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一年再次来到四川考察,对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重要指示。
全校师生员工通过电视、网络和手机客户端等渠道收听收看新闻报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反响强烈。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处处展示对四川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四川人民的亲切关怀,尤其是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传承中华文明的指示,更是为农业和高校事业发展作出了新指引。大家纷纷表示,一定始终铭记关怀,落地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做出更多川农大的贡献。
党委书记庄天慧表示,时隔一年,总书记再次来川视察,对四川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把乡村振兴摆在治蜀兴川的突出位置、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等方面作出了重要指示,这让我们农业大学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我们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一流农大建设的强大动力。要全面落实总书记关于“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等重要要求,主动担当作为,锁定目标,找准定位,扎实推动科技、人才、教育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全面落实学校科技赋能天府粮仓两大行动计划,切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坚持顶天立地做科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以输良才、建良台、育良种、推良技、献良策、显良效多维发力,在推动粮食、生猪、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上再建新功。要全面落实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要求,以学校高质量发展检验主题教育成效,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校长吴德表示:“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四川人民的一片深情让人振奋、令人激动。我们将铭记总书记关怀、牢记总书记叮嘱,扛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川农大责任,持续开展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全力攻克农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抓好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让农业科技推广辐射更广、效果更优,为推动四川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更多川农大力量。”
“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如磐。”科技管理处副处长杜俊波表示,作为学校科技管理服务人员,将进一步积极对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聚焦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主攻方向,聚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围绕重大品种、技术、产品、政策,在理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上下狠功夫,催生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不断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纵深发展。同时将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为科研人员将论文写进“天府粮仓”、写在祖国大地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何祖锋表示:“总书记来川考察再次提到乡村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践行者将继续瞄准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针对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组建高水平服务团队,助推建设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继续聚焦问题导向,围绕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重大问题和制约瓶颈,坚持产学研、农科教、育繁推‘三结合’,坚持‘作物增粮、养殖节粮、果蔬补粮、加工促粮’总思路,进一步打造‘天府粮仓’自主创新策源地。”
正不畏酷暑投入水稻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水稻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李伟滔表示:“水稻所正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一方面聚焦绿色品种改良,强化生物育种重大理论研究,突破性育种材料创制,培育绿色高效重大新品种;另一方面走遍眉山、邛崃、巴中等十余地,点对点开展科技推广服务,为水稻生产赋能,确保粮食安全生产。”水稻所同时还对东坡区、崇州等多个农业核心区的品种示范工作进行指导,积极为“天府粮仓”建设贡献科技力量,让更多更优质的大米,装满中国人的饭碗。
“总书记在三星堆对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的指引意义重大”,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张禧表示:“接下来一定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将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自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四川故事,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师生一道用心用情传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长期开展森林生态研究的林学院副院长徐振锋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翠云廊古蜀道,重点提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倍感振奋,深感新时代林业人大有可为。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森林生态建设与发展取得瞩目成就,为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提供了重要支撑。作为林业人,定当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加强林业科学研究,发挥林业生态特色优势,为进一步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贡献林业智慧。”
商旅学院副院长、农文旅休闲观光规划指导科技服务团首席专家郭凌刚刚结束在雷波开展的“乡村振兴大讲堂培训”及相关帮扶工作。她谈到:“四川是乡村旅游的发源地,旅游产业是四川乡村极具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接下来要进一步整合农业专家资源,发挥学校在农旅交叉领域的技术优势,针对性探索四川不同县域的农业产业资源、农民人力资源、农村文化资源的旅游化利用新路径、新模式,以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大受鼓舞!”天府黑猪培育团队负责人、生命科学学院姜延志教授表示,此次总书记来川考察希望“更好扛起粮食、生猪、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责任”,这正是学校猪遗传育种团队长期奋斗的目标。他激动地说:“今年6月,团队历经14年的育种工作,自主培育出我省第一个以地方猪遗传资源(成华猪)为主要育种素材的国审猪新品种——天府黑猪。目前团队正在国家级生猪种业园区(绵阳三台),联合省种业集团等多家猪育种企业,建设成1200头现代化共享公猪站,将大幅度、大面积遗传改良提高全省的生猪生产性能,助力全省猪肉生产稳产保供,助力四川优质特色生猪种业发展,擦亮‘川猪’金字招牌。”
正在筹备8月初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试验田田间测产工作的农学院作物栽培系主任、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雍太文教授表示作为农业科研人员很兴奋。他表示:“接下来我们将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落实到大豆产能提升的实际行动上。要把理论研究与大豆单产制约因素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有机结合,要深入田间和基层,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宣传工作,让更多基层农技人员和经营主体明白技术内涵、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让技术逐步本土化,为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更大力量。”