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天府粮仓”焕新颜

2025-09-23 11:41:11作者:杨雯/文 李铭昊/图 审稿:蒋远胜 来源:宣传部 点击数:

  

秋分将至,蜀地稻田渐染金黄。

眉山东坡永丰村的高标准示范田里,稻穗低垂、机声隆隆,农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9月18日,永丰村1500亩水稻全部收割完毕,专家现场测产平均亩产达877公斤,超高产田块突破900公斤,成为新时代天府粮仓建设再创佳绩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重要指示。三年来,四川农业大学以科技为笔、以田野为卷,书写了一份沉甸甸的“粮仓答卷”。

良种落地,唤醒粮仓新潜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李仕贵教授团队选育的优质浓香型抗病恢复系蜀恢91组配的系列特优米杂交稻新品种,在崇州天府粮仓国家级农业园区实验示范,长势喜人,表现出优质与高产的有机协调。

收获在即,在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的试验基地里,李平教授团队的成员蹲在田埂上,轻轻拨开稻叶,查看“荣胜优520”的长势。这款由他们自主选育的国审低镉新品种不仅抗性表现好、产量稳定,且能在更广泛环境条件下产出健康稻米,米质能达到国标二级以上。在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它代表了一种具有前瞻性的育种方向。

良种,正成为“天府粮仓”最坚实的根基。

三年来,川农大选育并通过审定的动植物新品种达235个,其中27个入选四川省主导品种。超级稻“宜香优2115”连年稳居西南水稻推广面积第一,“川康优2115”实现机插栽培百亩单产新突破;高抗条锈病的小麦新品种“蜀麦1958”交出了平均亩产656.48公斤的亮眼成绩单,刷新了长江上游小麦单产纪录;玉米“川单99”连续4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是近年西南地区育成品种推广面积及市场影响力最大的玉米单一品种,“优迪899”刷新西南地区玉米品种转让纪录,已推广种植面积200余万亩,2024年通过国家审定的“荣玉889”,以788公斤的平均亩产成为近年来国家统一试验中少有的超高产玉米新品种;还有“天府黑猪”“天府麻鸭”等畜禽品种已在10个地市建立扩繁基地。

今年,良种选育加速又添助力。我校兰海教授团队发布的国内首款玉米智慧育种大模型“西南种芯-V1”及专用芯片“XNY-1000”,将育种周期缩短50%,预测准确率最高达82.5%。未来,它们都将成为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底气。

良技到田,破解生产新问题

在仁寿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田里,玉米挺拔、豆荚饱满。这项技术,已连续三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推广至全国2033万亩,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目前,四川大豆播种面积已突破800万亩,跃居全国第三。

“只要你们有新技术出来,只管放到我这里试用。”站在大邑县安仁镇自家稻田边,种植大户万富旭对我校农学院陈勇副教授说,言语间满是信任。团队推广的西南机插杂交稻的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按照“理论创新—技术创建—机物创制—集成应用”的思路,解决了关键技术的产业应用难题。通过构建“一驱四链”推广模式,在西南地区推广8542.8万亩,增产稻谷262.3万吨,新增效益198.2亿元,今年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与此同时,还有“五新六化八标准”模式在大邑县实现小麦亩产650.2公斤;攀西高原“小麦全程抗逆栽培技术”使试验田亩产从450公斤跃升至640.9公斤,成功破解冻害制约。

三年来,川农人新建川农牛科创农庄等成果转化平台153个,牵头打造西南薯类产业体系科技小院集群,获评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小院”2个。组建130余支全产业链服务团队,在川内建成23个科技示范园区,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构建“实验室-中试场-示范田”全链条平台体系,服务打造“天府粮仓”科技攻关样板田120万亩。

良机入野,智慧农业显身手

丘陵地带农机难行?川农大研制的中小型大豆联合收割机解决了这一难题——效率相当于20个劳动力,机收减损率达15%。柑橘采摘机器人亮相央视,10秒摘果一个,解决了果实随机分布、生长姿态不一致、作业过程中果实摇晃、果皮拉伤等问题。

针对我省多样的地理环境,我校科研工作者强化水稻、玉米、水果、茶叶等农机研发和推广使用,大幅提高四川平原和典型丘陵山地农业生产效率。玉米联合收割机,一小时能收获5-8亩地的玉米,且在宜机收玉米含水量低于27%时,还可以直接将其加工成籽粒,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我校机电学院自主研发并进行成果转化的油菜小麦兼用型气送式精量联合播种机,作为四川省“天府良机”薄弱环节补短板的机具,不仅能同时完成开厢沟、旋耕、排基肥、排种肥、精量播种等操作,而且种肥同播的模式,有利于油菜齐苗壮苗、构建合理群体、优化产量构成;同时与企业联合研发油菜联合收获减损专用立式割台和减损技术,从油菜机播和机收双向发力,实现机播减损和机收增产,促进生产效率和大面积单产双提升。此外,还有无人驾驶双系统分带喷施机、综合试验土槽土壤恢复设备、智能双系统分带喷药机……都正走在服务“天府粮仓”建设发展的路上。

秋风起,稻浪翻。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关键之年。从成都平原到攀西高原,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川农大人正以科技之力,让“天府粮仓”粮更丰、仓更实、农更安。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科技助力“天府粮仓”焕新颜
    科技助力“天府
  • 我校水禽遗传育种与繁育团队揭示鸭产蛋量与蛋壳颜色遗传调控基础
    我校水禽遗传育
  • 我校水禽遗传育种与繁育团队揭示鸭产蛋量与蛋壳颜色遗传调控基础
    我校水禽遗传育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