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010-03-15 16:20:01作者:欧阳淞 来源: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网 点击数:

  
  【研讨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作者:欧阳淞来源:中组部党建研究网添加时间:2010-2-22
  今年是新中国诞辰60周年。从贫穷落后、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到蒸蒸日上、阔步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近代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确立和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理论等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哪种理论能够对这两个历史课题作出正确回答,它就会成为中国人民的信仰;哪条道路能够指引中国人民完成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哪种政治力量能够带领人民实现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历史发展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历史表明,无论是旧式农民起义,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勾画了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五四运动以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条件,奠定了阶级基础。“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代表了近代中国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是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生动实践。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集中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一科学理论使全世界无产者明白这样一个真理:只有“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作为人民群众所选择的领导自身解放的政治力量,这样的政党必须“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必须“了解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在实践方面必须是“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对自身性质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把党的名字确定为“中国共产党”,表明了自己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党的二大通过的决议第一次对党的性质作出明确表述:“共产党是所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分子组合,是无产阶级的先锋军。”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理所当然地走在了历史潮流的前列,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1935年瓦窑堡会议提出,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党的阶级基础,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在党的性质的表述上第一次明确了党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与党作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地位相适应,党的十二大党章把党的性质科学地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根据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基于对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高度重视和认识深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先锋队”的理论,对党的性质作出了全新的概括。党对自身性质认识的一贯坚持和不断深化,集中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始终遵循了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为崇高理想而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庄严承诺。纲领是一个政党正式表述出来、严格信奉和坚持的原则,是一个政党奋斗的旗帜。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这一最高理想,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特点和中心任务,科学地提出了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广大党员群众中高扬起为人民利益和共同目标而团结奋斗的鲜明旗帜。党的一大提出了“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的革命纲领。党的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认识到强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痛苦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在此基础上又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把这些论述归纳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作了系统论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是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显示了我们党始终科学地把握着不同阶段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始终科学地把握着社会主义运动的条件和进程,“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其他哪个政治力量能够适时提出正确的纲领,团结一切进步力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问题,并且在领导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社会历史前进的内在要求和无产阶级政党以人为本思想的凝练表达。党的宗旨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是区别于剥削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正如井冈山时期一首歌谣所唱到的那样:红军打仗为工农,铲除一切害人虫;铁锤砸烂旧世界,镰刀割断穷苦藤。歌谣以浅显生动的语言形象而又鲜明地表明了党领导下的红军浴血奋斗的主要目的和意图。1945年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式写进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整个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市;不仅在无产阶级中,而且在包括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内的一切革命同盟者中,进行自己的活动,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努力奋斗。纵观党的全部历史,尽管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不尽相同,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没有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始终没有变。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的宗旨,印证着科学社会主义所揭示的这一事实: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利益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精神,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优良作风,鲜明地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主动地、自觉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篇,充分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恩格斯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列宁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我们“如果不愿意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开放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的一个基本特征。《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成熟的标志,理论上的发展是一个政党富有生机活力的源泉。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对各个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的深刻总结,体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时代特征,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所确立的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理论,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贯穿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全过程,主导着党的全部实践和前途命运,从根本上影响着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回顾党的全部奋斗历程,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理论等顺应了科学社会主义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了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才得到了历史的认可和选择,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是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我们党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始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根本原因。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在顺应历史潮流,带领并依靠人民不断开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新局面的伟大进程中,确立并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相统一,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相统一,带领和依靠人民不断开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始终屹立于时代进步的潮头,带领人民创立了彪炳千秋的历史伟业。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近代中国面临着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成为时代的主题。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成为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历史方向的正确选择。上世纪20年代初期,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高擎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大旗,开辟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团结抗日的口号,伸张民族大义,建立统一战线,广泛发动群众,坚持持久作战,为全民族抗战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面对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包围、封锁和扼杀,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抉择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粉碎了一切敌对势力的进攻,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巨大困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中国从“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危难中重新奋起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经验教训,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带领人民阔步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的前景。80多年来,在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所进行的顽强抗争和英明抉择,都体现了我们党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的雄伟气魄和卓越胆识。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犹如一幅气势磅礴、逶迤壮丽的画卷,演绎着中国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展现了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丰功伟业的历史征程。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历史前进的脉搏,依靠人民在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大力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初创时,仅有50多名党员,但却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大罢工,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新高潮。正是有了工人阶级的支持,党才很快打开了革命局面,作为一支崭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新的土地政策,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赢得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拥护,成功领导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执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调动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积极性,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不仅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使党自身的力量迅速壮大。到1945年,党已发展成为有120多万党员的大党,人民军队发展到120多万人,民兵260多万人,抗日根据地面积达近百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全副美式装备的国民党430万正规军和美国的核讹诈政策,中国共产党坚信只有“人民才是真正强大的力量”,成功建立起巩固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配合军事战线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和高涨的创造热情,支持和拥护党的领导,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激发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功地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在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历史证明,在中国,从来没有哪一个政治组织,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始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总结经验,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勇前进。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福祉,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动科学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吃苦在前、奉献在前,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惧流血流汗,乃至牺牲宝贵的生命。据统计,从1921年建党到1937年抗战开始,期间牺牲和失踪的共产党员有40万人左右。新中国成立时,仅有名可查的共产党员烈士就有370万人,他们没有等到共和国成立就将生命献给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涌现出以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群体,他们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奋战在各条战线,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历年来各地各系统评选出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中,共产党员都占到80%以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与牺牲,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生活。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GDP只有不到100美元,改革开放初期不到200美元,到2003年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2008年已达到3266.8美元。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与过去相比有了天壤之别。中国人民从综合国力的增强和自己生活的变迁中深刻感受着共产党人的牺牲与奉献,从而坚信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选择了美好的生活和光明的前景。
  
