战线各项工作起重大作用的部分。三要突出对县委书记、县长的培养、选拔、管理。“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县(市)是我们党的领导机关中最贴近基层的组织,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既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又是培养选拔干部的基础;既是决策机关,又是执行机关,也是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县一级工作的好坏对全局工作影响很大。要加强对县委书记、县长的培养选拔和监督管理,研究其成长规律、培养方法,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要打破用人上的论资排辈和平衡照顾。党政领导干部担负的责任,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但不能把任职资格绝对化,更不能作为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条件。现在,有的地方领导职数多、虚职多,并不完全是工作需要,而是平衡照顾造成的。要认真研究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真正凭德才、凭实绩、按需要用干部。
要不断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方法。从上世纪80年代沿用至今的集中考核办法,对于我们准确地选人用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对干部了解不深不透、考察失真失实等问题。要研究改进考核方法,把集中考核与经常考核结合起来,把领导机关的考核与群众考核监督结合起来,把普遍考核与重点考核、调查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干部考核工作的科学化,避免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
(四)坚持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如果不坚决防范和惩治腐败,就会使党严重脱离群众,就无法凝聚党心民心,科学发展观就难以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无从发展。我们要增强反腐倡廉的责任感,自觉同腐败现象作斗争。一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这是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思想基础。要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把反腐倡廉的制度、规则内化为人们的信念、认同感和价值取向,产生执行、维护制度、规则的精神力量。二要坚决反对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历史上的腐败,说到底是吏治的腐败。反对腐败,必须整顿“吏”治。要监督一把手的用人行为,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等办法,不断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三要加强制度建设。要以贯彻落实党章为核心,建立健全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要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保证制度真正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地方有制度不落实,有规定不执行,对违反制度、规定的处理不力。抓好制度、规定的落实,不仅仅是一个工作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取信于民的问题。要把制度建设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落实制度、规定建筑在思想自觉的基础上。四要解决执纪执法不严的问题,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铁”的纪律,不能是“橡皮筋”纪律、“豆腐”纪律,克服执纪执法偏宽偏软的现象。我们党有从严治党的光荣传统,对违纪违法的干部从不姑息迁就。只要我们按照中央要求,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就一定能够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为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