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汤浩茹教授的办公室里,总是少不了两样东西——浓茶和香烟。
学生不只一次劝他:“老师,少抽一点烟吧,对身体不好。”他却总是开玩笑说:“烟熏肉比新鲜肉要保存的久!”其实学生们都知道,抽烟和喝浓茶是汤老师多年熬夜养成的习惯。
1984年,汤浩茹以优异的成绩从我校毕业留校任教,从事果树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7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汤浩茹被派到德国进行项目合作研究。初到德国的他,语言不通,环境陌生,外国同行都没把这位中国人放在眼里。
此事对汤老师触动很大,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和实验中。在德国两年半时间里,他首次获得了欧洲酸樱桃和欧洲李叶圆片培养的再生植株,系统探讨了核桃、樱桃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获得了核桃幼胚胚珠、胚轴、子叶与试管苗叶柄和欧洲酸樱桃幼胚子叶的体细胞胚等科研成果,发表的12篇学术论文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并且两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交流发言。
随着第一个合作项目的顺利完成,德方合作方发现这位普通的中国人居然如此了不起,主动提出高薪待遇,挽留他进行第二个项目的合作。
此时,汤浩茹面临的选择有很多:留在国外或是回到祖国;回国后是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还就是回到偏远西部的母校工作。
面对国外朋友的盛情挽留、丰厚的待遇、良好的实验条件,汤浩茹毅然决定:回中国去!回到中国的西部,回到生养自己的那片故土上。
他说,“理由很简单,我是一名中国人,国外的条件虽好,但始终不会让我有归宿感。我忘不了我的祖国,忘不了我的母校……”
回国后,汤浩茹根据研究成果,高质量地完成了博士论文——《核桃体系胞胚胎发生与转基因研究》,该论文2002年被评为中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在科研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汤浩茹一手策划并组建了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实验室组建之初,他经常一整天待在实验室搞学术研究。对自己所培养的研究生,他毫不吝啬地将知识倾囊相授,并手把手地教研究生进行实验研究。很多次,他和学生做实验忙到了后半夜。而第二天早上,学生们强迫自己8点钟到实验室时,却发现汤老师早已到了,正在埋着头在进行实验分析。
“汤老师是个超人。”学生这样感叹。不仅是他的学生这样认为,其他老师也认为汤浩茹总有用不完的精力和时间,能把每件事情做得圆圆满满。
不论大家在什么时候去办公室找他,他都会满脸笑意地看着对方,为对方解决问题,手中还是握着那支香烟,桌上永远都是一杯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