  当然,党的领导不会没有错误,但是党和人民的亲密团结必定能够纠正这种错误,任何人都不能用党曾犯过错误作为削弱、摆脱甚至破坏党的领导的理由。削弱、摆脱和破坏党的领导只会犯更大的错误,并且招致严重的灾难。
  
  历史的选择,最终要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代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才当之无愧地成为人民群众的坚定选择,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如果没有这个党的领导,没有这个党在长期斗争中同人民群众形成的血肉联系,没有这个党在人民中间所进行的艰苦细致的有效的工作和由此而享有的崇高威信,那么我们的国家就必然由于种种内外原因而四分五裂,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前途就只能被断送。历史发展的进程无可辩驳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三、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中国共产党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始终接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与选择。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为人民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我们党必须始终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立足本国国情,正确认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直面挑战,完善自身,继续接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与选择。
  
  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早在民主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把执掌全国政权比作“进京赶考”,提醒全党同志“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忧国、忧党,“时刻牢记党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时刻牢记自己对党的事业应该具有的使命感,时刻牢记自己对人民所承担的庄严职责”。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深刻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公仆意识,深刻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联系近20年来世界上其他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教训,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丧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危险,对于任何一个执政党来说都是始终存在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对于任何一个执政党来说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挑战。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当前的国际形势看,由美国开始并向全球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并将继续对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趋利避害,在本世纪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有所作为,这对我们党是一个严峻考验。从国内环境看,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一些潜在风险和敏感因素还在增多,社会稳定形势比较严峻。能否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落到实处,进而实现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同样考验着我们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从党的自身状况看,长期以来我们党在自身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有目共睹,但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党的新期待相比,在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执政能力和党性党风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给我们党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将是复杂的、严峻的,也是长期的、持续的。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始终为历史和人民所选择。6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使命在肩,任重道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进一步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始终如一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始终如一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继续接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和选择。要始终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始终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始终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核心价值;要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幸福。历史必将继续证明,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和依靠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将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更加辉煌的业绩!
  (作者为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副会长)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