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育栋梁 兴农报国践初心

——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巡礼

2024-10-23 15:54:08作者:张喆 审稿:蒋远胜 来源:宣传部 点击数:

  

“涉农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为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近年来我校根扎西南、心系粮仓,紧扣农业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等战略部署和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作为立校之本,以新农科人才培养为引领,谋划实施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全力推动专业建设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实现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书写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新篇章。

培根铸魂,把好育人方向盘

“希望同学们勇担兴农强国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每年开学季,校党委书记庄天慧都会为新生讲授“大学第一课”。党委书记讲“大学第一课”是我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我校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学校牢固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与时俱进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将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为:培养有“三农”情怀、有健全人格、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为培养“三农”情怀,学校大力弘扬“川农大精神”,贯穿服务乡村振兴、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这一主线,实施十大“育人工程”,构建起具有川农大特色的“1+1+N”三全育人体系,入选四川省首批“三全育人”综改试点高校。无论是全体校领导齐上讲台,为所有本科生讲授《大国三农》特色思政课,还是10余本校史文化系列书籍,20余个以学校英烈校友、周开达院士、扶贫先进人物等事迹创作的舞台文艺作品,由校史馆馆长、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构成的“川农大精神”宣讲团……都为每一位学子“烙”上深深的川农印。学校还发挥崇州现代农业基地育人作用,建立特色耕读教育基地,从2022年起,全校所有农学学位学子均需到基地参与耕读教育,在实践中增强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校突显“厚德兴农”底色,激发思政课堂活力。推出思政工作“27条”、思政课“30条”和马院建设“29条”,实施“思政课程质量工程”,完善“大思政课”机制,建成乡村振兴虚拟仿真实验室、“科创农庄”等思政实践基地。创新“六器铸魂”农林类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聚焦胸育情怀、骨育精神、血育文化、脑育素养、心育奋斗、体育实干主题,增强课程思政实效。获批全省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省级思政课程、项目和典型案例等22个。新增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示范课程3个,上线新华思政平台课程20门次,建成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入选省级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专业29个。

经过精心培养,学生“三农”情怀更深、为农意愿更浓、奉农精神更强、事农能力更高,投身基层一线学生比例显著上升。五年来,毕业生中超70%选择西部地区就业。在这些投身“三农”、扎根基层、服务西部的中坚力量中,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勇、全国劳动模范段丽丽、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刘仙、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杨媚、全国乡村振兴先锋标兵马晓丽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杨海等典型代表。

以本为本,建好育人新体系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专业建设是重要基础。学校出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办法》,实施《专业建设支持计划》,每年投入2000万元,持续加强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平台、一流师资、一流教改建设,形成以2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为龙头、2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为支撑,其他专业协同发展的一流专业集群,全面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和质量。

从91个降至77个,学校本科招生专业实现了“以量图大”向“以质图强”的转变。通过出台《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根据“学院-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思路,按照“一个学院发展1个优势学科、支撑1个特色专业,延伸2~3个支撑专业”的原则,对全校专业结构进行调整,理顺学院管理体系。持续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采用一志愿录取率、就业率、升学率等指标对专业进行综合研判,对“学科支持不强、生源质量差,不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条件差、培养和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逐步停招。近五年新增智慧农业、土地科学与技术、食品营养与健康等新农科及相关专业7个,停招专业19个。

适时调整的理念贯穿始终。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书记校长亲自牵头,制定《2021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指导意见》,将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所能达到的职业成长和专业成就作为专业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新版培养方案强化五育并举,注重实践能力提升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三类人才。

创新能力培养“登峰计划”重磅推出,在农业生物基础等领域探索1年本科通识、2年本科专业、2年硕士和X(3-5)年博士教育,完善“本硕博”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力助推学子成长成才。学校还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每年投入专项经费近400万元,打造“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全方位贯通式双创实践平台,全力推进专创、产创、科创、赛创“四创融合”。近五年依托科研项目设立科研兴趣计划和创新创业计划项目4979项,参与学生达2.5万人次。累计获双创类比赛国家级奖项76项,省级奖项568项,其中国金5项、省金95项。

聚焦实践能力培养,以实验课堂、校内实践平台、校外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一课堂三基地”为主体,围绕实验课程内容、专业基本素养、实习实训技能、社会实践能力等关键环节,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构建“知识宽广、能力突出、素质全面、融合成才”的实践育人模式。相关成果获2022年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优化的育人体系,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近五年,学校获批教学成果奖国家级1项、省级31项,为社会培养输送近4.6万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满意度均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为97.72%,用人单位继续聘用毕业生意愿达97.66%。毕业生升学率逐年提升,2024届毕业生升学率34.95%,较2018年提升11.49个百分点。

多维发力,织好育人保障网

“不狠抓本科教育的高校是不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是不合格的教授。”校长吴德在学校一流本科教育推进大会上强调。

学校高度重视,坚持本科教学经费投入优先地位,确保生均定额核定教学经费以每年10%比例增长。近五年累计投入教学专项设备购置、本科专业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等各类经费10.98亿元,投入专项经费7.9亿元用于重点学科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学科人才队伍建设、重要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

高水平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水平师资。学校通过实施“1515人才工程”,持续推进四大计划,出台《关于新时代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推动师资队伍增数量、优结构、提质量。学校构建起以“优秀教师标兵”为龙头的教职工荣誉体系,发挥榜样作用,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近五年,学校新招聘事业编制博士336人,新晋升教授161人、副教授260人,分别增长35.29%、7.02%,获国家级、部省级教师荣誉30余项,新增国家级人才48人次、省级人才179人次,持续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强师资保障。

课程和教材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突出课程育人导向,学校制定《一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认定国家级一流课程17门、省级一流课程96门、校级一流课程176门。学校鼓励教师通过“自建+引进”方式建设优质教学资源,近三年通过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学堂在线等平台引入优质线上课程资源近200门,自建在线课程922门,每学期200余个教学班利用线上资源开展学习,累计10万余人次学生参与学习。开展教材培育专项建设,学校获评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二等奖1部,获2023年农业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8项,获资助数量在34所入选农林高校中并列第三。

以数智建设赋能人才培养,学校近三年累计投入近1亿元对智慧教学条件进行升级改造,强化常规公共多媒体教室互动升级,改造升级教室35间,开展远程互动、小组研讨、VR虚拟仿真、实时录播,为师生提供沉浸式教学体验。创设多类型智慧实验室,采用云桌面技术升级改造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和语音实验室,提供2300余个云桌面终端,为师生提供高速、集约、可扩展的云计算智慧实验环境。“融合智慧教学平台及学习空间”建设获评2022年四川省智慧教学环境及教学平台建设及应用优秀案例。

据统计,近三年毕业生对教师教学水平、实践教学、就业创业服务、基础学科培养、专业教育培养及通识教育满意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2023届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教育培养满意度分别达99.56%和98.31%。

踔厉奋发新时代,昂首阔步新征程。学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健全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长效机制,努力培养更多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以学校高质量发展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更好为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川农大的力量。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我校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启动
    我校新一轮本科
  • 立德树人育栋梁 兴农报国践初心
    立德树人育栋梁
  • 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学校召开党委理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